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高考> 高职单招语文试题考点:文中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概括

高职单招语文试题考点:文中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概括

上传者:束洪春
|
上传时间:2016-09-12
|
次下载

高职单招语文试题考点:文中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概括

1:下列对《琵琶行(并序)》选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开头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选择秋风中的枫叶和荻花为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B、三四两句以凄凉景写寂寞情,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C、五六两句中提到江月,这是全诗第一次提到,进一步渲染了沉郁感伤的心情。
D、末两句琵琶弹奏的声音使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正面衬托了音乐的美妙动人。

2:下面对《陈情表》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作为一个亡国贱俘,向新朝皇帝坚辞官位,如果措辞不当,很可能招祸。有鉴于此,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不矜名节等语。
B、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李密辞不赴命的理由在曲折推进
中得到清楚的表达,陈述委婉,衷曲令人同情,章法摇曳多姿。文贵曲折斡旋,是根
据说服的对象和要表达的内容需要而定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
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因而对本文的评价不宜过高。
C、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向骈体文过渡的趋势。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
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像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都是整齐的句式,中间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
D、第二段中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3: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一文中,连续三次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每一次感叹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抒情、议论、描写的交替,奠定全诗的咏叹基调。
B千古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联中的怨恨为全诗的主旨,以撩人的琵琶怨曲,烘托了昭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同情。这怨曲中有昭君之怨,更有作者之怨。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D、《锦瑟》一诗,紧扣思华年展开。诗中回忆了昔日与妻子王氏双栖双飞如庄周化蝶般的美好生活,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天下不在乎国家大小,只要国君能够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归顺他。
B、施行仁政要有保民意识,推行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等养民政策,让老百姓温饱无忧
C、教化百姓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悌忠信等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立足的根本。
D、孟子认为老百姓只要能有时间深耕细作,一家人温饱无忧,就会心向国君,哪怕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的。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天下云集响应,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2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7: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下列人物形象的特点。
        的项羽          的刘邦
        的范增        的张良
        的项庄      的樊哙
      的项伯        的曹无伤
老谋深算 能屈能伸 刚愎自用 有勇无谋 足智多谋 罪有应得 临危不惧 敌我不分

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彦超,大名临清人,性温和恭谨,能礼下士。
周祖平内难后,北征契丹,以彦超为行营马步左厢都排阵使,从周祖入汴。会军变,周祖革命,即命彦超权知徐州节度。未行,湘阴公旧校巩廷美据州叛,真拜彦超武宁宰节度,命讨之。彦超督战舰破其水寨,乘胜拔之。又与枢密使王峻拒刘崇于晋州,彦超以骑兵进,崇遁去,授建雄军节度。复以所部追贼至霍邑,贼步骑堕崖谷,死者甚众。
显德初,刘崇南寇,命彦超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从战高平。彦超自阴地关与符彦卿会兵围汾州,诸将请急攻,彦超曰:城已危矣,旦暮将降,我士卒精锐,傥驱以先登,必死伤者众,少待之。翌日,州将董希颜果降。遂引兵趣石州,彦超亲鼓士乘城,躬冒矢石,数日之下,擒其守将安彦进,献行在。师还,诏率所部浚胡芦河,城李晏口。工未毕,辽人万余骑来侵,彦超击败之,杀伤甚众。
宰相李谷征淮南,以彦超为前军行营部署,败淮南军二千于寿州城下。吴兵水陆来援,谷退保正阳,吴人蹑其后。会李重进兵至,合势急击,大败吴人三万余众,追北二十余里。
宋初,加兼中书令。太祖与彦超有旧,因幸作坊,召从臣宴射。酒酣,谓彦超曰: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彦超降阶顿首曰: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帝大笑。彦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谕,令赴朝谒。
太平兴国六年,封分邻国公。七年,彦超语人曰:人臣七十致仕,古之制也。我年六十九,当自知止。明年,表求致仕,加太子太师,给金吾上将军禄。彦超既得请,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三。
开宝初,彦超自凤翔来朝,与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俱侍曲宴。太祖从容谓日:卿等皆国家旧臣,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彦超知旨,即前奏日:臣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行德等竞自陈夙昔战功及履历艰苦,帝曰:此异代事,何足论? ”翌日,皆罢行德等节镇,时议以此许彦超。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A、即命彦超权知徐州节度                        权:暂时代理官职   
B、追北二十余里                                北:败军
C、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                          斥:斥责   
D、时议以此许彦超                              许:称许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彦超识时务的一组是( )    (    )
乘胜拔之                傥驱以先登,必死伤者众,少待之    
奉表待罪                人臣七十致仕,古之制也  
表求致仕                居处服用,咸遵俭约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彦超南征北战,作战善于谋略,机智勇敢,立下了许多功劳,深得君王的信赖重用。但他一点也没有居功自傲。
B、王彦超在进攻汾州、石州时,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部署。既攻克了城池,又保护了士兵,充分显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C、王彦超面对太祖的问题,巧妙应对,既使太祖感到高兴,又让自己摆脱了窘境。第二天还上表请求太祖处治自己失言的罪过,讨取君王的欢心。
D、当太祖想释兵权的时候,王彦超心领神会,请求告老还乡。七十岁时又明哲保身,上表朝廷请求退休,过起节俭的生活。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遂引兵趣石州,彦超亲鼓士乘城,躬冒矢石,数日下之。
译文:                                                                
2)太祖与彦超有旧,因幸作坊,召从臣宴射。
译文:                                                                
3)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国,臣之愿也。
译文: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令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节选自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6分)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廉耻(节选)
明顾炎武
 1)《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②③,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已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日: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吾观三代国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日: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注】《五代史》:即《新五代史》,欧阳修编撰。
维:喻指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撰。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捐廉耻(   )(2)自致卿相(   
【小题2】下列对第(2)段异哉,此人之教子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小题3】概述第(1)段中,作者认为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的原因。(2分)
【小题4】第(2)段中作者说的独醒之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独醒?(2分)
【小题5】细读全文,简析作者的论证思路。(4分)

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丢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注: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左冯(pínɡ)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小题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
课耕桑 明禁令 兴陂(堨) 树榆果 重丢子之法 制移居之法【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2
(9分,每小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祖父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既至与语,甚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有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者,镇恶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嶮,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关,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倏忽间,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遗类矣。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
镇恶率军出北地,为沈田子所杀,事在《序传》。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列传第五》,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然,则无遗类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或荐镇恶于高祖
不能容于远
D、镇恶令且斗且共语
彼且恶乎待哉
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作战勇敢的一组是
A行令闭诸城门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
B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C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D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亲到弘农督上民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伐时由于孤军深入,军中一度缺粮,王镇恶亲自征集军粮,百姓争先恐后地送来了粮食;攻下长安后,王镇恶宣扬国家恩泽,安抚归降的人,号令严明,百姓安居乐业。
B、王镇恶在五月五日这天出生,犯了忌讳,家人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把他留了下来;他熟读兵书,喜欢议论军国大事,武艺出众,做事果断,是难得的将才。
C、在西征刘毅的战役中,王镇恶率百艘战船溯江而上袭击敌城,他顺势采用疑兵之计麻痹敌人,采用攻心之术瓦解敌军,在战斗中他身中五箭,勇猛顽强,最后使刘毅败亡。
D、在北伐姚泓的战役中,王镇恶担任先锋,发誓不达目的决不渡江而还;他采用破釜沉舟之计激励将士,而且身先士卒,最后攻陷了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投降。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5)
译文:
(2)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5)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4分)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于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3分)
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2分)

14: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计21分)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秫谷,可酿酒。
【小题1】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    (    )【小题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3)   (    )
以为三径资可乎   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宋元嘉中卒【小题3】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3分)()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征著作郎,不就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题5】翻译下面句子(9分)
1)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1D


试题分析:正面衬托了音乐的美妙动人错,应是从侧面暗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B

此题检测对文言文理解和鉴赏的能力。尽心奉养父母、祖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非封建道德。


3D

庄周化蝶般的美好生活


4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5D

(不全面,温饱无忧又受过教化才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
【参考译文】
孟子回答说: “有纵横百里的土地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王如果向老百姓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及早除草。年轻人在闲暇时修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便侍奉父兄,在外便侍奉上级,这样,就算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和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了。别的国家妨碍老百姓适时生产,使他们不能靠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儿离散。它们使老百姓陷于深渊之中,王去讨伐它们,谁能抵抗您?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的。王请不要怀疑!”
2)(3分)追求理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身陷困境时,有德行的人坚信自己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执着地坚持着,决不半途而废。(意思对即可)   


6、(1)赢粮而景从(2)茕茕孑立(3)扪参历井仰胁息(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5)几处早莺争暖树(6)惊涛拍岸 7)其孰能讥之乎(8)舞榭歌台


7刚愎自用 能屈能伸 老谋深算 足智多谋 有勇无谋 临危不惧 敌我不分 罪有应得


8
1C
3C
2B


1(斥:驱逐)
2(①②表现王彦超作战有谋略,讲的古制,不是王彦超的举动)
3(上表请求太祖处治的是自己当年没有挽留太祖的罪过,而非失言)
4。(1(王彦超)于是领兵奔赴石州,他亲自击鼓催促士卒登城,亲自冒着箭石(指挥作战),几天后攻克了石州。(“”“”“12)宋太祖与王彦超有老交情,就来到作坊,召随从大臣宴会习射。(“”“”“1) 3()如今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衰朽”“乞骸骨1分,判断句式1)
【参考译文】
王彦超,是大名临清人。,性情温和,恭敬谨慎,能够礼贤下士。
周祖平定内部蔽乱后,北上征讨契丹,任用王彦超为行营马步左厢都排阵使,随从周祖进入汴州。正逢兵变,周祖成为皇帝。就任命王彦超暂任徐州节度使。还没有出行,湘阴公旧校巩廷美占据本州叛乱,朝廷正式任命王彦超为武宁军节度使,命令他去讨伐。王彦超率领战舰攻破他们的水寨,乘胜攻克。王彦超又同枢密使王峻在晋州抵御刘崇,王彦超带领骑兵进发。,刘崇逃跑,王彦超被授予官职任建雄军节度使。又带领所辖军队追击敌兵到霍邑,敌军的步兵骑兵坠落山崖,死的很多。
显德初年,刘崇南侵,朝廷命令王彦超带兵夺取晋州地区向奢截击敌军,随从在高平作战。王彦超从阴地关和符彦卿会舍亮办包围汾州将领们请求立即攻击敌军,王彦超说:城池已经危险了,早晚要投降,我方士兵精锐,如果进兵先登,必定会死伤很多人,稍稍等待一下。第二天,州将董希颜果然投降。王彦超于是领兵奔赴石州,他亲自击鼓催促士卒登城,亲身冒着箭石,几天后攻克石州,擒获了守将安彦进,送到皇帝所在地。班师回朝,朝廷下令所辖军队疏浚胡芦河,筑城李晏口。工程还没有完工,辽一万多骑兵来侵犯,王彦超打败了辽兵,杀伤了很多敌兵。
宰相李谷征讨淮南,把王彦超封为前军行营副部署,在寿州城下打败淮南军二千人。吴兵从水陆两路前采支援,李谷退守正阳,吴兵紧追其后,正逢李重进军队赶来,王彦超与他合力急速攻击,大败吴兵三万多人,追击败军二十多里。
宋代初年,加官兼中书令。宋太祖与王彦超有老交情,就来到作坊,召随从大臣宴会习射。酒喝得畅快时,太祖对王彦超说:从前依在复州时,我前来依附你,你为什么不收留我? ”王彦超走下台阶叩头说:一勺水怎么能让神龙栖息呢?当时陛下没有滞留在小州,大概是天意吧。太祖大笑。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宦官安慰解释,让他来朝廷拜见。
太平兴国六年,王彦超被封为邻国公。七年,王彦超对别人说:大臣到七十岁退休,是古代的制度。我现年六十九,应当有自知之明,第二年,王彦超上表请求退休,朝廷追加其太子太师,给予金吾上将军的俸禄。王彦超退休后,全部斥退仆人侍妾中吃闲饭的人,居住穿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雍熙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
开宝初年,王彦超从风翔来京城朝拜,与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一起陪侍宫中的宴会。太祖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旧臣,长期治理重镇,事务纷扰繁忙,不是我用来优待贤士的心意。
王彦超知道太祖的心意,立即上前奏道:臣没有功劳,长期冒领荣耀恩宠,如今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武行德等人竟然自述往El的战功以及经历的辛苦,皇帝说:这些是别的朝代的事了,怎么值得谈论? ”第二天,全都罢免了武行德等人的节度使职务。当时的舆论因此赞许王彦超。


9、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B
【小题】B
【小题】B
【小题】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对文言实词,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B项的不是抄写,应为学习,注意该字的语境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老师讲章句,学生学习文字)。B
【小题】 B项的都做连词,都译作A项上句为副词,译作,下句的为连词,译为竟然C项上句的为介词,译作,下句的为连词,译作于是”“D项上句的为连词,表目的,译作,下句的为介词,译作B
【小题】本题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物,综合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要注意每个选项的内容与原文论述的意思是否一致。B项错在倒因为果,原文说的是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盖庙之作出于学废,意思是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而真正的学校被废的原因是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B项的信息区在原文第2段,A项的信息区在第1段,C项的信息区在第3段,D项的信息区在第4段。
B
【小题】翻译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对译,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落实以下重点词语的意义,所以……者:用来……的人;大抵:大概;复:再。第(2)题要注意对宾语前置句不吾继的准确翻译,还要注意落实以下重点词语的意义,幸:庆幸;来者:后来的人;本:推究……的本意。
参考译文
天下不能一天没有政治教化,因此天下不能一天没有学校。远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序、国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没有不是用来治国安邦之道理,他们的行为习惯必然符合仁义,所学本领都能根据他们的潜能。一旦成为各级官吏的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品行都已经过鉴定,这些士子中的备选人员,他们的业务能力平素都已经过实践锻炼,无须从头学起就能胜任。
后世再无井田之法,于是很多学校遭到废弃。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那些所谓的学者,或群居,或族居,作为老师也只讲讲章句,学生也只学学文字而已。因为学校废弃已久,那些学者干脆变学校为孔庙,纷纷祭祀孔子于天下,大概孔庙之兴盛,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这是近世之法造成的。
当今天子即位若干年,比较重视整治法度,改变近来的弊端。在这时,学校又稍稍兴盛起来,可还是有规定:凡县里学生满200人,才可以建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子们仍旧不能有学校,只有孔庙和原来一样,而孔庙也已年久失修。前些年,县令刘君向州里打报告,让民众出钱修孔庙,还没动工他就走了。后来林肇任县令,他说:我没见过古人如何办学,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虽然这样,我的百姓在这里不能没有教化。随即用那笔钱修孔庙,整治孔庙的四周,在庙四周建学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当他们的老师,这样就把学校给办起来了。
林肇当然是一个贤县令,而慈溪是一个小县,没有珍奇物产招徕各地游民商贩。有田有桑,可以自足,而且没有水灾旱灾的担忧。没有游民商贩,所以当地风俗质朴纯正;能够自足,所以当地人民遵纪守法容易治理。我所见过的慈溪士子,也多美茂之材,容易培养。至于杜醇,更是越中隐士,他的品行学识最适合当老师。如今慈溪小县,既有一个贤县令,又有一个适宜当老师的人做他们的老师,虽然限于法度,不能完全复古,但我相信这里的化民成俗事业会做得很好,良好的社会风气将会形成。
教化可以美风俗,这是自然的,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功德圆满。如今的官吏有任期限制,难以长期坚持。我虽为教化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兴学行教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10
【小题1】(1)舍弃,抛弃(2)达到,求得
【小题2B
【小题3】人不廉洁,违背礼、触犯义,其根本原因都是不耻造成的。
【小题4】颜之推(1分)因为颜之推不得已而做官于乱世,但他仍然不媚俗,有骨气。
【小题5】本文从欧阳修论冯道的引文开始,特别强调突出了廉耻。在明确了自己论述的观点以后,他连续引述孔子和孟子的话,并以此为例得出了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观点。在第二段中,通过饱经忧患、颠沛流离的颜之推来证明能够于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知廉耻,守节操的士大夫还是大有人在。颜之推这个事例,既是对作者观点的一个有力例证,充分体现了文章论证过程逻辑的严密性。


【小题12
【小题22
【小题32
【小题41
【小题5】每点1分,语言1分。


11
【小题】B
【小题】A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重:加重。
【小题】A.①②乃,副词,"于是"B.之,代词,指郑浑的事迹;之,助词,""C.于,介词,""于,介词,""D.是,代词,""是,形容词,"正确"
【小题】清素:清廉朴素。
【小题】转运的军粮最多是郑浑在京兆尹任上的事,不是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的事。
【小题】①⑤为郑浑在下蔡长、邵陵令任上的政绩,不是在太守任上的事。
参考译文: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他的高祖父郑众,郑众的父亲郑兴,都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当时华歆为豫章太守,郑浑于是渡江投奔华歆。太祖(曹操)听说他忠厚德行,封他为掾令,不久又升为下蔡长、邵陵令。当时国家不安定,老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生的子女也无法养活,于是都不生养。郑浑在自己的辖地收缴百姓的渔猎工具,督促他们致力农桑生产,又开辟稻田,加重不生养子女的处罚。百姓起初害怕犯罪,后来逐渐生活丰足,于是生养子女,所生育的子女取名多以郑为字。不久郑浑升为丞相掾属,接着升为左冯翊。
太祖(曹操)征讨汉中,任命郑浑为京兆尹。郑浑看到百姓新从各地迁来,于是制定移居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家庭为伍,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让百姓勤于耕种,明晓禁令,同时处罚奸人,因此百姓安心农业,盗贼也不再出现。等到征讨大军进入汉中,他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他又派遣百姓到汉中耕种,没有一个逃亡的。太祖更加嘉奖他,又升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他提升侍御史,加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太守,辖地处于低洼,潮湿,常有水灾,百姓生活困顿。郑浑在萧县开塘筑坝,围建稻田,郡人都认为不便利。郑浑说:这里地势低湿,积水不流,适宜灌溉,最终能长久收到鱼稻之利,这是使百姓富足的最根本方法。于是亲自率领官吏和百姓,兴田开塘建筑坝,一个冬天就好了。结果连年大丰收,田亩粮食产量年年递增,赋税收入比常年翻倍,百姓得到了他带来的好处,刻碑颂扬他,号曰郑陂。不久他调任山阳、魏郡太守,其管理和做法与前面一样。又因为辖地百姓,以缺乏树木为苦,于是督促他们种植榆树作外围,内围种植各种果树,榆树长成了行列,果树也获得丰收。进入魏郡地界,村落整齐划一,百姓财用丰足,生活富饶,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
郑浑清廉朴素为官,妻子儿女却遭饥寒。他去世后,明帝任命他的儿子郑崇为郎中。


12
8B
9C
10B
1111(1)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族啊!
(2)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什么功劳啊!


8B两个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A组两个都用作连词,前一个表示假设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后一个表示转折联系,译为C组两个都是介词,前一个表对象,相当于,后一个表被动,相当于D组前一个且是连词,相当于一边……一边……”;后一个是副词,相当于
9C“且斗且共语是为了瓦解敌军斗志,能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说明冲锋在前,能别表明王镇恶作战勇敢A不是王镇恶的行为。B让他参与军事、加封为将军时他还不曾作战,所以不能表明他作战勇敢D与作战无关。
10B“武艺出众错。王镇恶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就是说骑马不是他的特长,弯弓射箭也很差劲。
11(1)非;不是;常儿:一般的孩子;昔:当初;相齐:做齐国的国相;兴吾门:使我们家族振兴。5处,每处1)
(2)再拜:拜了两拜:谢:感谢;此明公之威: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判断句;诸将之力:诸位将士的努力;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宾语前置。5处,每句1)
附文言参考译文:
王镇恶,北海郡剧县人。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出生,家里人因为传统禁忌有这一天生的男孩妨害父亲,女孩妨害母亲的说法,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见到他觉得与众不同,说: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族啊!因此给他取名叫镇恶。广泛阅读各家兵书,议论军国大事,骑马不是他的特长,弯弓射箭也很差劲,但意气纵横,谋略出众,做事果敢,善于决断。
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高祖皇帝,到皇帝身边后和他谈话,觉得他非常出众。高祖谋划征讨刘毅,让镇恶参与军事,加封为振武将军。派遣镇恶率战船百艘做先锋,昼夜兼行,来到豫章口。镇恶舍弃船只步行登岸。每只船上留下一二人,船对面岸上竖起六七面战旗,每杆旗下安放一面战鼓。告诉留下来的人说:估计我军将要抵达城下的时候,就擂响战鼓,让人觉得好像后面还有大军的样子。又分出一队士兵在后面,让他们烧毁江边码头上的敌船。镇恶率军一直上前去偷袭敌军占据的城池。在离城五六里处,迎面碰上刘毅的重要将领朱显之,想去江边码头,朱显之便骑马飞奔而去报告刘毅:外面有大军,好像从下游逆水而上的,将要到城下了。传令关闭各个城门。镇恶也飞速前进,士卒们攀墙入城,于是趁机打开外城的东门。镇恶率军入城后就趁风放火,烧外城的南门和东门。镇恶率领的军人和刘毅手下从南方调来的将士,有的是父子兄弟关系,有的是中表亲关系,镇恶让他们一边战斗一边谈话。刘毅的军队人心离散。三更时分,刘毅自缢而死。镇恶身中五箭,手中所拿的长矛被箭射下,矛杆在手中折断。
高祖将要北伐,调镇恶任咨议参军,领兵做前锋。出发前镇恶说:不攻克咸阳,发誓不再渡江而还!镇恶进入贼境,战无不胜。敌将姚绍率大军占据险要,深沟高垒而固守。镇恶孤军远征,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和敌人相持日久,将士缺粮,于是亲自到弘农监督百姓上缴租赋,百姓争相送来米粟,军粮又充足了。大军驻扎在潼关,谋划进取的方案,镇恶请求率水军从黄河进入渭河。镇恶到达目的地后,下令将士吃晚饭后,就弃船登岸。渭河水流湍急,转眼间战船全部被冲走。镇恶抚慰士卒说:诸位的亲人和家业都在江南,这里是长安城的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和粮食衣物,都已随流水而去,哪还有求生之计呢!只应该拼死一战,可以立下大功,否则,就没人可以活命了。于是身先士卒,众人也知道再也没有退路了,无不奋勇争先。姚泓的部众顿时溃散,于是攻陷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归顺投降。镇恶宣扬国家的恩泽,安抚尉问刚刚归降的人,号令恭肃严明,百姓安居乐业。高祖慰劳他说:帮助我成就霸业的人,真的就是将军您啊。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全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什么功劳啊!
王镇恶率军去北地,被沈田子杀害,事情记载在《序传》里。时年四十六岁。


13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
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赋税(兵赋),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
自从我有了子路,没有听到过侮辱的话。


【小题1
试题分析:比众:团结群众 得过:得罪 不免:不可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表转折/表假设;B项:通过;C项:相当于,表并列/因为; D项:代这件事/到,往。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孔子并没有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子路只是一般的臣子,不能称作是大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质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并慰劳关心百姓。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如果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偷盗抢劫。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本句的另一译法:子路听到一件事,还没能去做,就唯恐又听到另一件事。——天津古籍出版社版。)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作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吧,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进入卫国国都。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与子路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14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劝:勉励。
【小题2
试题分析:C 意动用法;A形容词作名词; B使动用法,使……朝拜 D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
【小题3
试题分析:直到退休后办事都毫无私心说法错误,正确的是退朝后不私下议论朝政。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国渊字予尼,乐安盖县人。被太祖皇帝任以司空属下的官职。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用人数量,安排设置官吏,明确订立考核政绩的条例。经过五年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愉快地耕种。太祖皇帝征讨关中,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后,他们的那些余党,按律都应处斩。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分子,于是奏请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皇帝准许了他的奏请。依靠国渊的奏请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以前,写斩杀敌兵的奏章,往往以一当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敌兵首级的数量时,则按实数上报。太祖皇帝询问原因,国渊回答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杀捕获敌兵的数量,是想夸太战绩,向百姓显示实力。而河间在境内,田银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战胜他们虽然有功,但若虚报战绩,我会感到羞耻。太祖皇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要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你们学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去找寻能够读懂它的人,并向他请教。然后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正意图。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找到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学习。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的信是同一种笔迹。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过后,国渊又被提升为太守仆。国渊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他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行,最后死于任上。  


15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1)一向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上司。(2)解除官印离开彭泽县,于是写下了《归去来》。(3)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小题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项,属:撰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以:助词动词介词因为介词。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说明清贫病弱说明为谋生而做官。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陶渊明不懂乐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重点译简贵私事1分,大意1分;(2)重点译1分,大意1分;(3)重点译造诣1分,大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 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热点汇总(4月22日)
高分作文常用过渡词语
2015年吉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3)
美术联考集训招生简介
2013年初一作文大全
电子电路设计与装配实训教案
天津市青光中学2011-2012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课件
作文常见言语病
对于研究生固体力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几点拙见
2011高考作文高分必背——作文经典语段100条
2015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2月时政试题及答案(二十)
2015年吉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1)
【精品】新的阅读模式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第1-2部分
2015年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2)
2.中考汉字大汇聚(字与读音)
结构力学课程主线分析
201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2)
2015年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4)
2015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2月时政试题及答案(十九)
2015年长春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1)
2009-2013历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数学试卷1附答案
中考作文指导PPT(公开课)
材料作文黑檀木弓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9.5《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断裂力学局部法2008[1]
让我们的眼睛明亮起来 ——主题不明类作文升格示例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化学: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201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4.23-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

网友关注视频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