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的课改,回顾走过的路子审视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1、 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改前的课堂,教师告诉得太多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老师好心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和想象。课改后,在课程标准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外资料的搜索,学生学得灵活,教师教得有趣。
2、 激活了教师的激情,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方法。使用新教材前,有些教师十几年教同一本书,有些一辈子就教那一本书,对教材驾轻就熟,倒背如流,可以说有些老教师是不用备课就进入课堂的。虽说常教常新,但年年月月日日面对这样的老面孔,难免产生惰性。使用新教材后,由于教材编写思想、编写体例、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师面对的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教材中有许多精典的课文片断,教师就得范读,要范读,就得读准字音,读出情味。这对一部分老教师是一大考验,也促使老教师学好普通话,提高自己的修养。再如识字教学,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比较高,一篇课文要学会十几个字,有些要从一个字认识一类字,这就要讲究识字方法,老师就要创造性地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认识最多的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教师创造出了
(1)“猜字迷教学”—“像丝线的田地”——细,“洁白的小手”——拍。
(2)儿歌识字法——如 “清”“请”“倩”“情”“晴”“睛”“蜻”“精”,这些字,学生难以分清,我给它们编了一首儿歌: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3)活动识字法——通过比赛、游戏识字。
(4)生字卡片识字法——自做生字卡片,互相交流。
(5)字族识字法
(6)生活识字法——通过广告、招牌,
(7)比较识字法。还有教材中非常重视通过活动学习语文,所以,教师对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活动组织,等等,都必须提前安排。
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应该加强联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见证
- 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诚信与善良
- 9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
- 《隐形的翅膀》
- 信他,抑或信己
- 我与故事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弯道超越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不朽的昭君
- 2009年物业部工作总结
-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杨浦小学四(4)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初一(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县纪检工作总结
- 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三(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 厦门英才学校2006-2007学年上学期高一(3)班班级工作
- 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2)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工商局工作总结
- 初一一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六四班
-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高一(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企业政研会工作总结
- 劈裂灌浆技术在普宁三坑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 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切线模量法
-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
- 数值波浪水槽中的斜坡式孔隙结构规则波消波研究
-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引水发电洞进口及出口高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若干问题
- 汕尾电厂进港航道疏浚悬浮物扩散数
- 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 航空遥感(摄影)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 电子智能普氏贯入仪与环刀法对比检测在砂坝上的应用
- 超大型混凝土搅拌楼在龙滩水电站应用
- 弧形钢闸门流固耦合自振特性分析
- 基于原位旁压试验的地基非线性沉降
- 《藏戏》老师语录
- 《藏戏》重难点分析
- 《藏戏》教学设计(一)
- 《北京的春节》 教案2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老师语录
- 《藏戏》 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重难点分析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有关春节的素材积累
- 《顶碗少年》 老师语录
- 《北京的春节》 教案1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春节的一件事
- 《藏戏》教学设计(二)
- 《藏戏》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字词荟萃、句段集锦
- 《藏戏》 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