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2012全年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1本学期要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与考核等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进步。
4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
5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教育。
二、具体措施。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制定好各项工作计划。
在学期初认真及时地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计划、个人业务提高(读书)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学生预习方案、“三清”工作方案。按计划落实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2)课堂实践活动。
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数学教学任务,使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
(3)课前预习工作。
开学初,结合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定预习方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继续保持课前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形成了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预习内容上要提高要求。
(4)培优辅差工作。
认真做好学困生辅导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继续发展特长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填写好特长生档案和跟踪辅导记录,签定学困生包保责任书,对学困生每两周辅导一次。课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每天至少1小时辅导时间,课外确立一名优生辅导,督促学困生完成课外预习和家庭作业。认真填写学困生档案,做好跟踪辅导记录,同时将学生的阶段检测试卷和期中、期末试卷一起装订,做纵向比较。
2、“新世纪师生读书工程活动”的开展。
本学期学生阅读课外书6本以上,50万字。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动员学生买书、捐书,实现资源共享。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周三的七、八节课是师生共同阅读时间,教师带领学生潜心阅读,指导阅读和读后交流。教师做好读书榜样,与学生一起读书。班级内选出两个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好图书借阅及保管工作。本学期每生自己购买课外书至少两本,每周利用2节大阅读课和双休日时间进行充分阅读,课间或者自习课上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也随时可以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教师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及读书情况,评选“读书能手”,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评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本学期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2篇日记,日记内容可以是学习方面的,读书感想方面的,也可以是摘抄名人名言,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教师定期指导批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亲节
- 东山岛游记
- 礼仪影响一生
- 网络“双刃剑”
- 未来的汽车
- 爱的时间
- “小客人”金鱼
- 长臂白颊猿
- 游方特欢乐世界
- 时空小小老师
- 端午节
- 第一次坐飞机
- 鹤山
- 坏心眼的保安
- 感谢
- 中学学年工作计划
- 2009年下学期小学工作计划
- 2009年春季学校工作计划
-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
- 春季学校工作计划
- 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 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学年教导处工作计划
- 中学校本教研实施计划二
- 中学教务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学期工作计划
- 2009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 中学校本教研实施计划一
-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传统文化创新现实意义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4)刑法论文(1)
- 从古代汉语中的别名,雅号看中国传统文化
-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 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4)刑法论文(1)
-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4)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觞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3)刑法论文(1)
- 浅谈狩猎经济的消失对驯鹿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5)刑法论文(1)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3)刑法论文(1)
- 《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三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二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三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一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二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一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一
- 《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二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之二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二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一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之一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