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3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 精品源自作文园地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关于文化的起源和演进的科学”,它“不仅研究原始文化、部落文化,也研究现代文化和城市文化”。随着现代社会学术研究向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音乐研究也不例外。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这一音乐形态的影响,管窥文化人类学对中国民间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它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而且,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变迁通常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的说是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文化变迁总是与之相随的,所以文化变迁也常常称作“社会文化变迁”。它可能由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它所包括的进化、发现和发明、传播或借用、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途径。原生态民歌作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态,必然也会因文化变迁而引起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变化。

三、原生态民歌的现状

原生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以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筛选、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趋完美的声乐形式。是一种以原生性为主、衍生性为辅的,以古朴的风格向人们呈现各式各样源于乡土的鲜活艺术形态。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朝鲜族的抒情谣,陕北和山西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妹歌、矛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以及其他民族的山歌等。[1]

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内容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原生态民歌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同时,它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在“青歌赛”上的倍受瞩目就是有力的证明。然而,从目前的音乐现象来看,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碾米的石磙、笨重的水车、手划的渔船等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引退,与此相随的是劳动号子的逐渐弱化并消失;现代的恋人们已不再爬上山头、用对歌的方式来谈情说爱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使人们的联系更为便捷;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的小调也受到了流行歌曲的冲击,并渐渐被人们所冷落;节庆、歌会、及各种仪式中原生态的歌唱也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音乐手段所代替,等等。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原生态民歌处于没落的边缘,且有失传的危机。

四、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

原生态民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学院派”演唱标准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压制,使得它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同、社会的支持;原生态民歌本身与现代社会不协调的内容及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流传和生存发展。除此之外,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促使其没落、消亡的本质的、主要的原因。

我国原生态民歌主要是华夏农业文明的文化结晶,过去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农业结构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受到了改革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全球化的力量的猛烈撞击,由自给性组织向商品性组织转化。与此相随的是文化的变迁。

首先,民俗文化的变迁导致原生态民歌逐渐失去生存的根基。在经济改革、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生产民俗文化首当其冲地发生变化。由于现代化生产秩序的建立,旧有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摒弃,与之相依的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组织和鼓舞劳动的功能随之消退,原生态民歌本身作为农业文明时期的文化产物也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如:公路的修通、机动船的使用使曾经气吞山河的船夫号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生活民俗文化发生巨变也是不可避免的。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的产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与此同时,同落后、艰苦的生活条件长期共存的民俗文化模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年轻恋人不再通过唱情歌来互诉衷肠使对歌的形式悄然消失;用流行音乐为节庆、婚礼助兴又使得传统的民俗仪式及与之相随的原生态民歌渐渐退出主流。正是民俗文化的变迁使原生态民歌的实用功能渐渐消退,并最终失去生存的根基。

其次,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趋于萎缩。原生态民歌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当地的歌师、民间艺人学习,由这些人把他们知道的民歌传播给年轻人。在现代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农村的年轻一代——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被五彩斑斓的消费文化所吸引,审美取向发生了转移。他们不再像上一辈的老人一样,将演唱原生态民歌视为传承祖辈荣誉的历史责任,而是沉醉在流行音乐之中,充分享受其带来的与单调、乏味的原生态民歌完全不同的新奇快感。我们不能责备年轻一代“败家”,是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构筑了一个新的、不适于原生态民歌的文化语境,农村年轻一代新的选择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适应。

此外,文化变迁使现存的原生态民歌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大潮中,原生态民歌因其所独有的文化韵味正在悄然复兴。但因文化氛围的不同,此民歌已非彼民歌。一方面,原生态民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实用性文化产物,更多的具有表演性、消费性,在日渐兴旺的旅游、商业演出中成为一种谋利的商品。

另一方面,由民间转向舞台,原生态民歌离开了与其唇齿相依的生态环境,其行为不再是自然的民俗事象,而是供人娱乐消费的谋生手段。这样,它便失去了特有的真实质朴与原汁原味。当然,这样的转型使濒临灭绝的原生态民歌有了一线生机,使祖先的这份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但是,它毕竟是“流”而不是“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性质的改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是原生态民歌生存状态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我们还看到,同样的原因又使原生态民歌以别样的形式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面对这样的情形,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似乎可以借用黄翔鹏先生的一句话“发展中的保存和博物馆式的‘本源’的保存应予并重而取双轨进行的路向”。

本文从文化变迁这一音乐本体以外的视角来研究原生态民歌,只是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方面,但也足以看出它探寻到了原生态民歌这一音乐事项的发展的本质。由此可见,文化变迁及文化人类学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研究具有解释现象、探寻根源、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国旗下的演讲
童年趣事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童年趣事
国旗下的演讲 诚信伴我行
竞选护旗手
获奖感言发言稿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获奖发言
童年趣事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国旗下的演讲
童年趣事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侵犯他人隐私的检讨书范文
交通事故的检讨书范文
无证驾驶司机的检讨书范文
擅自做主的检讨书范文
工作散漫的检讨书范文
工作偷懒睡觉的检讨书范文
酒后驾车检讨书范文
救援训练不听从指挥的检讨书范文
工作失职造成投诉的检讨书范文
工作失职、工作疏忽的检讨书范文
学生喝酒违纪检讨书范文
动物园管理失职检讨书范文
城乡综合治理工作没做好的检讨
就业协议毁约的检讨书范文
执法人员工作失职检讨书范文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论锡剧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与表现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中国元素
简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民主模式
影视画外音影视艺术生产的新策略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北京亮起来了》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画家乡》
《影子》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