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文学研究> 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爱伦坡乌鸦细读

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爱伦坡乌鸦细读

上传者:宋国宁
|
上传时间:2015-04-24
|
次下载

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爱伦坡乌鸦细读

第30卷第2期Vol.30No.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TibetNationalitiesInstitute(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2009年3月Mar.2009

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

———爱伦·坡《乌鸦》细读

徐晓霞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乌鸦》是世界经典名诗之一。魅力主要源自爱伦·坡主张的效果说,文本以修辞上的张力

矛盾,力图达到悲伤、恐惧、绝望等美学效果,而艺术手法上的张力和效果之下,则折射的是理性与非理

性、生与死等人性中的悖论。

关键词:乌鸦;张力;效果;理性;非理性

中图分类号:I712.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88(2009)02-0094-04

本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和包蕴其间的深刻内涵。

二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独创力的作家之一,由于他的作品专注于对死亡、恐怖等非理性领域的开掘,其文其人不为他所处的时代理解,招致《乌鸦》的艺术魅力直接源于坡独树一帜的美本国人的贬斥。直到20世纪初,欧洲在体验到工业学思想,是坡美学主张最完美的体现。坡美学主张文明的异化、压抑后,非理性和病态描写成为文学的核心是他精心营造的效果美学,在他两部文论专

《诗歌原理》和《创作哲学》中,坡对艺术美提出自的主要表现对象,人们才意识到坡作品的先锋性,著

进而又大力追捧,给予其无以复加的赞誉,并冠之己的独到见解,“美是效果,不是品质”。同时,坡在

以象征派先驱、现代派鼻祖等先圣地位。此后的一《评霍桑的“故事重述”》中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个多世纪,对坡的研究络绎不绝,甚至在当代美国,原则:“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兴起了一股“坡产业”的潮流。①情节,而是事先静心策划,想出某种独到的,与众不

作为一名天才作家,坡在诗歌、小说及文学理同的效果,然后再杜撰出这样一丝情节———他把这论领域颇有建树,而最早给坡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些情节联结起来,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大限度地是他在1845年创作的诗歌名篇《乌鸦》,这首诗发有利于实现在预先构思的效果”,使“每一事件,每表后在英国轰动一时,勃朗宁夫人写信给坡说“我的朋友有的被它的恐怖迷住了,有的被它的音乐性

[1]

迷住了”。两个世纪以来,《乌鸦》广为流传,风靡世界,在西方成为妇孺皆知的世界经典名诗之一。

这首共计108行的诗作,究竟有何种魅力,能如此长久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的赞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坡的诗论和美学主张,对《乌鸦》进行全面、具体的文本细读,以挖掘出文

[收稿日期]2008-07-14

[作者简介]徐晓霞(1971-),女,甘肃兰州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个描写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收到一定的统一效

[2]

果,一个预想的效果,印象主义的效果。”他强调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情绪体验,认为创作的首要目的是要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产生最激动人心的效果。只要这一效果得以实现,也即实现了美的传递,作品的主题、技巧、修辞等具体创作元素的选取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甚至检验一首诗优劣与否的方法也是“衡量这首诗在他人心目中激起的

-94-

徐晓霞: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爱伦·坡《乌鸦》细读

诗情能力的大小”。[2]“效果”(effect)说既是坡对西

方美学史的独特贡献,更是他诗论的关键词,它占

据着坡的审美思考的核心位置。而坡效果说的实质

是“作品采用一种召唤或暗示的方法,像敲击燧石衰朽的死亡。这种因文本洋溢的年轻人亲临绝望、语境压力而形成的死与生、衰朽与青春间的巨大张力,昭示了生命本体存在的悖谬真相。作为文本修辞手段的张力,按新批评理论家梵·奥康纳的说法

[3][5](P109)取火那样,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也就是说,作者通是“诗歌内部各矛盾对立统一现象的总和”。它

过语言,赋予文本以召唤式结构,调动读者积极介是文本中一切含有对立矛盾抗衡的辩证因素,包括入文本,在想象中再现真情实境,激起读者的某种词义、结构、语境、象征、比喻等文本各个层面。新批情绪体验,最终达到共同建构文本的目的。而产生评家认为,正是这些相互干扰、冲突、对立以及抗衡最激动人心的效果,坡认为是死亡和恐惧,以死亡的状态,才使得诗歌呈现的情感经验更具审美价为主题来制造恐怖氛围,能够给读者心灵造成极大值,诗的意义也由彼此的干扰和层层阻碍中产生出震撼,最大限度地在情感上扣住读者心弦,感染读来。新批评的张力论把文学上的修辞引向了文化层者。同时,坡还认为美女之死是世上最富于诗意的面,它实质隐现的是充满矛盾、悖谬的世界格局本主题,读者于忧郁、恐怖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快感。身,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以对立、统一的辩证

状态而存在。文学上的张力、反讽、悖论就是作者对

于世界的矛盾、悖谬特征的一种明确表达,它的锋三

芒往往指向整个社会、人生,具有形而上色彩。《乌

语境形成的生与死,青春与衰朽间的张力,是对在美的领域,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鸦》

悖谬的生命本体的深刻把握,因为它们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它的每个层面和每个看似微不充满矛盾、

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足道的部分,都是建构这个艺术品必不可少的因以悖反的形式共存于生命中,

《乌容和价值。而在生与死,青春与衰朽对立的冲突素,每个层面和部分又均是审美体验的对象。

又衍生着彼此的辩证统一关系:生命孕育着死鸦》作为堪称上品的世界经典名诗,在主题、语境、中,

青春包蕴着腐朽,而“死亡是最深刻最富意蕴的意象、基调、词语、结构等各层面全方位地彰显了爱亡,

伦坡的效果美学观。全诗呈现的并非为某个单一的生命事实,唯有死亡才能赋予人生意义和真实深

[6],不朽和永恒的生命只有通过死亡才能达到。效果,而是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多重效果,具体而度”

《乌鸦》语境的张力所蕴含的震撼人心,意蕴言,它体现的效果富于戏剧性:开始是悲伤,然后是这便是

这种张力的空间,诱使读者进行恐怖,接着是滑稽,最后是主人公歇斯底里的自我深刻的人性内涵,

并最终获得了审美享受。折磨般的绝望。这多重效果的取得,则又是通过诗想象和深度思考,

在《创作哲学》中,坡为《乌鸦》又确立了与死亡歌各层面充满张力的悖论、反讽、含混等具体的修

“忧郁悲怆”。为此,坡在语音、辞手段获得的。在此基础上,文本豁显出理性与非主题相一致的基调为

选择了他认为最能产生悲切效果理性、生与死、希望、存在等永恒的人性悖论,它们语调上别出心裁,

蘅:]辅音[r],诗歌首行使用“dreary,weary”,处于人性两极,是人类难以解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长元音[

悲永难消解的巨大张力。《乌鸦》在这多重美学效果、加上头韵weak,从音响到内涵为全诗打下忧郁,

坡以“o”加上“r”构成的以响应长充满张力的艺术修辞以及豁显的人性悖论中,形成戚的基调。同时,

“nevermore”一词为迭句,在响亮、低一股复杂绵长,意蕴深远的艺术魅力洪流,冲击着元音结尾的

沉、哀怨的一鸣三叹中,表达述者忧郁、哀婉之情,

[4]“深沉而阴森的音响”。同时,《乌鸦》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一位新丧美妇的年此语音使全诗也充满

达到“灵魂强烈而纯净轻人,因忧思过度,意欲以读书消弭丧亲之痛,读书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乌鸦》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并使至夜半时,突闻多次叩门声,以为是死去的爱人归的激动”

即第一人称经验视角,拉近了来,开门唯见漆黑一片,后推窗而入的是一只不祥用第一人称进行时,

读者与叙者共同体验情的乌鸦,它对年轻人提出的一系列人生问题均以咒读者与叙者间的心理距离,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亲历其情之感。语般的“永不复归”来作答。坡在《创作哲学》中,对境和事件,

正如诸多论者所注意到的那样,坡的很多作该诗主题作过明确地说明,“美女之夭折与丧亲之

表现出对非理性、无意识领域的浓厚兴趣,探索哀伤”。[4]可以说,《乌鸦》承袭了坡所有作品一以贯品,读者的心灵。

常耀信在《美国文学史》之的死亡主题,在《乌鸦》中,坡为了传达出死亡带了人类昏暗的无意识心理,

“坡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个开掘人类给读者最大限度的情感冲击力,在说话者设置上,中指出

。[7(P158)]《乌鸦》内容具有特意以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诉说丧亲之痛,由此意识最深处幽暗领域的人”

在主题与说话者间形成了充满张力的语境:让青春叙事性,但重点却在于表现一种无所不包的悲凉、

-95-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恐怖、绝望的情绪,以及人类无法与之抗衡的非理

“心烧灼般疼痛”,字里行间透露出“我”的身心以及

性力量。从心理学角度,凡与人类意志、欲望、情感、疲惫和理性的脆弱。文本1-6节的忧伤、恐怖效果无意识有关的心理因素均属非理性内容,它与有意便是由逐渐加强的非理性情绪和神秘的意象与述识、有目的的理性共同构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可者的理性渐渐丧失的对比中显现出来。文本中,述以说,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的人。《乌者精神世界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多次交锋,说明了他鸦》为达到渲染悲伤、恐怖、绝望的效果,让述者挣扎于两者中的焦灼境地,也暗示人类面临的悖“我”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非理性的情绪体验与有论: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是人性深蕴的本质,而人意识的理性之间相尖锐冲突的矛盾张力中,并调动在其间的冲突中挣扎、浮沉,诚如荣格所说的“无意一切修辞手段,浓墨重彩地层层铺展出述者的非理识的一微波浪也会轻易淹过意识的头顶……意识性情绪,如何一步步吞噬理性意识的全过程,这一会在这些情感下崩溃,缴械。于是人类的一切努力

[8](P61-62)

过程既是述者“我”理性大厦逐渐崩溃瓦解的过程,都指向了巩固意识这一目标。”在1-6节,文也是读者在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带领下,与多次敲门声、“我”一起本情境形成的张力:逐次出现的具有恐惧、绝望情绪的过程,从而达到了坡主非理性色彩的诡异意象,感受悲凉、与述者渐微的理性之间的张的“让灵魂强烈而纯净的激动”的效果说。对比和落差中,产生了让人惊骇的恐怖美学效果,

《乌鸦》共18节,以乌鸦出现前后为界,该诗可与此同时,在恐怖之余,文本显示出理性与非理性分为两层,1-6节为乌鸦出现前,诗作着意营造忧的深刻人性悖论和真理。郁到恐怖的效果。述者《乌鸦》“我”新丧美妇,在风凄雨冷7-18节,意在营造绝望效果。惊魂未定“阴郁的子夜”虽忧思难忘,仍“盼望翌日”。在语的

义上,“翌日”与“子夜”间构成修辞上的悖论,悖论在文字上表现出一种矛盾形式,矛盾的两方面同时出现,而在一个真理上统一起来。[5](P185)“阴郁的子夜”刻画出“我”悲伤过度,倍感黑夜之漫长的非理性精神状态,“盼望翌日”说明了“我”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状态,并在理性上有意识地试图摆脱出来。此时,理性意识和非理性的悲伤共存于“我”的精神世界,揭示了“我”艰难挣扎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激烈冲突中。随即,“我”强打精神“想用书本来消除悲伤”“书本”,与“悲伤”再度形成语义上的张力关系。“我”为摆脱过度沉溺忧伤,盼翌日不成,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寄情于象征理性和智慧的书本,说明“我”一方面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恍惚的非理性精

的述者打开窗,一只乌鸦飞进屋内,并栖息于智慧女神帕那斯雕像上,乌鸦的意象是全诗关键,在西方,它通常被视为地狱的信使,是一只不受欢迎的

坡在《创作哲学》中对这一意象的选择有地狱之鸟。

过说明,他有意选择一只非理性的生物,冷漠、机械地重复同样的一句话“nevermore”(永不复归),他认为乌鸦这一不祥之鸟,能表达一种令人窒息的悲怨气氛。很显然,无论从乌鸦约定俗成的寓意,还是坡有意为之的意图而言,乌鸦象征着非理性的神秘之物。但是这样一只非理性的生物,在神态、气质上被赋予“神圣往昔”“绅士淑女般的风度”等充满理性意味的词汇,并且栖息于象征理性与智慧的帕那斯雕像上,于是,乌鸦的意象具有理性与非理性并置的悖论,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图景:被人们视为狰

神状态,另一方面暗示出“我”的非理性的忧伤情绪狞丑陋、无理性的乌鸦沾染着理性之光。这既是对

越来越占上风,理性正在逐渐微弱。诗作通过语义人类自身理性认识局限性的嘲讽,也透露出世界在上存在矛盾的“翌日”“子夜”“书本”,与“悲伤”的张以荒诞的形式来展开它的意义。力关系中,展示了述者挣扎于非理性的悲伤与有意诗作第二层充斥着两种对话的声音,“我”的提识的理性间的精神困境中,以及理性逐渐脆弱、悲问与乌鸦机械般不变更的回答,“我”的问题涉及希伤情绪获胜的结果,渲染出哀婉忧郁的效果。随后,在黑漆的午夜,突如其来的敲门声,飒飒飘动的紫色窗布,以及伏在地上余烬形成的阴影等意象,给诗作情景增加了诡谲、神秘、恐怖的氛围,这些意象神秘怪诞,具有超乎正常逻辑的非理性色彩,它们

望、迷雾、地狱、天堂、永生、拯救等诸多困厄人类的

问题,而乌鸦一律以机械式的“永不复归”来应答。乌鸦其实只会说“永不复归”,然而每个“永不复归”这句话看似所言非所指,实则却句句言中要害,直逼人生真相,都能在主人公“我”悲伤的心里找到回

逐次出现,“我”面对这些诡异的意象,开始时惊奇声,给他带来最大的悲伤。诗作中乌鸦这种貌似无

且保持着理性,自言自语大声重复着“仅此而已,别知、实指真相的回答使用了文学中“反讽”这一修辞无其他”安慰自己,以此稀释周围的恐怖氛围和内手段。心恐惧。随着这些神秘意象依次出现,每一次均动“反讽”(irony)意为“详作无知者”,它的基本性摇着述者摇摇欲坠的理智,述者的反应从大声说质是对假象和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这矛盾无所

反讽者是假作无知,而口是心非,说的是假象,“不过有客来访,仅此而已”到“毛骨悚然”的恐惧,知:-96-

徐晓霞:张力效果下的人性悖论———爱伦·坡《乌鸦》细读

[5](P179)

意思暗指真相。文学作品中的反讽通过外在的“骗术”造成一种严肃与诙谐、坦诚与伪装相互交织的戏剧性效果。反讽还表明作者有一种超验的态度,它是把文学提高到哲学高度的标志,因为反讽是“认

赶不走的细节上,我们感到非理性压制了理性的象

征意义。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间的悖论和张力是坡所有作品关注的核心所在,“爱伦·坡作品都表明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类最致命的弱点就在于人

识到一个事实:世界在本质上是诡论式的,一种模棱类具有独特的思考力和内省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

[5](P183)

两可的态度才能抓住世界的矛盾整体性”。诗作在不断瓦解和摧毁着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和精神

[9]

中,乌鸦以反讽的回答相继粉碎了主人公一个又一状态,使人最终走向毁灭。”个希望、幻想,无论主人公怎样哀思难忘,已死的丽

诺尔再也不能回到他的身边,而所谓人世间的希[注释]

“坡产业”是指西方世界围绕着坡其人其作形成的庞大的望、拯救、天堂、地狱、忘忧,甚至人的存在本身都在①

既包括坡的作品、传记、研究文献、研究著作等文乌鸦“永不复归”的反讽回答中被彻底一一否定。乌文化产业,

文化活动、网络资源以及其还包括各种学术会议、鸦那看似毫无理性逻辑的回答像一道道魔咒,是对字产品,

他与坡有关的文化产品和商业行为,如影视,声像制品的出

毫无理性逻辑的世界最好的注解和具化,它消解着

人生的意义,世界的意义,也一点点摧毁了主人公

上转引朱振武,杨婷.当代美国爱伦坡研究新趋势[J].当代外

的理性王国,将他推向了绝望的深渊而不可自拔。国文学,

2006年4期。

在乌鸦与主人公一问一答中,主人公由开始的若无

冷静理智,到惊异于乌鸦无意间所指的真相,其事、[参考文献]到心里默默认同,再到希望破灭后的愤怒,直到最[1]王齐建.试论爱伦坡[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后主人公自己的灵魂融入黑暗无边的非理性的绝望阴影中而“永不复归”。诗作的绝望效果正是通过主人公的问与乌鸦反讽式的答,以及主人公在毫无希望的“永不复归”声中,逐渐丧失理智的过程中渲

[2]自曹曼.从效果说看爱伦坡作品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3]朱振武.爱伦坡的效果说论略[J].外国文学评论,2007(3).[4]爱伦坡.创作哲学[A].罗纳尔德.戈蒂斯曼.诺顿.美国文学选(第一卷)[M].伦敦:诺顿出版社,1979.科出版社,1986.

版与销售,旅游,餐饮甚至环保等行业的开发和宣传等。以

染出的。乌鸦的一声声直指真相的反讽回答,如同

—一种形式主义批评[M].北京:中国社[5]赵毅衡.新批评——

一声声丧钟,它一点点吞噬着主人公的理性,将主人公拉入黑暗无边的非理性的绝望里,因此,“鸦声象征着连绵无绝期的伤逝”。

《乌鸦》所渲染的悲伤、恐怖到绝望的效果,是通过主人公理性与非理性间的张力,以及主人公被非理性最终俘虏这一结果来获得的。由此,《乌鸦》

程继松译.新编存在主义词典[M].武汉:中国地[6]N.施曼编,质大学出版社,1992.

[7]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8]冯川,苏克译.容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9]杜玉林.浅论坡作品的恐怖描写及其创作目的[J].长春大

(1).呈现出一种无所不包的悲凉情绪,和一种人类无法学学报,2003与之抗衡的非理性力量,从诗作中那只狰狞丑陋、

不吉不祥的乌鸦跳到智慧女神帕那斯半身像,赶也

[审稿袁书会]

[校对夏阳]

-97-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小学英语单词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