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2010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各位老师:
今天我就这学期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批评,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这学期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语及胆量是也是一个训练,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表现自己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第二个问题: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
有时,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火气是比较大的,效果也不好,后来我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数。这一招叫做:“退三进一”,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个问题: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了一片天空的。记得有一次在电视看到一位优秀班主任曾经介绍过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让班干部脸上充满了豪迈之感。同样的事情但在工作方式上改动一下取得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同。
好了,今天我仅仅是湖光略影、蜻蜓点水般轻轻的点了一下,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o Be a Teacher 0r a Businessman
-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 乐的一天(a happy day)
-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 My favorite animals
- Don't Let Card Collecting Affect Your St
- Pollution
-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 My School life
- My Best Friend
- Comments on the Second Class
- Travels on Holidays in China(在中国的假期旅行)
- Building a Paper Factory
- My Hobbies
- My Daily Schedule
- 2009年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班主任计划
- 高中二年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上学期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数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报社员工工作总结
- 200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班主任计划
- 中学语文“研训赛”活动总结与反思
- 2009年中学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初中英语送课下乡活动总结
- 2009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九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浅议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必然
- 浅谈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研究
-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 ASP 3.0高级编程(二)
- 光纤通信技术今后如何发展
-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要点探讨
- Linux在信息家电(IA)上的应用
- Project
- 随机型存储模型应用研究
-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分析与研究
- 找出计算机上当前登录入网的用户
- 软件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IP网络存储技术研究
- 《再见了,亲人》重难点分析
- 《再见了,亲人》老师语录
- 《打电话》教案设计二
- 《打电话》整体阅读感知
- 《打电话》考点练兵(一)
-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
- 《打电话》重点问题探究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
-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美文欣赏(二)
- 《打电话》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梳理
- 《打电话》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打电话》同步作文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