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1-26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讲话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培养法律精神,做遵纪守法、文明正气的二中人".
提起法律,总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大家有幸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那么,作为追求成为"卓越"人才的每个二中学子应该思考的是:在大家的校园生活中,成长道路上,如何培养法律精神,与法同行?
与法同行,要充分意识到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犯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比如说,我们旅游到某地,有些人会随手在名胜古迹上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殊不知这一行为就可能触犯了我国《文物保护法》,是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的。因为不懂法而犯法是愚昧的,所以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精神。要像法国的泰·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说的那样:"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
与法同行,要求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也就是常说的"遵纪守法".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马克思曾经讲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可见,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遵守法律、纪律,我们才能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比如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对交通法规毫不在意,任意穿行。那么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此时留给人们的绝不是对英雄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视和警示。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在校园生活中,与法同行,就从遵守校规校纪先做起。不说脏话谎话、抄袭作弊,不打架斗殴、恶意伤人,不小偷小摸、破坏公物等等,不让"年幼无知"成为放纵自己、伤害他人的借口。尊重他人,爱惜自己。有时违纪与违法只有一步之遥,坚持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同学们,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在充分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弘扬社会正气".因此,大家除了要做到自觉知法守法外,更要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运用智慧与才能,遏制不良思想,大胆地与不良风气斗争,为推动崇尚文明、弘扬正气的校园风尚,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植树
- 一起玩真快乐
- 海边
- 拾荒人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我能行
- 春游牛首山
- “心美”
- 恐龙历险记
- 元宵节看烟花
- 我想学克隆
- 龟兔赛跑新编
- 骄傲的花朵
- 雪花儿飘飘
- 踢毽子
- 试论对数字化高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析
- 浅论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
- 浅论对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探索
- 简论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
- 试析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急需法律规范
- 试论高职电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
- 析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 简析远程教育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
- 试论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
- 试论对高校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探析
- 试论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
- 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简析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 试析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 中国航天大事记
- 我对《包身工》的理解和处理
- 《包身工》教学杂谈
-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 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万户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教学案例
- “饺子式”的结构──谈《飞向太空的航程》的结构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阅读与写作的链接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电视剧《神舟》拍摄完毕 杨利伟做大片幕后军师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课文导入
- 《飞向太空的航程》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