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及对策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大大加快了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实现依法治国,有赖于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法制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高校对于学生的法学教育力度仍偏低,导致大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径过窄,对于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不高。大学生自身所积累的法律知识远不能与其发展需要相匹配。

(一)法学教育力度低,法律意识缺失

一方面,《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由于各版本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不明显。教材内容以道德素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为重点,在法律基础方面,教材内容涵盖了我国现行法律,陌生的法学术语、生硬的文字表达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理解异常困难,对于刚刚接触法律的专业学生来说也存在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教材中缺乏真实案例,更多的是法言法语的铺述,对于大学生真正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缺乏实用性。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任课教师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任课教师的法学修养不高。以河北大学为例,此类课程的教师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其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是法学,这使得任课教师无法灵活运用课本内容,对于传授具体法学内容更是无从下手,最终造成在课堂讲解中,多数教师照本宣科,没有专业性的法律基础的补充,重点也只是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教,法律素养教育被束之高阁,完全未体现此类课程设置的真正价值。

(二)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健全、内容的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法学修养理应不断加强,但事实却事与愿违。多数大学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对法律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复旦投毒案中,被告人林森浩竟然以一句“我就是和他(黄洋)开玩笑来为自己辩解”;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其在被拘留后说道“我只是知道一点刑法知识,不知道伤害狗熊也是违法犯罪”。诸如此类,法律意识淡薄而走向犯罪道路的例子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社会形象,造成社会公众对大学教育的质疑,从而产生了读书无用论。

(三)法律信仰缺失

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随着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普法教育已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力度仍有待加强,其表现之一便是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与敬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但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信仰和敬畏之心严重缺失。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普遍倾向于专业素质、社团活动、兼职工作,法学之外的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法律,更谈不上了解法律、信仰法律。部分大学生甚至连自身合法权益和受到侵害之时都不知道要用法律武器找回自己的权利。高校大学生漠视法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一)深化基础法律教育改革

要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有关“两课”设置中法律课的规定开展。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民事法律、市场经济法律与WTO规则基本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权利义务对等意识和依法办事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对法治的基本理论、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法律基本精神的介绍,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将活生生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能够自己分析、解决。在课程设置上,应提高此次类课程所占比重,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阶段,以确保各专业学生法律学习的连贯性。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与其相关的法律课程。同时,要加强对法律素养的考核程度,将以往的一次考试一次通过改为每学期按时考核,考核的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力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案例小组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学的实用性。

(二)提高普法教育者素质

高校普法教育工作者是法律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教育教学水平是极为重要的。高校的法学教育应由法学院教师进行,一方面保证师资水平,促进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法学院的教师对于法学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对于高校法律教师,应定期举行培训活动,使高校普法教师队伍的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教学任务的要求。对于没有法学院的高等院校,应从外校聘请相关的法学专业人士进行法律课程的讲解,或者聘请当地公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说,力求法律课程做到有数量,保质量。

(三)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开设法律课堂,定时播放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片及真实庭审案例。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将普法与校园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其对于法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积极利用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搭建一个能够提出诉求,有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良好平台。各高校现今都以搭建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因此可以利用各高校的校园网进行普法教育活动。同时,可以与相关的法律专业网站进行合作,开通网站链接,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及时了解世界最新法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法律学习活动。

(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相同虚设。想要真正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使大学生心中充满对法律的信仰与敬畏。首先,要坚持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相统一。通过校园法治教育,逐步树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即权利意识,这是大学生真正体会法律,践行法律的基础。使学生对法律的价值感同身受,对法律产生内心的潜在认同感。同时,也要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培养其自觉遵守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真正投入到法律实践中去。其次,寻找法律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融汇点。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法文化的渗透与教育,使高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公开课、辩论会、校园法治宣传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实践活动中体味法的内涵。诚然,法律信仰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法律的权威。因此,高校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需要从校园文化、普法队伍水平、高校法律教育工作等多方面进行配合,以期达到最终效果。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承担着国家发展的重任。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增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的要求,为谱写中国梦、法治梦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善意的谎言最美
回顾暑假生活
走进奇妙的音响世界
追寻音响世界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回忆暑假生活
妈妈的谎言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走进音响世界
走进音响世界
回忆暑假生活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拜访音响世界
回顾暑假生活——包饺子
我写给BF的检讨书和保证书
MM给老公的检讨书
检讨书9
检讨书5
经典的检讨书
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检讨书
检讨书一封
如何看待批评
检讨书—冯林
考试作弊之检讨书
一份真实的员工检讨书
检讨书10
给媳妇的检讨书
跟老婆闹别扭的检讨书
检讨书
11G101
钢筋知识盲点解读
某厂区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土建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知识讲解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建筑施工中的二十个“不准”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区别
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实例
老施工员的工地经验分享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