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县民政工作报告

县民政工作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7

县民政工作报告

求真务实 大胆探索 创新思维

大力推进我县民政工作向前发展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成绩,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讲得很好,很具体,很全面,我完全赞成。过去的一年,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民政工作的重大改革,全县广大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忠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根本职责,坚定不移地落实上级主管局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沉着应对、迎难而上、求真务实,顺利地实现了五保供养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封闭运行;全面地启动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全面推进了城区社区建设;高标准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八件实事”及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所交办的创省达标敬老院5所和创市级达标社区8个的艰巨任务;启动了金峰长生陵园建设;有效地实施了自然灾害的救助;基本实现了城市贫困居民的“应保尽保”;探索了自谋职业、有偿转移的安置办法;加快了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步伐;电脑彩票发行、福利企业产值再创新高。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民政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给民政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打破过去“重物质、轻精神”、“重生存、轻发展”、“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民政为民”的现代民政理念,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发展权,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要跳出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圈子,把全部业务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热点问题和受各种条件制约的难点问题来展开民政工作。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现代民政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使民政工作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完成量变的积累,实现从传统民政到现代民政质的飞跃。目前,值得我们引以为重视的问题很多;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退休干部、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进入城区、城区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社会职能将逐步移交社会,这种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职能的转移,迫切要求我们去探索适应发展的社区管理模式;优抚对象,尤其是倒闭企业的优抚对象,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对我们传统的抚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自主权的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爆满,城镇退役士兵指令性安置举步维艰;税费改革后,如何保证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五保口粮及时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胆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部门,要肩负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广大民政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的社会”这一重任扛在肩上,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努力探索民政事业的新发展,谋求民政工作的新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扎实工作

面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和民政工作中呈现出的新情况,我们一定要有新的应对措施和新的工作思路,在纷繁复杂的民政工作中要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找准切入点、定好落脚点,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民政工作。后上同志在报告中就今年的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重点很突出。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要从稳定社会大局这一目标出发,构建城乡救助一体化的基础框架。构建和谐的社会就是要防止两极分化、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分配不公转变为分配基本合理,达到大众认同。这一任务相当部分的担子落在我们民政人的肩上。我们务必审视民政工作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围绕城乡救助一体化构建,从现实出发,从县情出发,从每项工作做起,使救助工作由不公,逐步走向基本合理。现在城镇救助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下岗困难职工、特困居民都纳入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然而在农村,特困户的救助仍停留在临时救助的水平上,救助资金没有稳定的来源,救助标准偏低,诸如此类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失公允。如何推进科学公正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如何推进科学公正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如何健全“民办公县”、“公办民营”机制,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何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和舟共济的良好风尚?这些崭新的课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去深入研究、去实践摸索。我县是一农业大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我认为,救助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农村,一是要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天有不测风云,气象变化万千,天灾时有降临的可能,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树立抗大灾的思想,立足于灾前重于防,灾中重于救,灾后重于济,认真做好抗大灾的物质资金准备工作,逐步建立全县救灾物质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资金分级负担体制。县、乡镇要有足额的救灾预算资金,确保救灾物质的及时到位,以提高抗灾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要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全县五保对象数以万计,是一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完全靠政府的救助和村民的帮扶过日子。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县五保供养工作曾挤身于全市先进行列。近几年来,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五保口粮、经费到位难成了制约民政工作一大顽疾,去年花了很大的努力,实现了五保供养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封闭运行,五保生活困难有所缓解。然而五保口粮、地方五保经费到位难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各乡镇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克服困难,再苦不能苦五保老人,再穷不能穷五保对象,千方百计、百计千方落实好五保口粮,优先保障五保经费及时到位,确保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

第二,要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村(居)民自治。社区建设,去年有一良好的开端,城区8个社区从一创立就达到了市级示范标准,推进了全县社区建设的快速、健康、稳步向前发展。第五届村委会任期届满,第六次村委会换届出选举即将举行,这一工作涉及全县757个村,范围广、任务重,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保证人力、财力、物力上的落实到位,严格依法开展换出选举工作,一定要做到程序依法,突出“民主”二字,切实落实民权,使全县选举一举成功,这一工作还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这里不再多讲。村民自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事关农村基层稳定的工作,由于大家的努力,我县曾有过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的荣耀。现在这块牌子摘了,其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村务公开自始至终坚持下去,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应付检查,有的回避矛盾,真、假、伪都有。同志们,你们大多工作在基层,对村务公开的体验比我更深。村务公开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真?是假?是伪?群众看得非常清楚,心里装着一本帐,不需我们去下结论。但有一条,凡是群众意见大的村,凡是问题出得多的村,凡是工作难以开展的村,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行村务公开。村级经费本身都较紧缺,开展工作,必须有些开销,这些钱用在什么地方,办了些什么事,只要用得正、用得好,对群众有利,相信老百姓是没有意见的,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到,把群众想知道的事蒙在鼓里,这还有什么村民自治可言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群众利益无小事”,各乡镇一定要把这一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抓住村委会换届选举这一契机,精心组织,集中力量抓落实,制定长效公开制度。审计、财政部门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任期审计,纪监部门要从速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民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要适应“三个文明”的迫切要求,狠抓殡改工作。殡改工作是个难点,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土葬陋习根深蒂固。要转变丧葬观念,决非易事,需要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以上的人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过去的一年,经过广大民政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引进了数千万外资,启动了金峰长生陵园建设项目,火化遗体再创新高,实现了殡改工作的重大突破。但是火化遗体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好的乡镇大大地超过了目标任务,差的乡镇达不到目标任务的40%,这说明,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也说明了一个基层民政工作者的作风深入不深入,创新思维与工作方法的差异!新的一年过去近两个月,县、乡镇两级民政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敢于碰硬;要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改革土葬,实行火化的新风尚,做好正面的引导工作;要争取公安、工商、税务、国土、城管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非法营建公墓、活人墓,非法制造棺木、迷信丧葬用品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坚决的取缔。各乡镇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殡改工作,把殡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殡改任务量化到村到居委会,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殡改工作向前发展,提升我县文明水平。

第四,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切实履行民政职责。低保工作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低保从无到有,发展到现有1万多人口的保障对象,把党的温暖送给了每个城镇贫困家庭,对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党分了忧,为民解了愁,功不可没。打“江山”难,坐稳“江山”更难,低保自身动态的特点、保障标准的千差万别,保障对象的不集中,难管理,是一不争的事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定要把难事办好,把好事办实。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动态管理,坚持年检与深入调查相结合,根据保障对象的收入变化,应提标的提标,应减标的减标,应取消的取消,拒绝“人情保”和“关系保”。二是抓好低保公开,上下联动,建立低保公开栏,将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一一公开,把评议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不断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难免产生贫富悬殊、待遇悬殊,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民政对象的频频上访,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各民政所一定要关注重点人员的思想动向,发现上访苗头,组织力量及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把问题处理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方平安。

三、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素质

民政部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县乡镇两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努力的高民政队伍的自身建设。

(一)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民政工作社会化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政部门的职责越来越多,民政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转变职能,跳出“小民政”的圈子,树立“大民政”的理念,建立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打造社会参与的平台,实现管理方式由大包大揽向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实现管制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实现行政推动向政策引导转变。同时要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以权施政的工作方法当中解脱出来,变权字当头为职能优先,变长官意识为依法行政,变权大于法为以法治权,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强化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二)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民政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且大多是困难的群众,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村民自治、五保、低保、老年工作无不同人民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指手划足、发号施令,都有悖于“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的。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丰富为民感情,躬行为民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刻把群众急、难、盼、愿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办好群众需要办的事,巩固和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础。

(三)从严治政、反腐倡廉。改进作风的关键在于从严治政、反腐倡廉,建立务实、廉洁高效的民政队伍。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民政干部队伍的形象。民政经费是“救命钱”,是高压钱,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民政行政的权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服务人民,决不能用来以权谋私,望同志们警钟长鸣,永葆冰清玉洁的本色。

同志们,今年的民政工作很多,担子很重,我相信,有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关怀,有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有在座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县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一定大有希望。

谢谢大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日记三则
我也有烦恼的时候
摩尔庄园
宁波的服装节
悟空吃桃
国庆节
鸡蛋浮起来了
广州亚运随想
捉蟹
电脑打水印
山城重庆我的家乡
一位医生与“非典”的对话
都是生病惹的祸
看航空表演
我虚惊一场
上半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村支部党务工作总结
医院党支部2011年工作总结
局机关党支部工作总结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工作总结
2011年村委党建工作总结
基层干部党务工作总结
公司党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雨霖铃读书笔记800字精选三篇
党风廉政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党支部年终工作总结
司马光资治通鉴读后感800字
司法局党建工作总结
2011年度学校党支部工作总结
2011年统计局党支部工作总结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治疗
氟尿嘧啶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浅析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骶前大出血
简论文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提升
雷帕霉素抑制大鼠移植肝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试析高师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
试析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门静脉转流下大鼠门静脉缺血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试析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中一流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
犬Oddi括约肌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胆道动力学的变化
梗阻性黄疸胆汁中胆管脱落细胞研究
影像技术在肝胆肿瘤介入性诊疗中的应用
论黑河对俄视角下导游人员培养模式探析
《笋芽儿》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朗读,语文学习之根本──《笋芽儿》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朗读,语文学习之根本──《笋芽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笋芽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