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文学研究>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情节上的回忆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情节上的回忆

上传者:蒋翠云
|
上传时间:2015-05-04
|
次下载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情节上的回忆

第39卷第2期

2006年4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lofJiaJl弘iNomdUIlivers毋(SocialSciences)V01.39No.2Apr.2006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

肖莉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02)

摘要:散文化小说重视回味,重视情趣,重视氛围,重视对象世界的诗意观照,表现出诗意化的文本特征,

有着独特的审美意味。本文以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为个案,分析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化创造的表现形态。

关键词:散文化小说;诗意化;表现形态

中图分类号:1206.2;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2006)02.0065.05

onP(炝ticCr昀tiVi够0fProsaicNoVd

XMO“

(Sch砌ofChineseLmguage锄d“terature,Dali肌F0rei缈I舯guageI璐timte,Dalian116022,chim)

Ab!itl麓ct:P1:Dsaicnovelputsspecialernphasisonthe印preciation,taste,annosphereand

uniqueestheticpeIspectiVe.This

aitspoeticaima西nation.Itcaseischaracterizedbypoeticstylef沁map印er,诚tllstudy叫t}losenovelsofFeiMing,ShenCongwen,aIldwallgzengqi,西Vesdetaileda11alysis0n

theped'onIlanceofthepoeticcreativityofprosaicnovel.

Keywords:prDsaicnovel;poetic;perfbnnance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着重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人物的刻画、环境景物的设置描写、结构的形态、语言的运用及作品的主题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有小说的故事情节,但并不曲折,也并不为作者所看重,作者只是借助记忆深处遥远童年的画面,表现一种情调,一种意境,一种真情,散淡,飘逸,含蓄,表现出诗意化的文本特征。

小说的“诗化”倾向,始终是小说创作不可忽视的审美倾向。融诗意入小说,诗对小说呈一种内在的渗透和化入,使小说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这就是小说的诗化倾向。这类小说以近乎散文的形式和诗的语言,营造独特的小说审美空间。这是一种与正统的情节叙事小说不同的新艺术形式,既是对诗和小说陈规的反叛,同时又是诗与小说文体的融合。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诗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倾向,把小说引上了一条既源于传统又反叛传统,既深受西方影响又独具民族特色的道路。虽然它偏离现实主义文学主流,但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使小说获得了新的品格。本文以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为个案,分析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

诗意建构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对客观描写对象的一种心灵化的提升,是对生活中美的敏锐发现及心灵化的传达,是作家心灵波动与自然人生节律的协调统一所产生的律动的结晶。小说诗意建构首先表现为作家在创作中对诗意的追求,也就是说,只有作家心中存有诗意,才能在笔端形成诗意的弥漫。诚然,由于文学形态的不同,诗意建构的表现形态也有所不同,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有适应于自身特质的表现形态。

收稿日期:2006—03—04

作者简介:肖莉(1963一),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

万方数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一、回忆:诗意的生成

在西方美学史上,有许多美学家都探讨过创作中的回忆问题,柏拉图认为诗的任务不在描述由知觉所感受到的感性之物,而是在于揭示由回忆生成的理性本体。海德格尔则认为回忆是文学创作的源与根,“戏剧、音乐、舞蹈、诗歌,都出自于回忆女神的孕育——回忆回过头来回忆思已思过的东西”…(P1213)。海德格尔把“思”与“诗”联系起来,回忆就是告别尘世,回到敞开的广阔之域。叔本华把回忆看作是纯粹无意识状态中静观美之本体途径。“回忆到过去和遥远的情景,就好像是一个失去的乐园又在我们面前飘过似的。”【2J(P277)与此类似,尼采认为诗通过回忆唤回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生命激流。“激起对醉的全部微妙的回忆——有一种特别的记忆潜入这种状态,一个遥远的稍纵即逝的感觉世界回到这里来了。”L3J(p367)无论是叔本华还是尼采都强调认识的纯粹主体和对象完全合一时所产生的审美快感,当以纯客观的态度回忆往昔,过去的情景如乐园般充满美感。马尔库赛指出:“真正的乌托邦建立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之上。”:。1(P177)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更为重视回忆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他认为回忆是真正的仅有的美的源泉,“被现实的无可弥补的缺陷所阻滞的期待可以在过去的事件中得到实现。这时回忆的净化力量有可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弥补经验的缺憾”bo(P11)。回忆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在西方源远流长,不管是把回忆作为一种诗化力量——“回忆之诗”,抑或是作为一种理性观照视角——“回忆之思”,他们都把艺术的本性同“回忆”这种富有原始或深层意味的审美体验联系起来,使“回忆”成为一个本体意义上的诗学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散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沈从文认为:“创作不是描写‘眼见’的状态,是当前‘一切官能的感觉的回忆’。”_6』(P11)汪曾祺也曾指出:“我认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3(P46)废名在20年代就强调指出:“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反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梦。是梦,所以与当初的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艺术的成功也就在这里。”幅J40年代末,废名仍坚持这样的创作观。他认为“文学有两种技巧:一是写实的……另一种是回忆式的”L9J。废名把回忆作为他创作方法的一种,足见他对回忆本体论意义的肯定。三人不约而同地将小说的叙事归定为回忆,而且他们的小说文本与理论策略体现出一致性。

废名的黄梅文本反复吟诵家乡黄梅过去的人和事,充满了禅意的空灵,如诗如画,清纯宁静;沈从文的湘西文本执着地建筑着破损了的完美世界,无限感伤也无可奈何;汪曾祺的高邮文本则偏爱40年代故乡高邮的乡姑村妇锡匠挑夫,对那一切有着不可言说无法名状的温爱。

回忆使废名的小说充满了童心、童稚之美。《竹林的故事》、《桃园》中叙述的都是作家记忆深处的童年往事。《柚子》里曲折地表达了我对青梅竹马的女伴的怀念,把童年时代的“我”同表妹柚子的“亲密的”“小孩子的生活”写得童趣盎然、有声有色:

夏天的晚上,大家端竹榻坐在门口乘凉;倘若有月亮,孩子们便跑到村东的稻场,一一不知不觉地就分起男女的界限来了。女的在场的一角并排坐着,一会儿唱月亮歌;一会做望月的游戏;从伙伴中挑出两个来,一个站开几步,抬头望月亮,一个拿张瓦片,挨次触着坐着的手,再由那望月亮的猜那瓦片到底谁捏着,猜着了,归被猜的人出来望。否则仍然是她望。我们男孩站在场中间,最热闹的自然是我,我最欢喜的同他们比力气,结果却总是我睡在地下,我愤极了,听得那边低语:“看你的炎哥!”接着却是柚子的声音:“衣服弄坏了!衣服弄坏了!”

“唱月亮歌”、“做望月游戏”充满着童年稚趣,“那边低语”及“柚子的声音”使得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柚子对“我”的关切跃然纸上。在废名童稚之心的观照下,诗意化的展示了一个生命记忆的世界。

沈从文在回想中把自己童年记忆中的琐事,如逃学、游泳、打架等种种劣迹充分诗化,写得饶有趣味,而且用童心透视真善美的生命形式,写就了如《往事》、《夜渔》、《卒伍》、《瑞龙》等一些优秀的篇章。借助童年往事的叙写,沈从文表现出对寻常温馨的渴望。童心是一块尚未被世俗社会异化的净土,沈从文以此去寻求性灵与诗意的精神家园。同样,《船上岸上》也是借助于回忆追思过去曾经珍惜过的东西。不同的是,采用的是回叙型叙事,是作者对死去的好友的追忆。追怀是为了纪念。欧文指出:“通过回忆,我们向死去的人偿还我们的债务,这是现代的时代对过去时代的报偿,在回忆的行动里我们暗地里植下让人回忆的希望。”【mJ(P97)30年代以后沈从文用回忆之笔创造了一系列文化追寻小说,通过“回忆”带有氏族社会遗风的乡情民俗,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美部分以重构健全的现代民族新文化。

汪曾祺的回忆题材小说,用诗意与怀旧的目光搜寻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重构现代民族新文化。他40年代创作的小说《戴车匠》,即是对一个“最后的车匠”和他绝学的回忆。汪曾祺以诗情画意的笔调娓娓叙述戴车匠的生活环境(一个沉默小镇)和戴车匠的生活。他怀着“回眸”的叙述姿态深情地送走了一个时代,用“回忆之诗”来表现所谓“最后的绝学”。汪曾祺通过回忆中的沉思已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诗性观照和现代认同。《受戒》则采用儿童视角的叙述方式为我们描写了一

万方数据 

第2期肖莉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67片童趣盎然的天真世界。少年明海当了和尚,却又在此时与小英子相爱了,并且爱得那么自然、健康、美好、圣洁。小说为我们展露了少年们的生命本色,并且将之置于和谐、明澈的自然环境中,使自然与社会生命个体在真与美中交融。作品里的一些人物对读者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但是这部作品以表面上童年、少年的美好回忆的散淡构筑了内部质实的纹理。小英子家三面环河的小岛,是作品人物居住的地方,更是作家个人记忆的家园,而追忆的曼妙中却有着对纯真爱情的赞美。记忆如此鲜纯,打开来,年积月累的蓄水泛着清亮的光泽,不仅使这片土地漫布着润湿的水气,又有着世外桃源的韵致。而小英子、明海等就在“我”的情感追忆中生活在这个诗的世界里。

波德莱尔曾说:“真正的记忆只在于极敏锐而易受感动的想象中,因此,想象依靠每种感受能够展现过去的情景并将之表现为生活的奇观。”[¨](P123)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回忆情境是活跃的丰富的,但又是零乱无序模糊不确定的,而回忆使作者的审美能力得到了超强的发挥。对于作家来说,回忆就是把自己所体验过的东西呈现在作品中,使它在审美的意义之上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阈中。因而不论是废名、沈从文还是汪曾祺,当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入对往事的回忆时,他们也就是在审美意义上呈现了自己所体验的生活。在作品的回忆性叙事中,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人的生命深处,从而以艺术的审美去强调生命的庄严、美丽和永恒。在这些小说里,他们从自己丰富的记忆中选择其中体验最为深切,情感最为深挚的片断,通过想象的加工,同时也借助时间上的间离,对过往的情景进行了无意识的却又是精心备至的审美选择,使之成为自足的艺术境界。“他们追溯往事,以呢喃的诉说传达着他们对现实世界和记忆世界的感知,也正是在这样的追溯中,原来幽闭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回忆得以敞亮于读者的审美视阈之中,成为永恒的美,从而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小说审美中诗意的成因。”_121

二、精神:诗意的美质

追求诗的美质,追求诗意的生成,一直是散文化小说诗意化的重要内容。小说是一种与人类的精神苦难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真正的小说,从来都是对人类存在境域及其心灵伤痛的深切体恤与抚摸”113j(P173)。如果说回忆是小说诗意的成因,那么精神的关怀则是小说走向深刻同时也是走向诗意的美质的唯一途径。因为正是小说对人类的精神的深度关怀,才能使小说达到既让我们看清了脚下的泥泞,又领我们张望闪烁不定的星斗,并且唤起无尽的遐想和追问的诗性境界。就散文化小说来说,诗意的呈现也体现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对人性美的挖掘,对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于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生存境界的追求。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特征,除了外在形态外,更具有内在深层结构的诗的内核。这里的诗已不只是狭义的作为文学体裁的诗,同时指作为理想的生存境界的哲学意义上的诗。

“对象世界本身无所谓是不是具有诗意,诗意永远来自于它的观照者和解释者。在小说中则来自于小说家拟设的叙事者,以及叙事者的叙述方式和建构。”_14J(P79)因为无论小说的叙述者、叙述结构、叙事方式和建构,还是小说家用以观照世界与呈现世界的言说方式,都是小说家意念的呈现,所以,小说的诗性品质的最终根源仍是作家观照与把握世界的根本方式,其本质就是作家诗意观念的审美显现,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诗的美质便是沈从文诗意观念的审美显现。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荷尔德林语),这才是理想的人生状态。“要建立这种理想的诗一般的生活,只有从精神上努力,要靠情感、想象、幻想和爱。”115J(P31)“情感本身才是人们全部生存赖以建立的基础,人必须通过活生生的个体的灵性去感受世界,而不是通过理性逻辑去分析认知世界,诗与情感结为姐妹,诗是人心灵所具有的行为方式。”[15](P124)我们说这种心灵具有的行为方式,就是一种诗化意识,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方式即以情感的眼光观照人生,以审美的态度感受世界的方式。沈从文这位散文化小说大师曾有过这样一番话:“重新给‘人’好好作一度诠释,超越世俗爱憎哀乐的方式,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或意识边际,发现‘人’,说明‘爱’与‘死’可能具有若干的新形式。”_16J(P210)这种新形式绝不是“社会”制定的那些东西,尤其不是“什么思想家为扭曲蠹蚀人性而定下的乡愿蠢事”。沈从文说他这“乡下人”有他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与“普通的社会总是不和”,他“讨厌一般标准”。他有他自己的原则:“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的情操。”116j(P210)基于此,沈从文小说中,自然、生命、人与人的关系以至于平凡的社会生活图景都变得诗味绵长。

废名从平凡生活中提炼诗意美,从普通的乡村男女身上发现人性美,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蒸馏诗意,在家乡风俗画的描写中开拓诗意。他用诗人独到的眼光和敏感的心灵,在二三十年代的农村中努力寻觅、捕捉古朴田园的遗风,描写哀而不伤的故事,塑造安于自然、达观超脱的人物。写的是极为平常的人,说的也是极为平常的事: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劳作娱乐。纯真的青梅竹马之谊藏着无穷无尽的甘甜(《柚子》);恬静的菱荡中荡漾着淳朴的民风(《菱荡》);毛儿一家其乐融融、让人羡慕的家庭气氛(《毛儿的爸爸》);父女、母女相依为命、令人感动的深情(《桃园》、《竹林的故事》);小林与琴

万方数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子、细竹三人的平静相处的情怀……这种被净化了的故事无一例外地寄托了废名以诗人的眼光去追求理想生活、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我们在阅读废名小说的同时,可以通过他发掘的小说人物的情感美、道德美,看到他自己对人性美的追求。而这种人性美,也都是以淳朴、自然为特征的。如《浣衣母》中善良热情的李妈,《竹林的故事》里美丽淑静的三姑娘,《菱荡》中勤劳和善的陈聋子,《桥》中温柔贤惠的史琴子、颖慧天真的表妹细竹等。他们都是宗法制农村里带有几分古民风采的人物,或温饱自乐,或爱己及人,或安贫乐道,或勤俭度日,心境超脱和谐,是未被恶浊的社会所异化、与大自然融洽无间的人物。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难得的淳朴、宁静的人性美,清晰地呼吸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浸润着古风美感,淳朴、自然、不沾染任何商品经济都市文明的明快气息。古风美和自然美相映成趣。而《竹林的故事》中,作者在“出城一条河,过河向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的近似仙境的背景下,描写了一个闲雅天真的乡村少女三姑娘的形象。她身上总是焕发着少女特有的生命的活力,这是作者刻意挖掘出的中华儿女善良天性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宝贵美质。

沈从文则一直用诗情的画笔描摹故园乡民的灵魂。沈从文热爱家乡的青山碧水,更热爱淳朴善良充满活力但又带有“野性”的家乡人。纯朴单纯的人际关系,恬淡悠然的人生态度,清新晶莹的人的灵魂,是《边城》给人们提供的人性理想。《边城》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潺潺小溪从依山傍水的边城“茶峒”附近缓缓流过,在小溪边白色的小塔下,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过着勤劳安闲的日子。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都爱上美丽的翠翠,经过“公平竞争”,哥哥天保主动退出,乘船离家,不幸淹死。傩送深爱着翠翠,又无法忘掉哥哥,在矛盾的心情中惆怅地离开了茶峒。翠翠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痴痴等着“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傩送。这是一曲纯洁的爱情颂歌。小说中的杨马兵古道热肠,顺顺乐于济人之困,老船工拒收乘船人的“小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勤劳朴实的老船工,慷慨豪爽的顺顺,美丽善良的翠翠,豪侠重义的天保、傩送,无一不是美和善的化身,他们身上具有作家向往的“人性”美,渗透着作者特有的审美理想。

在汪曾祺看来,散文化小说就是抒情诗,他多次自称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特别欣赏恩师沈从文对于所描述的平民所怀有的“温爱”之情,这份温爱也弥漫于汪曾祺自己的笔底。在《大淖记事》中,他写巧云为救十一子灌他喝尿碱汤,写着写着加了一句:“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看似极平淡的一句,有着撼人心魄的美。汪曾祺后来回忆说:“写到这一句时,我流了泪。”但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美是“阴柔之美”,它没有重大的题材,没有剧烈的冲突,却有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在汪曾琪的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谦和互爱,人与物之间亲切共适,风俗的描写之中也渗透着作者传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理想。在作者笔下,人们重义轻利。乡医王淡人好义,在齐胸的洪水中来往奔波治病救人,他给穷人看病不收诊费还白送药钱(《钓鱼的医生》);水手陈泥鳅水中救活人不计报酬,冒险捞死人却将钱周济孤寡老人(《陈泥鳅》)。《岁寒三友》中的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三个人的名声倒都是好的。他们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对人从不尖酸刻薄,对地方公益从不袖手旁观。《茶干》中的连老板待人热情诚恳,没有惯常生意人的精明狡猾、唯利是图,他做生意靠的是勤快和实诚。在汪曾祺笔下,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质朴真挚的爱。搬运工王大力为公捐躯后,他的同伴共同养活他的家属,“他们按月凑齐了钱,给他的老伴送去”(《王大力》)。教书匠高北溟虽性格孤僻,但节衣缩食为恩师刻印诗文集,甚至不惜荒废了女儿的学业(《徙》)。《鉴赏家》中画家季甸民与果贩叶三生死不渝,建立了伯牙子期式友情。

歌颂健康自由的生命活力,追求美好的人性,这也是作者创作思想中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审美追求。谈到自己最负盛名的作品《受戒》,汪曾祺说:“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u7j(Plcr7)在《受戒》里,僧俗的界限荡然无存,甚至显出种种怪异:和尚住庵,买田娶妻,不做功课,倒有滋有味地过着世俗众生的日子,挑水喂猪,甚至放债收租,相好私奔,赌钱杀生。“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做和尚只不过是另一种营生而已。而且这种营生既摆脱了世俗职业的艰辛羁绊,又具有世俗生活的欢愉自由,这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审美态度。此中的人向生活敞开生命,让生命活力得到完全释放。卑贱中活得刚强,清贫中活得自在。其中浸润着作家对人生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是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追求,又暗含对传统的真善美的直接单纯的肯定。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小英子和明子的少年情怀才得到了淋漓的挥洒,人性的光辉闪耀无遗,天地之间,人如玉树临风般清新挺立起来。这在通常的意义上是非常荒诞的。中国的和尚与爱情是不相容的,而作者却以诗情画意的笔触着力描绘出宗教的世俗化的一面,传达出他的审美观念:凡是符合人性的、自然的,就是美的。汪曾祺所追求的人性的、自然的美,实际上在于通过展现人性的美,表达一种深刻的存在意识:人作为一个诗意地存在的人,一个有自然生命力的自由人,应该把一切恢复到他们原有的状态。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所要表达并极力推崇和赞美的正是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或者叫做生命存在。

如果说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在于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怀疑、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上,那么这些小说的巨大价值就在于作家对人类精神的智性关怀。他们传达出了人的生命在特定历史场景中的成长景观,从而给万方数据 

第2期肖莉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

判断和思考。”(183(P158)三位作家在小说中对重返乌托邦的努力,对追寻美好理想的诗意表达,不是试图重构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难忘的记忆,而是想通过这种记忆,表现我们的心灵际遇。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存的焦虑,是作家对我们现实生活处境的深刻洞察,是对生命的诗性观照。正如劳伦斯所说的,小说是生命的一本光辉的书籍,除了生命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在上述这些小说中,我们读到的正是作者对生命的表达,是跃动不已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什么召唤思[A].海德格尔选集[z].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c].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4]马尔库赛.审美之维[A].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5]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沈从文.秋之沦落序[A].沈从文文集[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7]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A].汪曾祺全集:第3卷[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废名.说梦[J].语丝,(133)。(1927.5.28.)

[9]废名.今日文学的方向[N].天津大公报副刊“星期六文艺”,1948—11—04.

[10]斯蒂芬?欧文.追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1]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2]王晓梦.诗意的飞翔——论九十年代末以来小说审美的诗性回归[J].社会科学家,2005,(5)

[13]洪治纲.审美的哗变[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4]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阈[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15]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A].沈从文选集:第5卷[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沈从文.烛虚[A].沈从文别集:七色魇[z].长沙:岳麓书社,1992.

[17]汪曾祺.年关六赋序[A].汪曾祺全集:第5卷[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2.

(责任编辑:言之)

万 方数据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8北京公务员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10)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九)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练习题答案(11)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六)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3)
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11日上午)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五)
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3)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8)
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1)
2018北京公务员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11)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7日下午)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十(多选题)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八)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1
北京公务员省考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1)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8日上午)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七)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十三(多选题)
2018北京公务员面试题库: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12)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7日上午)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十四(多选题)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9日下午)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一)
2018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3月11日下午)
2019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每周一练:我们都欠中国医生一个道歉
201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常识判断(二)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