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6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个人总结
目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已接近尾声,为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教育情况,进一步查找自身在学习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下阶段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奠定基础,现就这一阶段本人的学习情况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收获
通过学习,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取得初步收获:
1、认识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千方百计对我进行渗透,我国将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改革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而繁重。能否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能否维护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过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素质的考验。
2、理解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作用。一是党的正确理论、路线、纲领只有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才能体现出先进作用。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光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广大党员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离开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无论怎样正确,也不可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体现党的先进性。二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靠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人民群众通常是根据他们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言行来了解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党。如果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那么群众怎么会相信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呢?只有依靠党员的觉悟,依靠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依靠党员在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体会。三是党员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六千八百万党员的长期执政的党。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掌好政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先进性,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信赖我们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反之,如果党员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拥护我们党,这也就会影响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四是党员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奋斗,才能实现。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纲领,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的党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如果没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带领群众落实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如果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就会失去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任务就会落空。党要领导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依靠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宇宙游乐园
- 春游
- 迎春花像什么
- 金鱼变成五环了
- 我的家乡
- 电话-仿写
- 种合欢树
- 小灰兔-续写
- 可怕的沙尘暴
- 风-仿写
- 热闹的健身广场
- 快乐的青蛙-续写
- 爬山
- 我爱我的家
- 洗菜
- 初三学生入团申请书
- 宣传委员入团申请书范文
- 入团志愿书填写有什么要求?
- 高中入团申请书
- 日记的概念
- 入团的条件是什么?
- 初一入团申请书范文
- 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 入团志愿书范文
- 最简单的个人简历
- 入团誓言
- 入党申请书下载
- 新教师入党申请书例文
- 班干部入团申请书范文
- 如何填写《入团志愿书》?
-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浅析中国摇滚的人生哲学——灵魂似乎还活着(1)
- (1989—1999)十年民间情歌研究述评
- 试论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1)
-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探析
- 浅论舞蹈与音乐
- 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理论教育 (1)
- 道教音乐研究综述(1)
- 浅论影片中音乐对人物的暗示及阐述作用
- 慕容鲜卑音乐论略(1)
-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
- 浅论歌曲翻唱和创作
- 浅析音乐教育在儿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 《找春天》教学设计六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 《找春天》教学设计五
- 《笋芽儿》教学设计一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一
- 《笋芽儿》片断赏析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一
- 《找春天》综合资料
-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片段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
- 《笋芽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