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最新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范文

最新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范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2-12-04

最新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范文

 

2012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XX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在认真贯彻好冀高路字[2012]274号文的基础上,我公司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大家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公司活动情况汇报

1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全省交通系统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交通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活动步骤和内容

3营造宣传氛围: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12月2日主持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了局关于贯彻落实省交通厅《关于开展2012年“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以及活动内容,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这次活动中的职责分工。

(一)活动内容实施

弘扬法制精神、知法、守法、护法是每个公民的崇高义务。公司历来重视对员工法制精神的培养,此次法制宣传活动要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更为浓厚的法律氛围,提高广员工的法律意识。具体活动内容有:

(1)悬挂横幅。为了配合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宣传力度,在公司办公室门前悬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高速事业发展”的横幅标语,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2)12月4日上午,省法制宣传办在省会西清公园举办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公司要求大家自行去省会西清公园参观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资料。同时要求大家在家观看关于“12·4”法制宣传日的报纸和电视宣传,使大家更深层地了解法律宣传的重要性。

(3)为了真正把普法活动落到实处,让职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利用每周五下午学习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法规》等相关内容,在学习中,领导带头讲学法、普法、用法制服务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体会。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在职工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交,执政为民,依法维权的观念。

(4)为积极响应“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坚持学与用相结合。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加强京石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维护工作。在石总经理的安排下,由管道维护部牵头组织人员,将重新喷刷京石高速公路通讯管道沿线的关于通信管道维护的警示牌,以加强对京石高速通讯管道维护的法制宣传。

三、活动意义

通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为活动主题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但在广大职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竹子
给杨澜阿姨的一封信
再见了,母校
有趣的金丝猴
勿忘历史强我中华
“您好!”
我最敬佩的老师
我最喜爱的故乡人
开往“春天”的“地铁”
再见了!公学!我要走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读“两只水桶”有感
我永远忘不了这件事
我要小学毕业啦!
我为祖国而骄傲
试析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运用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浅析对开展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试析研讨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理想人格视角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试析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对加强学生干部廉政教育的思考
试论网络法制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
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
试析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对策探讨
试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析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研究
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研究
试论大学生法制教育
试析刑法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五柳先生传》课内外联读
陶渊明简介
躬耕垄亩 吟咏田园──陶渊明与他的柴桑故里
陶渊明故里在宜丰考探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
粗笔勾勒,尽显神韵
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从《五柳先生传》解读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写作动因
陶渊明的生平
文学常识·文言虚词
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