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9
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新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二、教材内容的简单分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本单元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入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在探究某些(类)植物、动物的形态、习性、生殖等方面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微生物,帮助学生从结构和系统的角度学习和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帮助学生体会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生物与能量的关系,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第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
本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体现“结构与系统”这一组概念,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技术实践、技术创新能力,再次感受科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四单元 太阳家族
围绕太阳系的组成、常见星座、月球及月相变化等问题,引导学什么通过讨论、建立科学模型、应用概念等学习宇宙系统的构成及其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太阳系的兴趣,关注太阳系的开发,培养学生建模能力、识图能力、空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和大胆想象能力。
第五单元 海洋资源
从系统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引导学生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英语班的故事
- 九龙游记
- 秋天果园都活了起来
- 2008奥运会
- 缅怀先烈 立志成才
- 小水珠历险记
- 我和爸爸下飞行棋
- 烦人的雨天
- 《儿童探索大百科》读后感
- 2008,拜拜了
- 梦想的的地方
- 放羊记
- 一辈子都是这样
- 欢欢喜喜迎奥运
- 秋天的收获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 中国的“毛泽东热”研究
- 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阈
-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内容解读
-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一
-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一
-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二
- 《白杨》第二课时
- 《凡卡》教学设计之二
- 《凡卡》教学设计之一
- 《丑小鸭》说课设计之一
- 《凡卡》教学设计之三
- 《詹天佑》第二课时
- 《詹天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
- 《詹天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二
-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一
-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