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

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

毕业论文 【作 者】胡志毅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关 键 词】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文化想象

【正 文】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1种方法,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指出,“现代人类学主要知识贡献存在什么核心和源泉的话,那么这就是由两个优势所支托的民族志研究过程本身。第1个优势在于,从现在显得不明朗的19世纪人类学研究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对于部落与非西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捕捉。另1个优势在于,过去虽被充分发挥、但今日却获得发展潜能的对我们自己的社会进行的文化批评。”富有意味的是,马尔库斯(Marcus)和库斯曼(Cushman)等人已把过去60年间被用来界说民族志文本、评价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的那些0乱的惯例界定为“民族志现实主义”(ethnographic realism)。现实主义是1种寻求表述某1整体社会或生活型的现实写作模式。他们认为,正如文学理论家斯登所指出的,狄更斯小说里的多向度描述手法就是现实主义的例子。斯登说:“多向度描述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小说的每1页和每1段情节都向我们展示确定而丰富的现实,增加我们对现实的感受……。”类似地,现实主义民族志的写作,是借助于不断地唤起我们对1种社会和文化整体性的注视,迫使我们用分析的眼光去关照这1整体。(注: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3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富有意味的是,老舍的创作也曾受到狄更斯等英国小说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影响。) 都市民族志集中地体现在“京味”之中。赵园说,“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注: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反映北京的剧作,尤其是以老舍所创立的“京味”戏剧。有的学者说,“老舍的话剧像他的小说1样,是非常富有‘北京味儿’的,用北京话(经过提炼的北京话),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称得上是中国话剧史上‘京味儿’作品的典范”。(注:李振潼、冉忆桥:《老舍剧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但是,真正确立“京味现实主义”戏剧的是老舍的《龙须沟》、《茶馆》,苏叔阳的《左邻右舍》、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何冀平的《天下第1楼》、郑天纬的《古玩》等1批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他们通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构成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传统,同时京味现实主义也是1个与地域文化相关联的问题。这种“京味现实主义”可以通过京华:人和事的况味、京韵:民俗化的风味和京白:口语化的趣味来体现。

1、京华:人和事的况味

“民族志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相通之处在于,现实主义写作的特征是作者不厌其烦地重复说他们如何分享、经历那个被描写的世界。实际上,形成民族志作者的权威以及民族志文本的现实性表象的原因,在于民族志作者声称只有他本人才掌握第1手材料、只有他本人才了解他所描写的文化。民族志写作和田野工作之间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由所谓“第1手材料”塑造出来的。(注: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3联书店1998年,第45页。) 现实主义强调“深入生活”,老舍所开创的“京味现实主义”传统实际上也是从1种“第1手材料”出发的。 但是,和都市民族志不同的是,京味现实主义不是1种记录,而是1种再现。或者说与都市民族志不同的是,“京味现实主义”不仅仅是通过深入生活,或者说“第1手材料”来记录和描绘,而是要表现在北京的人和事的况味。老舍的剧作《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等剧情都发生在北京,而且都是北京城里发生富有戏剧性的人和事的况味。这是“京味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的特点。

[NextPage]

《茶馆》是最突出地表现北京的“京味”戏剧或者说“京华风俗戏”,并形成了“京味”现实主义的戏剧。它更是1种都市的民族志。就像老舍自己所说的“1个大茶馆就是1个小社会”。通过1个茶馆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剧作家切取了3个时代横断面,经历了满清末年、民国初年、抗战之后等。王利发为了适应时代,不断地改良。但是最终还是适应不了时代,悄然自杀了。在这中间,有庞太监娶妻,两个逃兵合娶1个老婆,说媒拉线的人口贩子小刘麻子建立统管妓女的“托拉斯”等等,更是构成了历史的都市民族志。

老舍开创了“京华风俗戏”的传统。在这之后有苏叔阳、李龙云、郑天纬等人的剧作,继承了这个具有都市民族志意味的传统。

苏叔阳的《左邻右舍》以“京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来表现北京1个大院的生活。10年动乱,搅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人们的心情就如同第1幕中的天气1样,压抑,郁闷。人性在这场大风大浪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原来和睦相处的左邻右舍也发生了分化。剧作家将戏剧的背景置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抒写了他心底的强烈的爱憎。剧作总的出场人物达310人之多。但是主要塑造了退休老工人赵春、钱大婶和她的儿子钱国良、某厂党委书记李振民和他的儿子李桦和女儿李秀,中学教师贾川,医生吴萍以及洪人杰和女儿洪欣、小杜等人的形象。

在《小井胡同》中,剧作家为我们描绘了1幅北京市井“小人物”的形象。剧作家对市井的这些“小人物”都是很熟悉的,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于他们的言谈笑貌,行为举止早就铭记于心,但这并不等于能活生生地写出这些“小人物”。如滕奶奶是“小井胡同的1块历史碑石”。剧作家写小井胡同实际上是写胡同中的7号大杂院,这里有工人出身的刘家祥1家,有以织袜为生的许61家,有解放前开粮食铺子的石掌柜1家,有曾当过国民dang伙夫的陈9龄1家,石掌柜的小伙计小力苯1家,另外还有围绕这些住家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像《茶馆》1样,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中,反映了1个重大的历史主题,即对建国310多年做了历史的反思。 何冀平的《天下第1楼》是以北京全聚德作为生活原型的,但是她没有简单地再现这个名满天下的酒楼,而是“按着调和5味,融于1炉的方法,做1味酸、甜、苦、辣、咸俱全的‘中国菜’。”在这个戏的结尾,“好1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3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上联是康熙皇帝为1家饭庄所题,下联是大才子纪晓岚的属对,剧作家将下联改为“时宜明月时宜风”横批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戏中主人公卢孟实、常贵……自以为是事业的主人,其实“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他们迎送了1辈子主、客,竟不知自己是主是客。能体现此种人生况味的,何止1个呕心沥血壮志难酬的卢孟实,1个含泪带笑1辈子终于含悲而死的常贵,1个看透世事愤世嫉俗的修新鼎?(注:何冀平:《〈天下第1楼〉写作札记》,《天下第1楼》北京10月文艺出版社,第74—75页。) 她通过戏中的人物是要表现1种人生的“况味”。

2、京韵:民俗化的风味

从老舍开始的“京华风俗戏”,展示了“京味”文化的独特魅力。老舍的《茶馆》开创了“京味”的现实主义戏剧。人们1说起老舍,“北京味”会成为“立刻跳入脑海的中心概括词”。(注: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台湾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93页。) 在8910年代苏叔阳的《左邻右舍》、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何冀平的《天下第1楼》、郑天纬的《古玩》等戏剧都展示了“京味”文化,但是这些“京味”戏剧却都是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的。 《小井胡同》在再现北京市井生活的风俗场景方面,确实达到了非常真实的程度。剧1开场便是:

北京俗称的小年下(腊月2103),晚饭前后,恰是申时尾、酉时初——灶王爷即将升天的时候。小井胡同在太平年间每逢冬夜,卖馄饨的、卖熟羊蹄儿的、卖老豆腐的、卖灌肠的,哪个做小买卖的不是在这儿撂撂挑子,吆喝几声呢!到了夏天,空场上的那棵老椿树可给老街坊们造了福喽。小井胡同7号是贫苦下层市民居住的大杂院,院门的顶端,用青砖、瓦片砌成的“5瓣花”,门楼已经很旧,门板上早已模糊不清,院门里是1堵砖砌的破影壁。而幕启的时候又从胡同北口传来了卖关东糖的苍凉的叫卖声:“约糖!约关东糖!”接着南院响起了1阵祭灶的爆竹声。

这是典型的老北京的风俗场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风俗场景也随之变化着,在第2幕里,空场上的那棵老椿树还在,而院门内砖砌的破影壁却被拆掉了,在院里新安了自来水龙头。从新建的中学里传来的歌声是《毛主席来到咱村庄》。到了第3幕,院里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政治环境。而第4幕则是唐山丰南大地震刚过去两个月,院门口那老椿树过早地枯黄了。地震使得院子的门楼变得残破不全,夹道上的院墙塌出了个1米宽的大口子,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加固山墙用的杉篱,这个场景象征地暗示着社会将要发生1个大变化。到了最后1幕,小井胡同的变化就大了,柏油路代替了坑坑洼洼的土路,7号院院里,高矮不1地竖起几根电视天线。北口早年间的小市,如今成了新辟的自由市场,嗡嗡的人声从那里传来,背着口袋提着秤杆的,挎着鸡蛋篮子的农民偶尔吆喝着从胡同口走过。而从南口飘来的电吉他和琵琶齐奏的流行乐曲,1直持续到剧终。

如果说《左邻右舍》、《小井胡同》等剧的风俗场景是建国后社会政治变迁的风味的话,那么,在《天下第1楼》、《古玩》等剧则是晚清到民国的社会政治的风俗场景。

在《天下第1楼》第1幕中:

幕启时,正当饭口。肉市口里热闹非凡,各家饭庄子的厨灶正在煎炒烹炸;跑堂儿的招呼着客人;食客们磕杯碰盏。这几天,酒肆、饭庄的生意特别好。清朝的最末1个皇帝,在“子民”们“帝制非为不可,百姓思要旧主”的呼声下,由张勋保驾,又坐了“大宝”。紫禁城的内外的遗老、遗少们顿时兴奋起来,翻腾出箱底的朝衣,续上真真假假的辫子,满大街跑的都是“祖宗”。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示心情愉快的惟1形式就是“吃”,所以,肉市口里回光返照般地闹腾起来。

在《古玩》的第1幕中: [起京剧《空城计》慢3眼过门儿,而后谭鑫培唱腔:“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起鞭炮,街道人声,幕后。 这种民俗化的场景表现出的是1种北京特有的风味。

3、京白:口语化的趣味

京味现实主义的戏剧,具有很强的叙述性,如果说《龙须沟》中的艺人程疯子,还是1个内视角的话,《茶馆》中“大傻杨”在说数来宝则是1种具有“间离”效果的外视角,通过他来叙述,使得这个剧具有了1种布莱希特的叙述剧的意味。而在《小井胡同》中,剧作家自己是1个说书能手,1部5幕剧说了310多年的故事,而且这故事是接着老舍的茶馆说下去。何冀平在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开市大吉》中,同样采用说书人的方式,而且在这个剧中,说书人成了1个剧中的人物。李龙云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正红旗下》甚至将老舍作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出现,与老舍的父亲隔着舞台中的水池对话。富有意味的是,后两个剧作,没有采用正式的京白来表现,《开市大吉》甚至是采用粤语来表现的。

[NextPag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do you need my help?
grandfather
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
Books and I are good friends(我和书是好朋友)
views on English
wonderful life
trip to America
park near my home
Bill的生活习惯
Hainan Island
work
Christmas Day(圣诞节)
y
一棵老梨树
etter to Shyness
营业员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文明家庭承诺书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职责
征求群众意见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主任职责
公章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企业工伤处理办法
公司员工守则
中学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房屋登记办法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方法分析
芹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施工
固海管理处渠道维护管理办法
三峡大型尾水肘管内支撑结构探讨
锚喷支护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钢筋窄间隙焊技术在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水文基地工程总承包管理报告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
丹江口水利枢纽闸门漏水问题及处理
丙乳砂浆在混凝土加固中的应用
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应用
水库堆石坝面板沉凝土杭裂技术研究
隧洞新奥法设计与施工
小水电施工中塌方如何界定
长江大堤加固防渗技术的应用
《司马光》教学札记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乌鸦喝水》教案2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乌鸦喝水》教案一
《乌鸦喝水》教案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