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

上传者:廖振松
|
上传时间:2016-08-12
|
次下载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

1.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中英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法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法《黄埔条约》;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美《望厦条约》。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原因在于:第一,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变成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三,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动,其中新产生的阶级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4.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5.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台湾人民与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义和团;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

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7. 民族意识的觉醒

l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著有《四洲志》;

l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

和科学技术。

l 林则徐、魏源的共同点——都是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l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其共同点有: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l 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以下四点内容: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

8.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l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但是绝对平均的思想不切实际。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l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

l 历史意义——第一,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l 失败原因——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内部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l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9. 洋务运动

l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l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l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l 主张/口号——自强、求富

l 兴办的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l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有——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局

l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企业有——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l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l 失败原因——指导思想的封建性,对外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

l 历史作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人们打开了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10.戊戌维新运动

l 戊戌维新运动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l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l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宣传维新的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l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l 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l 历史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时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l 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l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独

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l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l 清末新政的破产,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并没有能够挽

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l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l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l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是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l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最早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邹容)

l 19058月,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

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以《民报》作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3.三民主义学说

l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该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l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

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l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修派的兴民权相比,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上,前者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l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内容是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

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l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历史上成为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族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民主义中不涉及反帝内容,是在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加入了反帝思想)

14.辛亥革命的成功

l 同盟会成立后发的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苹浏醴起义

l 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党——同盟会,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三民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l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力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5.辛亥革命的失败

l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举动——炮制《大总统选举法》,下令解散国民党,撕毁《临时约法》并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得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

l 20世纪两次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张勋复辟帝制(12天),其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l 资产阶级革命派挽救共和制度的努力——二次革命、组织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的共同点: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都未取得成功,前者是国民党领导的,后者不是;孙中山倡导护法运动的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l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主观原因是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表现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l 启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l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6.新文化运动

l 背景——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l 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l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l 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

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l 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后的发展——赋予科学和民主以新的含义(民主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17.五四运动

l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l 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l 五四运动参与者、主力和运动中心的变化——1919.6.5起,五四运动突破学生、知

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运动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l 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合约的签字仪式。

l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18.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l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国际指导: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l 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l 中共二大的内容——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提出联合一切革命党派、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l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l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

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力量、崭新的奋斗目标,但是仍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19.国民大革命

l 1925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l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l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了剧烈的分化;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近反革命营垒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讲,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红四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的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判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l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l 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20.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l 1927年八七会议的内容——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

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

治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思想。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l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19277月大三件大事:南昌起义、秋收农民起义、召集中央会议

l 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秋收起义:毛泽东,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广州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l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相关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该理论提出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l 四个土地法大纲——井冈山土地法: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兴国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和通过的,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l 三次左倾错误——原因: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倾情绪始终没有得

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及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总而言之,就是(主要原因)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l 遵义会议——内容:集中肯定了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意义: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l 长征的胜利——1935.10陕北吴起镇会师,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1936.10在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l 瓦窑堡会议——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和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了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l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标志: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l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战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23.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l 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l 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政权上采取的重要措

施)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思想文化上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l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姐姐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24.抗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意义

l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

l 193810月以前的国民政府抗战——虽然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不断丧失失地,但

是其态度是积极的,它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过程,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梦,其努力奋战保住了西部大片国土。1938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l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同爱好和平主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密不可分。

l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供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l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近百年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25.人民解放战争

l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蒋集团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国共两党的矛盾,而国共两党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矛盾。

l 1945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10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946110日,双方下达停战令。

l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与19476月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豫西。

l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19465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

的指示》,即五四指示;1947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l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l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l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

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党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l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不容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不容许。

27.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l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l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l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l 先搞工业化建设改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l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

会主义改造并举(一化三改)。

l 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要完成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军事上继续追缴国民党的军事力量,1950年基本实现中国大陆的统一;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制度;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中国大陆的反动势力。

l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1)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与共产党以往的土地政策有明显的不同,土地革命时期是限制富农,解放战争时期是打击富农,新中国成立后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3) 性质: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 意义:我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了;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2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l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l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 农业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4)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l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合作化

1) 党和政府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2)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办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第二步,办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办具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创造了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3) 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自愿地组织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4) 毛泽东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l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基本经验——1956年国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的政策

是和平赎买

1)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9.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l 1956——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l 1956——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规定了党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l 1955—1956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特征是正确与失误、成就

与挫折错综复杂

l 1957年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目的是使全党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l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此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大跃

规定进入全面调整;其提出的目的是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l 七千人大会——对于纠正的错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具有重要作用

l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倾错

l 1962——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l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有——

1)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任务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3)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六又的政治局面;

4) 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6)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l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以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讨论明确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继而影响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l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l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

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l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l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l 四个经济特区——19805月,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l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1979320日,邓小平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1.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l “不全面的小康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发展性消费还没

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l 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l 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l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l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l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了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l 中共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l 中共十七大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9.22
2018宁夏区考申论每周一练:铁腕治污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9.28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10.09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09.29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9.21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练习题09.26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9.21
2018宁夏区考申论每周一练:如何看待各种“称号”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9.21
2018宁夏区考申论每周一练答案:如何看待各种“称号”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9.19
2018宁夏区考面试模拟题:环境保护与GDP的爱恨情仇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10.12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10.10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10.9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9.25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9.20
2018宁夏区考申论案例分析模拟题:概括医改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福利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10.12
2018宁夏区考申论案例分析模拟题:谈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财商
2018宁夏区考申论案例分析模拟题:“最破办公楼”里出了贪腐者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9.22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答案09.21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9.29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9.27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练习题答案09.26
2018宁夏区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09.22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9.26
2018宁夏区考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9.28

网友关注视频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