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伍非百名理思想探微

伍非百名理思想探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伍非百名理思想探微

摘要:伍非百在其《中国古名家言》中对名家做了清晰的界定,同时他独到地采用了“以西释中”和“以中释中”两种方法探析了名理一派及其思想。不仅阐释了“宙”、“宇”、“动”、“止”等概念,还从绝对和相对两个层面分析了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在名学研究史上有着续失存亡的作用。

关键词:伍非百;名理思想;时空观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3―0154―03

伍非百(1890―1965),近现代著名墨学家、名学家,他毕其一生悉心研究“诸子”,分别成文:《墨辩解故》、《大小取章句》、《尹文子略注》、《公孙龙子发微》、《齐物论新义》、《荀子正名解》、《形名杂篇》,合为《中国古名家言》。1983年版《中国古名家言》之“出版说明”中指出他研究的特点是:“伍先生不仅以逻辑学的观点说名家,而且说法家、墨家、道家、儒家,不限于以法说法,以墨说墨,以道说庄,以儒说荀,突破了历来的陋见,故能多有创见。”而最能体现这一研究特点的是伍非百对“名家”的界定,他把“研究这个‘名’有关的学术问题,如名法、名理、名言、名辩、名分、名守、形名、正名等等学问的”都归为名家,因此是一种广义的名家观。伍非百认为,名家中最流行的是“名法”、“名理”和“名辩”三派。其中“名理”学派,就是“研究所谓‘极微要眇’之理论的,如辩论‘天地之终始,风雨雷霆之故’,‘万物之所生恶起’及‘时、所’、‘宇宙’、‘有穷、无穷’……等问题。”本文主要集中探讨伍非百对名理学派中“宙”、“宇”、“动”、“止”等概念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创见和认识。

一、对“宙”、“宇”、“动”、“止”概念的认识

伍非百指出,在古代名家中,“名理”学派其实是最早的自然科学理论家。在《墨辩解故》中,伍非百将名理这部分内容划为一章,分为“宇宙论”、“物理”、“物形”和“极微”四个部分,其中“宇宙论”这部分对“宙”、“宇”、“动”、“止”等概念作了重点分析。

1.关于“宙”和“宇”

伍非百认为,“宙”指的是“古往今来”。他借助庄子之说“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进一步明确“宙”即“无尽之时间也”。并指出“宙”有“无尽之时间”和“有尽之时间”两种不同含义。“宇”即指“上下四方”。同时引庄子之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作进一步解释,因此“宇,即无穷之空间也。”并指出“宇”有“无穷之空间”和“有穷之空间”两种不同含义。

2.关于“动”和“止”

伍非百指出“动”就是运动。运动是一种形体,是“由宇之此所,移之宇之彼所之谓也。”也就是说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物体在空间位置的改变。并且运动时,并非是物体的全体同时而移动,而是物体的各部分逐渐移动。也就是说运动者就其全体而言称之动,但就其部分而言,则有动者也有不动者。伍非百认为“止”就是静止。静止是一种状态,是“存在宙之此一时间,而继续至彼一时间之谓也。”也就是说静止是在一定时间内物体在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因此静止是与运动相对的,只有时间改变但无空间改变。这种看法带有鲜明的相对论色彩。

二、对“宙”、“宇”、“动”、“止”性质的认识

伍非百在对“宙”、“宇”、“动”、“止”等概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又分别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概念都可以从相对和绝对两个方面去认识。

1、“宙”的性质

伍非百指出“宙”指的就是时间,可以从两个意义层面上去理解。从绝对意义上去理解,时间就是“推之极前,前未有始;推之极后,后未有终。”这称之为“无尽之时间”,或称之为“宙”。从相对意义上去理解,则为“有尽之时间”,即“对今兹而溯过去,则过去为始。对今兹而计未来,则未来为终。于无终始间,计数有终始,”这称之为“时”。“时”有始有终,有久有暂,有过去、未来、现在之分。

伍非百又进一步指出“宙”与“时”之间的区别:“时”可以“缩之极短,也可以延之极长,但是无往而非宙”。所以“时”有尽,而“宙”无尽。“时”可以分割计度,“宙”不可以分割计度。所有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终始”,是指可分割计度之“时”而言的,而不是以不可分割计度之“宙”说的。所以“宙”是“无尽”和“有尽”的统一。

伍非百由对“宙”的性质阐述,进一步引发对“宙”的哲学思考:这种无始无终的古往今来是否有一个最初的开始?这种最初的开始到底是什么?伍非百对此的理解就是: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为“始”。“始,时之初也。当时,今也。长宙之中任何刹那、皆可为今。故任何刹那,皆可为始。”对此很多学者都有相似的表达,例如范耕研说:“始,时之初也。当时,今也。任何刹那,皆尝为今,任何刹那,又皆可托始,故曰,始,当时也。”而孙贻让则说:“此言始者,或时己历久而追溯其本,或时未历久而甫发其端,二者皆谓之始,但始必当无久,时若己有久,则不得谓为始也”。

那么时间到底有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呢?伍非百指出如果说有“始”,那么这个“始”之前就会又有一个“始”;如果说有“终”,那么这个“终”之后又有一个“终”。在“宙”这个没有“终”和“始”的时间中来计“终”和“始”,这是不可行的。反之,如果以日出为“始”,而以日落为“终”;或者以起念为“始”,而以息念为“终”,那么这样就可以确定“始”和“终”了。所以如果从时间的继续性角度来说,只能称之为“无始”,如果从时间的非继续性来说,则称之为“有始”。这就称为“时兼有无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伍非百对于时间的认识具有辩证性。

2.“宇”的性质

伍非百指出空间也应从两种意义层面去理解,一种理解是:“放之至大,至大无外;约之至小,至小无内。虽假吾人以极微之精,而不能穷其内外。”这称之为“无穷之空间”,或者称之为“宇”。另一种理解为:“分一物而为二,则二之所在有外。合二物而为一,则一之所在有内。于无内外中,安立有内外,”这称之为“有穷之空间”,或称之为“所”。“所”可以“分之极小,亦可以扩之极大,然无往而非宇。”所以“所”有穷而“宇”无穷。 伍非百除了论述无穷和有穷空间之外,还对无穷小空间进一步分析。他以尺为例,指出尺与尺两端相接,不可能密切相接而无间,其中一定有中空的地方。既然有间隙存在,在间隙处放质点,使此间隙中处处充满质点,如此一直到无非质点的地方,就是无有空。他进一步指出:质点的集合,虽然非常精密,但是也不可能无空间。即使取小质点来填空间,但是此小质点,又会产生小空间。如此反复,称之为“无穷小空间”。既然有无穷小空间,就可以放能容的质点,此质点称为“无穷小质点”。无穷小质点与无穷小空间,虽然人类分析千万亿年,也不能穷尽。大无穷,小也无穷。所以说称之为“无空”,是从其中有充盈的质点而言的。称之为“有空”,是从其中没有可以充盈的质点而言的。这就是所谓的“空兼有无性”。伍非百对于空间的分析细致,推理精密,对于空间的性质把握也较到位。

3.“动”、“止”的性质

同样,伍非百对“动”、“止”也作出两个层面的理解。“止”有两种:一种“依时而有”,一种“与宙同存”。“依时而有”的“止”为“暂促之止”,又称“相对之止”,也就是常识所说的“止”。例如说“有岛止于鲁东门,三月不去”。这里“止”字的意义,就是与“动”相对。有时间可以计算,有终始可以推寻。如果说“止若干时”,也就是说经某个时间至某个时间。这里的“止”是依“时”而有的,即是所谓的“相对之止”。

“与宙同存”的“止”为“永久之止”,也称“绝对之止”。例如说“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这里“止”字的意义,不是与“动”相联系的。没有时间可以计算,没有终始可以推寻。这种“止”与“宙”同悠久。

为了说明“止”,伍非百进一步用“不止”即“动”来说明。一种为“无久之不止”,称之为“相对之动”。这种动“有动有止,动止各别”,也就是所谓的“止则不动,动则不止”。这种“动”依时间而存在。另一种为“有久之不止”,称之为“绝对之动”。这种动“无止无动,亦止亦动”,也就是所谓的“不行不止”。这种“动”超时间而存在。伍非百指出这两种“不止”:一为相对,有时间可以计算,有终始可以分割;一为绝对,无时间之可以计算,无终始之可分割。

三、对“宙”、“宇”、“动”、“止”之间关系的认识

伍非百指出,“宙”、“宇”、“动”、“止”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宙以时而成,时依动而生,动因止而有,而止又依宙而存。”“宙”是无终始的长时间,其本体不可道,不可说,乃至不可思议。而平常可道可说可思议的,都是“时”。所以“宙”是相对于“时”来说的。认识“宙”就可先假定一个有终始可分割的短时间,再设想无终始不可分割的长时间,并命名为“宙”。所以说“宙”以“时”而有。然而“时”其实也是假想。“宙”为不可思议,不可分割;“时”也是不可思议,不可分割。

那为什么又说“时”是可思议,可分割呢?这就是因为有“动”的原故。伍非百指出人们有“年”、“月”的概念,也由于星球之间的运转而造成的。而古时候和现在的计时方式,也是因“动以计时”。甚至“目之一瞬,心之一念,其觉有‘时’之可纪者,亦皆以‘动’之故。”因此如果没有这些运动,也就不知道如何计时间。所以说,“时依动而有”。

伍非百指出,要想理解具有无限性的宇宙,就必须从有限的时、所人手,而要了解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就必须假设一个起始点,然后依据一个运动的物体来判断。这样就将时间、空间和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伍非百认为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如果没有静止,动也无从认识。假如空间万物,以同一速度运行,则彼此间距离终古不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借助其他一个静止的物体。比如我们判断小船在动,是以岛岸为依据的。所以说如果没有静止,也就没有运动。

综上可以看出,“宙”、“宇”、“动”、“止”之间的关系大致为:宙以时相生,时以动相生,动以止相生,而止又是依宙而生。

伍非百对名理思想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中释中”和“以西释中”这两种方法。

“以中释中”的方法体现在对观点的证明。如对究竟有无“始”的探讨,其引用了孔子和庄子的观点作进一步阐释。“冉有问于孔子曰:‘未有天地可知乎?’孔子曰:‘可。古犹今也。未有天地而有天地可乎?’”他认为孔子的观点是“‘无始’不能产生‘有始’。又引用《齐物论》观点:“有始也者,有未始也者,有未始有乎未始也者。”他认为庄子的观点是“‘有始’生于‘无始’,‘无始’生于‘无无始’。”并指出墨子与孔子的观点相当,而庄子的此说将趋于无穷。

“以中释中”还体现在对文字的注释。如对“穷,或有前不容尺也”(《经上》)中的“穷”作注释时,他首先指出这里的“穷”应借作“空”,指的是中空的意思。然后就列举“不宜空我师”(《诗经・小雅》)“空,穷也”(《左传》)“无问问之,是问穷也”(《庄子・知北游》)“所谓责空”(郭象《注》)等等相似用法,以此作为旁证。

伍非百指出宇、宙、动、止都具有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双重性质,运动和时、空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才能认识,这是对时空和运动的一种科学阐发,是“以西释中”方法的体现,明显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影响。

伍非百对名理思想的细致分析,是其广义的名家观下名家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中国古代名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翔实的资料。《墨辩解故》最早于1921年出版,而根据郑杰文的《20世纪墨学研究史》所述,在20世纪初,虽然有学者对《墨经》中涉及到的科技条文等作出注解,但现今大多数著作都难以寻觅。由此看来,其在墨学研究史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范耕研.墨辩疏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郑杰文.20世纪墨学研究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动物园
漂亮的小脚印
老虎变成大熊猫的故事
团结就是力量
希望
如果
东方明珠
雪地里的战争
三只狗
老鼠120
做家务
西瓜
未来的汽车
可爱的大熊猫
处级干部竞聘上岗实施办法
办公室规章制度
*公司文控中心管理办法
xxx物价局请销假制度
总经理岗位职责
安全生产指令书
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
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
远程教育,计算机管理等制度
局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市国家税务局机关接待管理制度
九江学院院本部上网管理条例
市政府办公室党组班子承诺制度
**学校校本培训方案
xxx物价局信访工作制度
浅析企业薪酬管理
服饰行业员工敬业度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人才战略决定企业发展
突破人才瓶颈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浅谈企业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新思想
在建工程的财务管理
浅谈在煤矿企业职工培训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构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初探
浅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
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尴尬境遇与出路研究
浅析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分析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協同演進研究
宁波人才资源实证分析研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四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二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二
《棉鞋里的阳光》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五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四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古诗两首》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三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