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医学> 有趣的溶解教案

有趣的溶解教案

上传者:任凯
|
上传时间:2017-06-07
|
次下载

有趣的溶解教案

  篇一:有趣的溶解现象精品教案

  有趣的溶解现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通过参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实验研究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的能力。

  3.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每名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地对比、分析,并推广为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教具准备: 课件、食盐、石块、玻璃棒、量筒、自来水、抹布、烧杯、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量筒,都装了一些水,现在我把一些沙子放到一个量筒中,你看有什么变化?

  生:老师,我们发现水面升高了。

  师:为什么水面升高了?

  预设:因为沙子占有一定的空间,沙子放进水里就要排开同样体积的水。所以水面升高了。

  提出要求:利用前面学过的数学方法,想办法测算算出沙子的体积,再具体地说说你们的方法或过程。

  质疑:那么现在杯中水与沙子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预设:水的体积+沙子的体积=沙子和水的体积和。(板书)

  2.演示实验,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老师现在把食盐放到水中,搅拌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食盐消失在水中,变成盐水了。

  小结:对,像食盐这样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就称为溶解。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设计方案

  谈话:将适量的盐放入适量的水中,盐和水会变成盐水。试着猜想一下,盐水的体积跟食盐的体积和水的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猜想: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

  追问:你打算怎样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请简要设计一下实验方案。

  预设方案:先用量筒分别测量盐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然后将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

  2.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根据学生交流的想法小结并提出实验要求: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必须依靠实验来验证。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

  (1)出示探究目标及要求:

  ①小组做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②取适量的水和适量的盐,想办法测算出它们的体积;

  ③将盐倒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盐水,测算出盐水的体积; ④比较水和盐的体积之和与盐水的体积是否相等。

  ⑤实验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随时记录好《实验记录》。

  ⑥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爱护实验仪器,轻拿轻放。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

  通过实验我发现: 。

  通过比较,我得到了结论: 。

  3.小组合作展开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形成结论

  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生1:我发现盐水的体积稍微大于水的体积;

  预设生2:我发现盐水的体积并不等于盐和水的体积之和;

  预设生3:我发现当很多水加入少量盐时,盐越少,盐水的体积越接近原来水的体积; 预设生4:我发现了当加的盐很少的时候,盐水的体积变化不大,基本等于水的体积; 预设生5:我发现盐水的体积比盐加水的体积要小;

  ??

  教师质疑:同学们交流的真好!我们的实验很成功,成功之处在于否定了你们刚才“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这个猜想。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那么谁能完整的说出盐、水和盐水的体积的关系?

  预设: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

  教师小结:当适量水加入适量盐的时候,盐水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比,变化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

  三、产生问题,寻找根源

  1.教师提出问题:比较 我们刚才做完的“测算盐水的体积”和“测算沙子的体积”两个实验,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预设:

  沙子和水的体积之和=水的体积+沙子的体积;

  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

  2.课件简要介绍关于溶解的知识

  谈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的现象?当食盐溶于水后,食盐“跑”到哪里去了?老师查阅了有关资料,我们来一起了解关于溶解的简单知识。

  课件展示:

  因为水分子比盐分子大,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有一定的空隙,细小的盐分子挤到水分子与水分子

  之间的空隙中了,所以形成的盐水体积要比原来盐

  加水的体积要小的多。举个例子,比如:在一个桶

  里装满石头,然后往里面装一些沙子,沙子不会因

  为装不下而撒出来,因为石头间有缝隙,所以现在

  石头和沙子的体积之和要比原来石头的体积加上

  沙子的体积小。盐分子就像沙子一样钻到水分子之

  间的缝隙里去了。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溶解的知识。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大家知道还有那些物体也有溶解的特性?说说看。

  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同时课件展示图片配合。

  预设(1):糖溶解于水形成糖水,糖水的体积<糖的体积+水的体积; 预设(2):洗衣粉溶解于水形成洗衣水,洗衣水的体积<洗衣粉的体积+水的体积;

  预设(3):??

  2.谈话:溶解现象对于我们的生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盐溶解于水中炒菜、烧汤;但我们家里如果使用的是铅锅或铝锅炒菜烧汤的话,铅或铝就会慢慢溶解在水里被摄入人体,使人产生慢性中毒。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1.回顾:本节课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2.谈谈活动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板书设计:

  有趣的溶解现象 沙子和水的体积之和=水的体积+沙子的体积

  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

  设计说明:

  1.亮点: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能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从课堂实施看,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追随探究的脚印一路走来,使学生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实验中学生对“适量”做出了恰当的解释,对盐水的体积做了深入透彻的探究。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实验具有科学性,结果是从学生的亲身实践中、从多次不同体积的水和盐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也感受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2.困惑:本课时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来研究食盐、水及盐水体积之间的不相等关系,破除习惯性思维定式,拓宽学生思路及视野,但是又不能过多、过深地涉及有关“溶解”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块来说,通过课堂实践检验,我发现学生虽然理解了具体做法,了解到了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得不到理论支撑,还是有点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篇二:有趣的溶解现象

  综合应用 《有趣的溶解现象》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p39有趣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提供食盐、石块、玻璃棒、水、量筒、实验记录单等物品和器材。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课是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了具体化的实践。不仅有实践要求,还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逐步认识“溶解”现象。

  2、情感与态度

  学生参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学会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策略选择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生活,缩短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可提前布置学生去观察溶解现象。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采用猜想、实验验证、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教师关键处点拨,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课标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在猜一猜、动一动手合作探究中完成本节课。

  3.认识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不能光学表面现象,要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拓展和应用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喜欢喝糖水吗?“糖水”是如何得来的呢?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1、复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操作、计算方法。

  2、教师演示溶解实验,揭示课题。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利用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想办法测量出桌

  面上石块的体积。具体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

  3、教师演示实验,把食盐放到水中,搅拌后,提问: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象食盐这样均匀的分布到水中的现象就被称为溶解。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

  1、利用工具分组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全班交流具体测量、计算方法及结果,重点谈测量依据。

  2、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放入食盐后,经过搅拌,食盐不见了。水变成了盐水。)

  二、探索研究。

  (一)提出设想

  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跟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讨论交流,记录讨论结果。

  (二)验证设想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即水的体积,盐的体积和盐水的体积。 根据结果比较盐水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三)产生问题,寻找根源

  结合两个实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问题,寻找根源。

  教师提出问题:

  将适量的盐放入适量的水中,食盐溶解后变成了盐水,盐水的体积跟食盐体积、水的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1、溶解后的盐水的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还要依靠事实说话。同学们打算怎样来验证你们的想法?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想法小结并提出实验要求:

  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水和食盐,请同学们取适量的水和食盐,想办法测量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测量计算出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要求是:

  开展探究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总结交流这一环节,也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重点。因此这一环节我引导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组织学生汇报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情况。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并对本活动进行了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看有没有溶解后总体积增加的现象。(2)根据实验和查阅的资料,写出实验报告。

  让学生交流课堂中探究知识的成果以及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的反思。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

  识。

  包装盒—有趣的溶解现象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3

  【教材简析】

  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了它们的展开图和表面积。对于体积来说,学生只有模糊的意识,并且容易与表面积混淆。基于这些认识,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问题引导使概念逐渐清晰,并通过比较体积大小,产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并借此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及进率。教材中还通过回顾面积单位的学习,突出感知由面到体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验和丰富的素材,逐步理解体积概念。在比较体积大小的基础上,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知道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

  3.在感知理解体积概念的过程中形成探究的基本策略,即观察、测量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想象、比较,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发展空间观念,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体积和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课件呈现信息窗内容)

  谈话:仔细观察,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研究体积的问题。

  谈话:什么是体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从包装盒的信息引入,便于学生联系旧知,产生研究新问题的兴趣,快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认识体积

  1.分析实验1,体会“物体占空间”

  介绍实验:在空杯子里放石块。

  谈话:现在杯子里还可以再放东西吗?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空间”的认识。

  谈话:杯子上面的这部分可以加水,下面的这一部分呢?

  引导学生说出水和石块占了空间。

  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占空间?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并逐步归纳出:物体都会占空间。(板书)

  2.分析实验2,体会“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介绍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分别是一大一小的石块,水面同样高。 谈话:如果把两块石块都拿出,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说出石块小,占的空间小,所以水面下降的少。石块大,占的空间大,所以水面下降多。

  追问: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板书“大小”)

  小结:原来物体不仅占空间,而且占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3.从不同角度理解体积的概念

  (出示长方体盒子)

  提问:什么是这个盒子的体积?

  教师示范沿着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比划出盒子的体积。

  学生学着比划,教师巡视反馈。

  引导学生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石块、桌子等的体积。

  小结:生活中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对体积的认识从“空间”、“物体占空间”、“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三方面入手,教师从实验中引出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丰富的素材中充分感知“体积”的概念。

  (二)认识体积单位

  1.比较大小,体会必要性

  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这两个长方体,谁的体积大?

  学生产生分歧,无法直接比较。

  小组合作交流:你们能想到什么方法?是怎么想到的?

  预设交流结果:(1)可以分割。

  (2)利用水或者沙子。

  重点引导学生由回顾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想到可以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比较体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学生无法直接判断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产生认知冲突,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并借助已有知识的迁移引出体积单位,培养了学生的迁移意识和推理能力。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认识1立方厘米,建立模型

  出示1立方厘米的模型。

  谈话:请大家试着描述一下1立方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的形状和大小。

  小结: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追问:身边有没有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哪些物体的体积适合用1立方厘米来测量。

  【设计意图】认识1立方厘米,不仅是让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更要帮助

  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是建立学习模型的重要阶段。这部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实际量一量、对照实物估一估的方法加深感受,为后面的体积单位学习建立模型。

  (2)应用模型,自主学习1立方分米

  谈话:能否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测量课桌的体积?

  学生感受到不合适,产生认识更大体积单位的需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立方分米,并用手势来表示1立方分米的大小。 估一估包装盒的体积有多大。

  (3)利用知识迁移认识1立方米

  提问:认识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你觉得1立方米有多大?

  引导学生想象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展示1立方米的模型。

  追问: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适合用1立方米来测量。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课件呈现练习(1)

  提问:如果用1立方分米来测量,刚才那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课件呈现练习

  (2)

  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

  积各是多少?

  学生口答完成。

  小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 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说说它们之间的

  区别。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面积单位用来测量面积,而体积单位用来测量体积。

  3.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体积单位的形状、名称,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交流:那你们能不能来猜一下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进率为1000,由长度单位进率为10,面积单位进率为100,推出体积单位进率为1000。

  预设2:进率为100??

  多媒体演示验证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联系,激发学生体会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体积和体积单位概念的形成。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从知识、方法、感受三点进行梳理:

  1.学会了什么是体积、认识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掌握了迁移、分析、推理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学习新知识。

  3.计量单位的使用要准确符合实际,学习的过程轻松愉快。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让学生全面反思,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自主反思建构的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