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7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的课改,回顾走过的路子审视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1、 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改前的课堂,教师告诉得太多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老师好心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和想象。课改后,在课程标准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外资料的搜索,学生学得灵活,教师教得有趣。

2、 激活了教师的激情,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方法。使用新教材前,有些教师十几年教同一本书,有些一辈子就教那一本书,对教材驾轻就熟,倒背如流,可以说有些老教师是不用备课就进入课堂的。虽说常教常新,但年年月月日日面对这样的老面孔,难免产生惰性。使用新教材后,由于教材编写思想、编写体例、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师面对的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教材中有许多精典的课文片断,教师就得范读,要范读,就得读准字音,读出情味。这对一部分老教师是一大考验,也促使老教师学好普通话,提高自己的修养。再如识字教学,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比较高,一篇课文要学会十几个字,有些要从一个字认识一类字,这就要讲究识字方法,老师就要创造性地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认识最多的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教师创造出了

(1)“猜字迷教学”—“像丝线的田地”——细,“洁白的小手”——拍。

(2)儿歌识字法——如 “清”“请”“倩”“情”“晴”“睛”“蜻”“精”,这些字,学生难以分清,我给它们编了一首儿歌: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3)活动识字法——通过比赛、游戏识字。

(4)生字卡片识字法——自做生字卡片,互相交流。

(5)字族识字法

(6)生活识字法——通过广告、招牌,

(7)比较识字法。还有教材中非常重视通过活动学习语文,所以,教师对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活动组织,等等,都必须提前安排。

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应该加强联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人幸福的衬衣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
寻常中的幸福
东溪水库
妈妈对我的爱
我的妈妈
自信心
难忘的第一次
误解
观察鸭子
成长的故事
我长大了
童 连 战 队
母爱
卫生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思路
人民银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纪实
区委2006工作总结
医务科2006年工作总结
办公室2005年工作小结
市2006年度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县委办公室综合科2006年度工作总结
二○○五年度*处共青团工作总结
2002—2005年双牌县泷泊镇城镇建设
全县重点工程观摩小结讲话
县府办党支部党员保先教育活动第一专题讨论小结
区计生局2006年统计工作总结
2006地税分局年工作总结
县妇联二00五年工作总结
2006年“一帮一”扶贫工作总结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财税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发展
证券交易印花税改革方向的探讨
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
论公共财政的定位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
强化税收职能与优化税收管理
独立董事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税收观
谈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WTO对财政工作及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
电子商务税法原则探析
税收筹划在中国:困境与出路
让经济在“公平”中增长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杭州西湖的六大名产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李白生平
西湖风光
西湖的传说
天门山简介
李白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苏轼简介
双峰插云
苏东坡悔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千古风流苏东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