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8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样本
××年××月××日到××日,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师德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其中还组织我们观看了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五位老师的模范事迹和重庆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报告团的先进事迹。全体老师被深深地震撼着。
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使我心情难以平静。他们是育人的模范,做人的楷模,是当代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
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他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多么伟大的师爱。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他30年,足足走了4个二万五千里长征”;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
”;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突如其来的井喷事故和严竣的洪灾考验面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抢险救灾,保护学生,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突如其来的井喷和洪灾考验面前,他们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临危不惧,团结协作,抢险救灾,保护学生,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
正如高桥初中教师陈善知所说的:“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在危难时刻,老师在,学生在,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开县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傅六云激动地说:“保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的光荣称号。
”谭世明老师在“井喷”那天晚上,他帮助学校一千多名师生和近百名乡亲安全撤离,他自己和家人却没能逃出毒气的魔掌。一夜之间我失去8位亲人,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永远地镌刻在21岁的年轮上。
开县复兴初中学生周兴华含着热泪说道:“在那一刻,是老师给了我们勇气,是老师给了我们信念。长大后,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河南游记
- 我家有鱼初长成
- 公园一角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难忘的果园一日游
- 春天的发现
- 夏之旅——游大理
- 秋 景
- 快乐
- 我爱秋
- 声音--------大自然的旋律
- 生活偶感
- 环保保卫战
- 我爱我的家乡
- 泸沽湖美丽的神话
- 浅谈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 浅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
- 浅谈提高高职语文学习积极性探索
- 试论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的个性研究
- 探析高校教师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
- 浅论在药理学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中网络技术的运用
- 浅析基于产品知识模式的高校教学资源知识共享分析与对策
-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浅析地方高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
- 浅析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策略
- 浅析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 探析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
- 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探讨
- 运用对比,巧解《故乡》
- 谈《故乡》
- “走”:《故乡》个性诠释
- 政治诠释:从《故乡》阅读史管窥语文教学之痛
- 读《故乡》
- 《故乡》中省略号的用法分析
- 浅谈《故乡》的抒情线索
- 论《故乡》
- 《故乡》中宏儿和水生的意义
- 《故乡》中“恣睢”、“辛苦恣睢而生活”试解
-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 记叙文的对话──从鲁迅《故乡》谈起
- 关于《故乡》
- 打破人间的厚障壁──读《故乡》
- 《故乡》中的两个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