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6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

芥川龙之介生于 1892 年,是代表大正至昭和初期时代的小说家。23 岁时以作家身份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当时,师从夏目漱石,芥川凭借《鼻》这部作品获得夏目漱石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并跃身为日本文坛的宠儿。芥川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发表了《罗生门》《蜘蛛之丝》等许多有启迪和批判意义的作品,但 1927 年,年仅 35 岁的他却选择服毒自杀来终结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驱使他在面对生的美好时而选择残酷的死呢?或许从芥川龙之介留给友人久米正雄的遗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示,遗书中提到对未来茫然不安,遂而自杀。那让芥川龙之介深感迷茫、不安的因素又是什么呢?生的欲望和死的冲动如何在芥川心中葛藤,最终步入死亡的殿堂呢?本文试通过深层解析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来找寻其中的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造性地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学说,并用心理分析法解释人类的自杀行为。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源于抑郁,并视其为谋杀,当人类认为他失去自己爱恨交加的个体时,会将此个体内摄,由内引发对该个体的侵略性或攻击性的感觉。若此感觉强烈无比,该个体会进行自杀的行为。

《某傻子的一生》是以芥川自身生涯为题材的自传小说,是基于芥川的人生思想创作而成的。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芥川自杀前一个月完成,并托付友人久米正雄与其死后公开发表,是芥川的遗稿。此作品是以 51 个短篇形式组成的告白小说,主人公以第三人称他代替,完全是对芥川自身的一个写照。

芥川作为闪耀的作家,结婚后拥有着平静的生活,但是单凭妻子的爱并不能使他得到满足,安定的生活并未能使他克制住其他女人对他的诱惑。芥川和狂人的女儿的关系,正如他在《某傻子的一生》中描述的那样:决不会是因为恋爱。但如果不是爱情的话。对这个狂人的女儿、只具有强烈动物性本能的女人感到厌恶。在此,对诱惑自己的狂人的女儿不仅有爱恨交加的心情,更包含有对克制不住诱惑而对自身产生憎恶之意。对狂人的女儿的爱是不顾及妻子的带有罪恶感的爱。罪恶感是诱发自杀的动机之一,在芥川的心中,违反伦理的爱使他产生的罪恶感也间接的刺激了死的冲动大于生的欲望。渐渐的,死的意念在芥川的心中占有压倒性的地位。

芥川面对出生在自己面前的孩子时,在文中又是这样表述自己的心情的:到底是为什么要让他出生?在这个充满着苦难的世界上。又到底是为什么要让这孩子承受我这样的父亲?芥川面对孩子的诞生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一直在担心为什么要生在这个苦难的世上。同时,像我这样的父亲的自我贬低的表述,可以捕捉到芥川面对出生在这个让人无奈的世间的孩子所想表达的歉意和随之产生的罪恶感。在芥川晚年的作品《河童》中,描写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即在河童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不遵从父母的意愿,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出生或不出生。作品中有一段是描写河童的孩子拒绝出生的场景:我不想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父亲的遗传仅精神病这一点就够受的了。而在芥川的生活史中,和狂人的女儿保持关系的时段也正是芥川精神失调的时期。以这个时期为背景,作为自画像,芥川描绘出一幅河童的世界。而芥川笔下出生的河童的父亲正是他自身的一个缩影,换言之,这是以孩子的角度来表达芥川的愿望,表达出对既已出生的孩子的忏悔的心情,而作为刺激死的冲动的罪恶感已埋藏于芥川的心中,并触及心灵的深处。

《某傻子的一生》的第三十八小节复仇中,在某个咖啡店的阳台,芥川遇到七年前断绝关系的狂人的女儿带着她的儿子,狂人的女儿一边看孩子玩耍一边献媚般的对芥川说:孩子像不像你?但事实上并不是芥川的孩子,芥川面对曾经爱恨交加的狂人的女儿已经毫无感情可言,如今在芥川的心里却想勒死这女人,而且那并不只是出于残虐的原因。可以说对狂人的女儿只有憎恶的杀意而已。在第九小节尸体中,当芥川的友人解剖师镇定的驱动手术刀解剖尸体时说尸体不够时,芥川的回应是如果尸体不够的话,那我就不带恶意地去杀人。在第二十八小节杀人中,描写了不停说杀、杀的场景。前面说到罪恶感和这几小节描述的攻击性都是诱发自杀可能性的要素之一。攻击性越强烈,相应地死的冲动也更强烈,失去对象的攻击性继而会转向自身,最终导致自杀。然而,芥川为何不将此攻击性转向他人而要面向自己呢?究其原因,多半是因贯穿人生始终的孤独所引起的。

《大导寺信辅的半生》是于芥川自杀前三年创作完成的。正如小说的名字一样,作品描述了叫做大导寺信辅的人的半生的情境。从所述内容部不难看出大导寺信辅也是对芥川自身的写照。作品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芥川的母亲及对世人的看法。芥川不是吃母乳而是依靠牛奶养育起来的,这对芥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值得憎恨的命运。同时,在《点鬼簿》的一开始,芥川对其母亲的描述是:我的母亲是精神病。从生物学的遗传影响的角度来看,芥川晚年的精神失调的症状可能受其母亲遗传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使芥川陷入了不安和恐怖之中。此外,从小未吃到母乳以及没有和母亲接触的这种经历对在形成人际关系幼儿期的芥川造成了根本性的伤害,也影响了他的性格。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对芥川来说是一种恐怖令人畏惧的存在,而死的欲动在芥川的幼儿时期也早已埋下了伏笔。拥有这样的母亲并对给自身带来伤害的芥川来说,正如《大导寺信辅的半生》所描述的一样,反而羡慕那些就算是什么也不懂,至少懂得吃妈妈奶汁的朋友们。拥有这样人生体验的芥川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感到不安,这也是其深感孤独的原因所在。而这些也将芥川一步步地逼向了死亡。

《某傻子的一生》的最后一个章节败北描述了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即将步入死亡的芥川的形象。同样作为遗稿的《齿轮》关于芥川自身的命运和不安也展开了叙述。这是一部围绕主人公因不安被渐渐逼向死亡而展开的作品。作品中芥川看到齿轮的幻觉则是不安具体化意象的表现。幼儿时期的苦痛经历可以说是芥川最初的不安因素,随后加之同精神病母亲的关系则又加重了其不安的程度,这叠加的孤独和不安伴随芥川一生的始终。长期被迷茫不安的阴郁氛围所笼罩,肉体上又无法与之抗衡的芥川最终选择用药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万物有生皆有死,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然而在生命进行的过程中,自发地去终结自我生命的行为是有违常理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已然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人类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来提前了结自己的生命呢?人类面对死亡,死的冲动与自杀有什么关联呢?本文借助名人芥川的自杀现象引发人类对死亡进行再思考。同时通过对芥川作品的解读,我们也感受到了芥川人生中爱与恨的变化以及生与死的思想争斗,体会到了芥川母亲带来的影响是让其一生孤独、迷茫、不安的根源,领悟到了芥川对妻子和孩子的罪恶感是促使其走向死亡之路的催化剂。文学之星芥川龙之介的陨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面对其消极的死亡方式,我们更应摆正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去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坎坷,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To Be A Happy Kid如何做个快乐的孩子
给母亲的感谢信
Holidays and Outings
天来了 Spring is coming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一张母亲节贺卡
A Model Student
我爱我的故乡
movies and Books
北京植物园
Don’t use plastic bags(不要使用塑料袋)
My Little Dog
Talking about Having Sports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一次去麦当劳
中学教学安全规定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学生宿舍内务卫生管理制度
学生宿舍纪律安全管理制度
初级中学门卫制度
中学医务室医疗安全规章制度
配件仓储管理制度
教学安全制度
中学考试管理制度
骨干教师管理制度
施工人员管理制度
中学保安工作管理制度
安全例会管理制度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防震、防雷安全制度
必须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规避
兼业保险代理喜不掩忧
中国正考虑新的贷款损失减免税政策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受青睐(小资料)
保险监管瞄准偿付能力
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防范措施
国内生育保险制度刍议
谈保险信息系统的作用
我国医保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经验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不尽如人意(资料)
促进基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人保完成股改 微笑面对上市
住房公积金风险应对措施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我最好的老师》写作指导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意思
《我最好的老师》训练素材
《我最好的老师》整体阅读感知
《我最好的老师》范文习作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讲义1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讲义2
《我最好的老师》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我最好的老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梳理
《跨越百年的美丽》范文习作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重点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