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溜冰
- 家乡的小河
- 这就是我
- 运动会
- 赏雪
- 爱
- 吹泡泡
- 鸽子
- 一张照片
- 假如我有七色花
- 可爱的小乌龟
- 小鬼当家
- 水蒸汽旅行
- 乒乓球又圆了
- 假如有个星期八
- 入团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写法要点
- 士兵入团申请书
- 入团申请书例文
- 医务工作者的党申请书
- 大三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6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入团志愿书范文
- 先进妇联干部的入党申请书
- 在职人员的入党申请书范文1000字
- 军校大学生的入党申请
- 入党申请书写法详细介绍
- 简短高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试验研究
- 论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 基于子结构法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 对于背景音乐的发展前景探析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
- 地铁站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
- 邻近运营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土层位移特性分析
- 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电系统研究
- 音乐美学问题的认识论述
- 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设计思考
- 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上海网络型枢纽型城市轨道交通
- 我国铁路货运代理业发展现状与出路
- 国内外城市轨道空通投资及经营模式比较
- 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
- 地铁隧道通风机房的典型布置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同步练习题
- 《掌声》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建议
- 《掌声》教学设计7
- 《掌声》快乐练习:同步学学做做
- 《掌声》教学实录2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1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2
- 《掌声》教学设计9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掌声》赏析
- 《掌声》教学设计8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