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6

课改工作总结

以前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至新改以来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再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动手实践,激活思维

思维来源于实践,只有思维得到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让学生在做中学”,就是要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样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才能协同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喜欢、乐意,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活泼,而且能激活大脑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主动探究,促进学习

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既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应识结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都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接受新识。如在学习“年、月、日”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前请学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必须有1996年、XX年、XX年),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最后得出年、月、日之间的普通规律,既不管年份的变化,而31天、30天的月份始终是固定不变的,只有2月份的天数例外。在收集时有意让学生收集1996年、XX年、XX年的卡片,是有意安排了平年、闰年,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情况,设疑激思,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操作,自己制作一张下一学期的校历,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规律,建立起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点拨,掌握策略

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作用是用“教”的外因去调动“学”的内因,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或“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自我尝试,集体协作都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就要在知识错误、理解疑难、思维章碍、方法不当等处起到“点拨”的作用。这里的“点拨”有别于对方法、结论的直接传授灌输,而是先用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向老师置疑提问,萌发学生问题意识,了解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以暗示、点拨。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中,先试着让学生在未学生新知识的基础上试着自由地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数,如“5005”该怎么读,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就会提出“五千零零五,五千零五,五千五”等各种猜想,最后适当点拨,得出“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的读数方法。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自行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情趣昂然,并且在观察、思考、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生活在幸福中
这就是我
姐姐走后的感想
合作才能成功
微笑的魅力
请伸出友爱的手
为中国喝彩
童话国里的战争
“鲁面条”
我的一家人
军训展示中的收获
又是一堂体育课
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
又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周末
假如我是哈利波特
实习教师见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局行风评议工作总结
时代电气售后服务部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企业领导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大学毕业生公司试用期工作总结
2012年普通银行员工工作总结
供电公司经理2012年个人工作总结
历史组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2012年信用联社信贷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班主任高考工作总结
后勤部美化绿化学校工作总结
趣味竞技工作总结
2012年公司物业部工作总结
庄子的游世思想
从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看中国“和平崛起”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权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佛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未经深思的民主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
论社会主义宪政(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A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B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A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凡卡》教学设计B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B案
《金色的鱼钩》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