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上传者:admin
|
翻新时间:2023-01-3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本质要求。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指南。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一种伴随着学校而产生的特殊文化形态。西方学者沃勒指出:“学校中形成特别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是由不同年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成简单形态,或儿童游戏团体所保留的旧成人文化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由教师设计,以遇到某些年龄学生的活动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生群体对成人文化的吸收借鉴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来自于学生群体对旧有成人文化的继承保留;三是来自于教师群体、学校管理层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及设计。

因此,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一种折射,是学校管理主体在校园管理思路方法层面的一种反映。高校作为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各类高等人才的专门场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出较高的层次和品位。“高校校园文化的‘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主体的高校师生的文化水平高,二是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的层次较高。”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目前中国教育改革事业面临的突出矛盾暂难完全解决,这些都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烈冲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题中之义。

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校园“主旋律”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用短短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整整一两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然而,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经济超速发展的步伐,再加上多元文化、多元思潮的冲击,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矛盾与彷徨。这些思想文化也逐渐渗透进高校,给高校主旋律文化的主体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带来系列问题。一方面,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在硬件设施、基础设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集中打造,确实有利于教育教学环境的提升与改善,然而却忽视了精神文化对师生的隐性熏陶和内化作用。比如,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弘扬有限,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却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功利性、通俗性、娱乐性突出。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功利性、实用性动机明显,过分追求利益目标,各种辅导班广告、商业广告、兼职广告充斥着校园各个角落;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偏重于娱乐性和通俗性,各种低层次的选美比赛、歌唱比赛随处可见,不仅没有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反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时光,使得校园文化过分娱乐化;部分学生将功利心带到学习和生活中,有实用性、技术性的课程就上,否则就逃课;等等。

2.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高校特有的个性和品位难以充分展现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伴随学校自身发展、外部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步积淀而成的,渗透于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成师生教育教学的特定氛围与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发展,折射出一所高校特有的个性与品位。然而,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某些层面在量的指标上无法衡量,这使得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显现出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久长新。一方面,体现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比如,有的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校园文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走过场应付的现象严重,遇到上级检查就拉出几道横幅、贴出几条标语,上报的材料更是弄虚作假、夸大其词;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粗糙,高校管理者没有在资金、人力、物力上予以足够的支持,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宣传组织攻势,未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与创建中来,弱化了校园文化活动所能起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形式主义。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然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组织建设的形式主义倾向。比如,缺乏对社团建设的总体规划,成立一些重复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社团;为了扩充社团经费,在宣传上将社团吹捧得冠冕堂皇、天花乱坠,但在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上却应付了事。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解构因素。

3.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网络负面文化的冲击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革,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认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作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前沿,大学生作为网络新媒体接受程度最高的群体,使得网络文化能够迅速渗入高校校园文化。如今网络文化早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已实现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渗透。然而,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世界呈现出文化的多元化、复杂化,鱼龙混杂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沉浮于网络世界,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和机制形成威胁。同时,由于虚拟世界的难以监管性更易于让充满暴力、色情的网络负面内容肆意传播,给广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此外,西方敌对势力以及宗教极端分子利用网络新媒体向大学生散播敌对信息和极端言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工作形成挑战。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空前活跃、多元文化深刻交融的时代趋势,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和思想引导力。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价值取向加以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使之转化为师生群体意识,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校园文化的价值主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时时刻刻在高校校园中突出主旋律教育。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纲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优雅上进的精神风貌以及独立自强的人格品质。一方面,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通过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武装,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校园氛围,引领校园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的宽阔胸怀和奋斗品质,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学习。精心打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思想觉悟程度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质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支持并鼓励学生成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聘请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定期开展辅导,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研读马列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开展学习心得互动交流会,在高校形成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氛围。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管理,确保校园文化可管可控

高校处在多种社会思潮、多样文化观念、多元价值观相交融的复杂环境中,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才能凝练出让师生普遍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的校园精神。为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管理,使校园文化可管可控。一方面,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要求融入专门的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文件,如哲学社会科学讲座管理、标语审批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审批管理、校内出版物管理、网站建设与改版管理等,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审批管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相统一,确保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中负面思想、负面言论的监控和引导。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师生思想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做好舆情搜集和研判,有助于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全校师生的愿望和呼声,把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增强学校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也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此,高校可以形成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其余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舆情研判小组,在全面、广泛、真实地搜集汇总舆情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进行定期研判,应对和处理舆情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对师生以“文”“化”之。校园文化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彰显文化的超功利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性包括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内容的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精品文化活动滋养青年学子的心灵,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独立自强的人格品质和优雅上进的精神风貌。高校应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点打造精品文化项目,以推进高雅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精品文化活动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重视文化育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艺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熏陶影响。

4.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形式,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阵地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还要突出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应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灵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把话说进学生心里、装进学生脑里。面对热衷多样、崇尚潮流的青年学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新颖时尚的表现手法增加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推广应用,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日益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互动手段,使不同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变得更加直接和便捷,已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

为此,高校应采取开放与融合、监督与疏导相结合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导向,积极打造和建设校园品牌网站,以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阵地。目前,高校正在建设的大学生“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就是有益探索之一。“易班”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包含了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邮箱、网盘、掌上易班等。通过该网站,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可在线互动交流、交换各种信息及资源等。“易班”社区使网络文化活动找到了新平台,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新渠道,同时学校通过“易班”也牢牢把握住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参观博物馆
美丽的家乡
我想
笑对人生
友情似花
礼物
失败的大扫除
颜色的作用可真大
雨声
我家的"世界显示器"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堆雪人
这就是我
勿忘班耻,兴我五二
游园记
2012年3月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
预备党员3月思想汇报
3月青年员工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2010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范文
3月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大学生党员3月思想汇报:党的宗旨要记牢
最新2012年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3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2012年新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2010大学生党课培训思想汇报
2012年3月工厂职工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思想汇报:伟大的复兴
2010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
2012年3月入党思想汇报
3月思想汇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探讨
浅谈农村电网企业反窃电工作
浅谈配网规划中负荷预测的几种方法
谈小型变电所增容对主变的选择
浅谈分支电缆结构特点及性能技术先进性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编制电气工程结算的原则和方法(一)
医院外科楼弱电工程设计体会
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
抗干扰电容引起的保护故障分析
抽凝机改为背压机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前景乐观
单线缆多信号传输技术在监控系统的应用
真空开关设计的“是”与“非”
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若干问题探讨
《火烧云》教案
《掌声》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教案
《太阳》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夸父追日》教案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火烧云》教案
《翠鸟》教案
《女娲补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