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7
烟草专卖局灭火减灾预案
**县烟草专卖局(公司)
灭火减灾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火灭火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防火安全体系,预防和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确保国家财产和人员安全,根据我局(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
3、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优先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原则;
4、沉着应付,服从领导,措施果断,有效灭火的原则。
二、火险分析
(一)起火防范目标及其基本情况:
卷烟和烟叶是易燃物品,因而仓库是防范的重点目标。
1、卷烟仓库:位于局(公司)机关大楼一、二楼,砖混结构,动力及照明线路大部分为暗线,部分明线使用套管。安装有防火、防盗报警设施,配备有干粉灭火器5个,院内有消防栓3个和消防池1个。
2、烟叶仓库:位于城关旬白路砖混结构,库内配有干粉灭火器20个,消防池1个,动力及照明线路全部使用套管。
(二)起火原因分析
1、火源火种管理不严。如烟头,煤气及其他明火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2、电源起火。由于电源线路老化,裸露造成漏电、短路或超负荷用电而引发火灾。
3、违法犯罪分子故意纵火。
三、灭火力量
公司全体员工为成员,组成义务消防队。配备地面和墙体固定消防栓3个,蓄水池两个,干粉灭火机(器)40具,及消防用沙、消防火钩、水桶等灭火工具。
增援力量:一旦有火险,请县消防支队及附近群众予以支援。
四、战斗方案:
1、当仓库发现火情时,保管员或义务消防员边用电话报告“119”,同时报告公司领导,边用干粉灭火机(器)进行自救;如果火情现场有两人以上,其中一人电告有关单位或领导,其它人员立即打开干粉灭火机(器)进行自救,在自救的同时要呼叫邻近居民予以增援。
2、当发现火情,进行自救时,若有二人以上时可用地上消防栓进行自救。
3、当电器、电源的电火花引起火情时,保管员、义务消防队员应首先切断输入电源后,方能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地上消防栓进行灭火自救。
4、由于场地条件受限的烟叶仓库,一旦突发火情,保管员应及时打开干粉灭火器进行自救外,公司职工或其他义务消防队员应争取时间,自带消防工具(脸盆、水桶等)赶到现场,奋力抢救。
五、火险现场的组织指挥:
火险现场由公司领导担任指挥;如因公司领导出差在外,火险现场应由其他主要领导担任;若情况紧急,公安消防人员到场,全体消防人员要绝对服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
六、几点要求:
1、全体义务消防队员要顾大局,讲奉献,树立敢于战斗,敢于取胜的信心,以迅速准确、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出现于火险现场,随时准备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贡献力量,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2、全体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当听到火情报警后,应尽快赶往火场,采取措施,参加灭火战斗。
3、参加灭火人员,要注意安全,时时观察火情、险情,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④参加灭火人员,要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做到令行禁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3月,我们去植树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下了一场春雨
- 我的爸爸
- 校园里的“火炬雕塑”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清平乐·村居
- 妈妈的手
- 假如我是兽医
- 春到
- 快乐五彩的童年
- 永远的快乐
- 惊奇的发现
- 我发现蚂蚁的秘密
- 和春天有个约会
- 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计划
- 实验学校上学期工作计划
- 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 实验室工作计划
- 学风建设活动月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总务工作计划
- 中学关工委工作计划
- 2012年度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 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计划
- 学校学生工作处计划
-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中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工作计划
- 2011年学校政治学习计划
-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 控权
- 大学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和教学策略研究
- 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控权
-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 农业高校科技日语翻译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 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
- 论英文报刊标题中暗喻的翻译策略
- 试论行政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行政法论文(1)
-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4)行政法论文(1)
- 财政职能进一步调整的思路
-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 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
-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二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童年的发现》
- 《索溪峪的“野”》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二
- 《草原》中一个句子的理解
-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 《桂林山水》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