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隐私权的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隐私权的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隐私权的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然而,在我国,对于隐私权,因为1986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由于立法者对隐私权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所以在我国法律上的渊源目前为止虽然部分可求助于宪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但在事实上,我国的宪法具有其规定一般都要经最高法院解释后才在具体的案件中引用的局限性,因而如果隐私权只停留于宪法的抽象人格权上,那么对它的保护将始终有所缺陷。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通过名誉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保护,但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不必然侵犯名誉权或规定了隐私权只是一种“人格利益”。再者,随着电脑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隐私权问题在现代社会将会更加尖锐起来,这就会导致我国立法上的严重缺漏与司法的无所适从。

有学者称,在我国的一些民法特别法中对隐私权的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了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在《残疾人保障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都设置了保护残疾人、消费者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条文,其中都包含隐私权保护的内容等),是应当依照、可以参照的,直接按照侵害隐私权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是完全有法律根据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这仅仅是针对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的一些规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适用的,也就是不是普遍适用的问题。

此外,在这些民法特别法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括,并且它们也没有规定哪些隐私应该得到保护,哪些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等等。在事实上,许多侵害隐私行为就都无法追究民事责任,如刺探他人私人情报信息,擅闯他人私人住宅,跟踪私人活动,等等。

因此,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尽快进行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直接保护制度。不过在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也是采用类似于英美法的间接保护方式,把揭露与宣扬个人隐私解释为侵害名誉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隐私权与名誉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权利范畴,无论在权利的性质、主体、客体及侵权手段和保护上都存在着质的差异,如名誉权的侵犯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标志就是社会评价的降低,也就是“造成一定影响”,然而对隐私权的侵犯是不以社会评价是否降低为标志的。

而从法律制度上加以对隐私权的直接保护,这就可以避免在部分现实的司法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可援用,法官一般在隐私权的救济上采取谨慎的态度,万不得已则靠名誉权或“人格尊严”的规定判决的奇怪现象。

三、公众人物、新闻媒介与隐私保护在西方,公众人物已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指的是那些著名的、为公众所熟知的重要社会人物,如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影星、球星等。在我国对此类人物又成为社会知名人士。

有人认为对这样人物隐私权保护较一般公民来说要相对松些。理由是社会知名人士的各方面情况是广大公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广大公众的楷模,法律应该对这类人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

但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要求公众人物放弃他们的隐私权来满足广大公众的好奇心,否则就是公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因为社会知名人士和一般人一样也有很多个人私事要保密,也有很多个人私生活不愿被干扰,法律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仍应给予保护。

因此,报刊杂志上若出现公众人物情况的文章,必须取得该公众人物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行为。然而,公众人物之所以能够出名,为广大公众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这些成绩也给社会、给公众带来很大好处。

可以说公众人物的事业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公众的,公众有权了解他们的事业及与他们的事业有关的个人情况。如某体育杂志介绍某著名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弹跳力等与他的运动有关的个人情况,即使未经该运动员许可,也不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反之,如果介绍的是他的初恋、家庭生活等与他的运动无关的个人情况,必须经过他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行为。另外,广大公众对知名人士道德品质方面要求比一般人高。

如果知名人士在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新闻媒介有权对此进行暴光,但必须不含有恶意。新闻媒介一方面要满足公众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对其有用的各种信息的了解权,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例如对犯罪分子的隐私权报道时,既要大胆地揭露犯罪分子的各种犯罪事实及其带来的社会危害,宣传法律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又要保持一定的分寸,以免对犯罪分子隐私权的侵犯。至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和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新闻媒介当然有权对此进行批评、监督,甚至点名批评,以发挥社会舆论力量的谴责作用,但必须局限于和这种行为或背德行为有关的事情。

与此无关的个人私事,只要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新闻媒介则无权披露,否则就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之,随着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及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只有在法律上确认隐私权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才能弥补现行立法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的不足,使人格权制度更加趋于完善。

注释:①张新宝《私生活的概念与刑法对私生活的保护》,《法学译丛》1989年第4期;②佟柔《中国民法》第487页, 法律出版社1990年出版;③金立琪《民法教程》第146页,百家出版社1990年出版;④张新宝《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⑤鲁宾非尔德《论隐私权》《哈佛大学法学评论》1989年102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3、何勤华《20世纪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4、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

5、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语言,人类的骄傲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语言—沟通的加速
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
任是流行也精彩
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此时有声胜无声
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
真正的天堂
语言与沟通
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智慧
语言,沟通的基石
千斤之舌
关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干部管理规定
2005年股室目标管理办法
**公司财务部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
×区2005年重点工程建设考核管理办法
关于贯标工作的检查考核规定
办公室工作规则
安全 防火 规章制度
关于内外质量损失索赔的有关规定
区国税局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
机关考勤制度
区国家税务局党组议事规则
区国税局计算机耗材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技能大赛焊工技术比武规则
奖金考核办法
从莫扎特的书信中看莫扎特
音乐大师韩德尔——《弥赛亚》
浅析音乐与中国诗歌的关系
湘南古民居的道路交通系统研究
大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贝多芬作品浅析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
国标《公路收费方式》制定中对若干问题的考虑
湖口大桥东塔桩基冻结法施工技术介绍
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探析
武进市道路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金元词曲在音乐上的发展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探析
谈现代音乐与挑战
京沪高速铁路客流分析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11
《掌声》教学设计5
《掌声》教学设计6第三课时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掌声》教学案例
《掌声》教学设计4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掌声》教学设计12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1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掌声》教学设计10
《掌声》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