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五年级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7

五年级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一、研讨主题

说明文的教学

 二、研讨目的

说明文的“枯燥”,是因为它一般只有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这类课,往往上成科学课,或是上成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致迷失语文的自我。我们希望通过对本主题相关资料的搜寻、整理和学习,同过“一课多磨”或“同课异构”的反复操练,达到掌握说明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使课堂既有说明文教学应具有元素,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打造尽可能漂亮的说明文课。

 三、研讨过程与收获

1、听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

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可以比文本更有诗意。课堂上,老师要用诗一般的情怀,歌一样的语言,去承载学生的生命长城。

具体地展开,即“好课三味”。所谓好课,要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上出“语文味”?

2、资料学习

a.《“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关于“语文味”的一些界定:

“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语文味”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b.《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这个材料,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语文课不是德育课、美育课、思维训练课。说明文教学中,过分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自然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忽略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合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要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美感、和语感来。

3、扎扎实实的磨课。

理论的习得并非能力的真正提高,得在课堂这块舞台上反复操练,才可能将辛勤的汗水凝固成丰硕的果实。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扎实有效的磨课。

最近,各种活动不断:大会小会频繁、抽查视导忙乱。戴老师向大家展示的《秦兵马俑》一课,我们依然毫不怠慢,事先抽出时间进行了认真的试上与听课活动。

再拿《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来说吧,沈诗红一人就上了四回。

(1)初稿

当沈老师有了初步的备课方案后,我们教研组专门利用时间进行讨论研究,梳理出一个当时认为比较合适的上课思路。

(2)第一次试上

效果不错。但是,我们教研组每个成员仍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付出热情,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研活动记载簿上写了近三页纸的讨论稿时,教案第二稿有了雏形。与第一稿比,对文本的解读(尤其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入。

(3)第二次试上

教学流程的大环节处理得相当不错,音乐、图片等的合理运用烘托了气氛,激发了学生情感。本着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我们的讨论内容在会议记录上写了整整三页:除若干细节外,稍大的改动是2、3、4自然段与5、6自然段分别采用细品慢嚼与放手演说的方式教学。至此,第三稿方案初步形成。

(4)第三次试上

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老师精当的指点、精妙而诗意的导语,换来学生对文本精深的理解和精彩的朗读。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得心应手。这是一堂相对完满的课。然而,追求卓越的意识,使我们再一次围坐一起,精雕细琢起来:一句句子的独特语气、一个字词的多种预设等都再三推敲,直至教案第四稿浮出水面。

(5)第四次上

经过这么几轮的磨课,沈诗红老师驾轻就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详尽而丰富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恍如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世纪的维也纳,聆听欧洲古典音乐最初的梦想;斟字酌句,使平面的文字立体起来,一条条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街道、一座座古朴的音乐家雕像,友好地出现在孩子的想象世界里;伴着悠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把所有同学和听课老师的心激活了,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的蓝天,陶醉在掺合着花草芳香的晚风里……真是一堂熔书卷味、语文味、人情味于一炉的好课啊!

 

写到这里,我很想代表我个人,也代表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感谢学校领导,感谢你们组织的各种活动,使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使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使人与人的情谊更深!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令营日记
明明的梦
梦一场
我的画写板
我们自己的节日
有趣的游戏
聪明的小青蛙
抢馒头
我的快乐
妈妈的爱
我家的小猫
小时候的趣事
拍照片
有人敲门怎么办
基层供电职工抗冰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肯德基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大三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有感
2009年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初中班主任的师德事迹报告
人力资源部安环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2012年大学生社会支教实践报告
药店人力资源部2009年度工作总结
立足岗位 无私奉献——记一个普通党员
运输物流实践报告
局长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生云溪区鸡场实践报告
听高金英老师事迹报告有感
2009年实业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工作总结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1)
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内部审计探析(1)
浅谈审计取证质量控制(1)
浅谈审计风险(1)
科学提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监控水平的思考(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探讨(1)
审计机关组长负责制的实践与反思(1)
政府性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1)
浅谈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及评价方法(1)
论审计机关的处罚主体地位(1)
国家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思路(1)
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1)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决定的有效执行(1)
创新审计方法和技巧 查找帐外资金踪迹(1)
银行存款舞弊的审计方法(1)
苏轼生平
豪杰知多少──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两首》有关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名人点评苏轼
语文教学个案分析──《雨霖铃》教学中创新理念的体现
渡尽劫波,参悟人生──苏轼《定风波》赏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雨霖铃》教学实录
痛并快乐着:苏轼艺术人生
《雨霖铃》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