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1
怎样写述职报告
近几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开始推行年度述职报告。一些企事业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干部聘任制,也在中层以上管理者中推行任职报告制度,受聘的干部或在职的中层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要向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报告其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于是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应用文体,称为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性质和特征
述职报告是报告人向主管领导部门、人事部门或本单位的职工群众,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工作实绩、问题和设想的自我述评性的报告文书。这是促进和监督中层管理者忠于职守和人事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举措,是高层领导克服用人主观主义的有效工具。
述职报告,最初曾用“总结”或“汇报”的形式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式,其主要特点是:自述性、自评性、报告性。
所谓自述性,也称个人性,就是要求报告人,自己述说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人称,采用自述的方式,向有关方面报告自己的工作实绩。这里的所谓实绩,是指报告人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事情,完成了什么指标,取得了什么效益,有些什么成就和贡献,工作责任心如何,工作效率怎样,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但是,要特别强调:所写的内容必须真实,是实实在在已经进行了的工作和活动,事实确凿无误,切忌弄虚作假。
所谓自评性,就是要求报告人,依据岗位规范和职责目标,对自己任期内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作自我评估、自我鉴定、自我定性。述职人必须持严肃、认真、慎重的态度,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工作的走向,前因后果,要叙述清楚,评论恰当;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让人一目了然,并从中引出自评。但要强调:切忌浮泛的空谈,切勿引经据典的论证,定性分析必须在定量证明的基础上进行。
所谓报告性,第一,语言要朴实。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放下官架子接受员工评议,认真履行职责做报告。要认识到,自己是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严肃的、庄重的,是让高层和员工了解自己,评审自己工作的过程。因此,语言必须得体,应有礼貌、谦逊、诚恳、朴实、掌握尺寸,切不可傲慢,盛气凌人,不可夸夸其谈,浮华夸饰。报告内容必须实在、准确,而且要用叙述的方式,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第二,讲话要通俗易懂。述职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公文,最明显的一点是语言的口语化,内容应当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就要概括精练,甚至讲究专业性。第三,报告要总结其规律性。述职报告是否具有理论性、规律性是衡量一篇述职报告好坏的重要标志。述职报告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未来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次以及众多小观点。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鸡蛋英语作文
- 大选学英语(3)
- 一次可怕的台风
- 大选学英语(2)
- 生火灾时要做什么
- 大选学英语(4)
- 奥巴马其人其事
- 大选学英语(1)
-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5
- 网络语言的看法
-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4
- 考英语作文模版4
- 橘子事件
- 食品安全
- 关万圣节的英语
- 员工招聘管理试行办法
- 邮政驾驶员管理制度
- 公司办公用品领用管理
- 区政府办公室党支部工作制度
- 店面员工仪容仪表要求及标准
- 邮政档案保密制度
- 招待管理制度
-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评议制度
- 县科技局工作规则
- 关于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
- 招待费管理规定
- 中学值周工作职责
- 落实党员承诺制考核办法
- 初级中学家长学校章程
- 药监局内部考勤制度
-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途径
- 多孔式微喷带在低压管道灌溉中的应用
- 微灌自动控制技术
-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 虹吸滴灌袋 节水新概念
- 棉花深埋式滴灌技术
- 农田的灌溉
- 节水灌溉与径流农业
- 地膜覆盖灌水法
-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十八盘微集水
- 果树需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技术
- 节水灌溉 用好三项技术
-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 “暗垄沟”灌溉技术
- 节水聚水型覆膜栽培技术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四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三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五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六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三
- 《画》教学设计六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五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