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问题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3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问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当今世界的传播方式和交往方式,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维护搭建了新的平台,但是,也使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维护和巩固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党对文化领导权的维护,不仅关系到这个政党及其事业的前途命运,甚至关乎国家的盛衰兴亡。共产党政权统治的稳定、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以及国家安全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必须高度重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问题,切实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一、互联网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表征

(一)由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变化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文化的传播中介由过去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转变为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基于此,按照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国家统治方式在市民社会范畴的表现,现在的市民社会范畴除了家庭、学校、媒体等社会团体以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互联网空间。互联网较之传统媒体,它具有虚拟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且作为文化信息主要的传播工具和平台,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观念。

(二)由传统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式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传播者往往利用其身份的权威性发布信息,主导舆论,而受众一方只是被动接收信息的旁观者,并不参与舆论的讨论;而互联网媒体则是一种上下交互的方式,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打破了主导与被主导的界限,通过互动讨论、网络表达等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文化信息、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传播。互联网时代下,网民利用网络平台如论坛、博客等各种公开的表达途径即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们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旁观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讨论中来。这也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参与方是全民众式的。

(三)网络事件影响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互联网与其他传统传播信息工具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性和开放性。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条件下,信息可以瞬时发布并形成联结点,其传播空间可以在若干秒内以几何级数高倍增长,这就打破了传统传播信息工具传播空间的相对狭隘性。一些公共事件通过各类新兴媒体迅速传播,并在短时间内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和于欢事件等通过网络传播,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舆论,在一定情况下推动事件的发展,形成的现实社会影响力。网络事件涉及的领域涵盖文化、外交、政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领域之多、影响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二、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维护面临的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也给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维护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优势扰乱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在互联网技术上,某些西方国家有着绝对优势。西方敌对势力正是利用这种绝对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推广西方制度模式,其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自由,实现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让美国中情局看到了价值观输出的更为容易的手段,这种手段比派特工或培养认同其价值观的代理人更为迅速并且更为隐蔽。21世纪初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颜色革命,以及近年来北非和西亚一些国家的政局突变和局势动荡,除了布什在9.11事件后采取对外扩展民主、自由的战略原因之外,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着隐蔽而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了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严重扰乱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他们在网络上大肆宣扬贩卖经过包装的各类思想观念、普世价值、政治主张等意识形态内容,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意图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人们认同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念,从而控制文化领导权以达到西化、分化的目的。

(二)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涌现,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必然对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产生冲击,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近几年来,网络上一些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例如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等。普世价值把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甚至一些普世价值论者把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用心险恶,其真实的目的用普世价值实则是西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鼓吹中国改变现有的政治制度,企图废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随意裁剪历史,歪曲党史国史、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企图直指党的意识形态虚伪,以达到去其史,灭人国的目的。宪政主义是西方国家有意打着所谓宪政的旗号攻击我国有宪法,无宪政、党大于法等等,通过互联网大肆宣传西方那一套制度模式,压我们进行西方所期望的政治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国家政权。

(三)网络信息传播机制的不健全降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枢纽,深刻改变着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在巨大的互联网空间中,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等网络商业组织已经形成并且具备成熟的运行机制与模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他们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惜余力地在网络上制造各种段子博人眼球,甚至大肆地造谣传谣增加点击率,传播低俗文化;另一方面,对网上发布的一些贴子,不论其出处或真假,他们不经核实地就会跟帖或大量转载,有意识导向地进行评论,其目的是无限地放大所谓的目标事件在网络上的声音,激发起网民的关注与参与热情,使其成为一个时期的焦点事件。这些不仅影響了作为接收端的网民获取到的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引发网民对网络的信任危机,造成不良的网络舆论生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影响党的文化领导权。

三、互联网时代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措施

首先,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互联网时代下,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为复杂和激烈,党和国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必须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要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没有声音;对宣传部门的宣传工作要进行创新,宣传思想部门是党的意识形态的窗口,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要抓好宣传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打开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对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理论建设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意识形态治理能力要不断地提高,意识形态管理主体首先应当完成从行政管理控制到依法监督治理亦即从管理到治理思路的转变, 改变过去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体制,代之以依法监督的治理体制,探寻新的工作方法,破解工作难题。

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和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价值观,防范各种主义或思潮带来的冲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占领文化阵地的制高点: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和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管理权;运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不断推进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最后,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体制的自主创新,从技术和体制上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互联网领域尤其要加快创新的步伐。虽然互联网已普及并取得了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技术体制上不仅滞后于西方国家,不具备互联网技术优势,而且阻碍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体制的自主创新:加紧对网络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确保网络文化安全,这是实现保障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其次,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建立开放的传播新体制,积极探索网络传播手段的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总之,互联网既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维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它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多元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的背景下,如何变挑战为机遇,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是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应对各种挑战,维护好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以关系英语词汇 3
爱国电影台词英语翻译
典英文谚语30句 (下)
放鞭炮的利弊
考英语作文精彩短语150条 3
稿启事
考英语作文精彩短语150条 4
子学院简介
爱国电影台词英语译句
如何写出英语作文得分的“亮点”2
如何坚持自己的既定计划?
战乱的看法
王爷上天的日子
注留守儿童
典英文谚语30句 (上)
省地勘局公文处理办法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党支部制度汇编
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
教学调度和教学纪律规范
HSE职责实施计划
产品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关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规定
某矿务集团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农场场务公开实施细则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乡镇党政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办法
矿务集团青年安全监督岗工作条例
煤矿井下职工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
油田,煤矿企业员工安全职责集合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城市建筑的一体化
建筑中水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给水管材现状及发展
排水管道病害的检测
管材管件基本知识
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
给排水通用术语
室内塑料给水管的选用与安装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实例
管材比较
PE给水管的一些知识
ABR反应器结构对水力特性的影响
论水封管内径的计算
给排水管道与其他专业配合的问题
游泳馆泳池给排水设计说明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再见了,亲人》重难点分析
《打电话》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提高篇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
《打电话》重点问题探究
《打电话》教案设计二
《打电话》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打电话》美文欣赏(二)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打电话》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老师语录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打电话》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