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3-30
端午节祝福究竟是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又到一年端午时,记忆里故乡手工粽的清香尚在,龙舟竞渡的呐喊声还在回响,然而一切似模糊的剪影。尤其在城市里,端午民俗活动渐行渐远,端午文化味越来越淡。不少大踏步迈向明天的人们,无意关注端午的真容和真意。
端午的记忆有人不再拾起,有人却从未走近。端午节前夕,一位专家关于端午节的倡议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这位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能互祝快乐,譬如端午节这天,发短信不应互祝“端午快乐”,但可以说:“端午安康。”
一个词汇的变换,许多人也许不愿如此较真。可端午的起源是什么,与其他节日的区别在哪里,应该怎样过,却越来越鲜有人深究。只看到流水线上的粽子品种越来越多,推销力度越来越大,端午节似乎沦为一个“舌尖上的节日”、一场商业的盛宴。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人们常常说,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从何而来?应该说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令人欣慰的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有人遗忘的同时,仍有人在坚守。近年来每逢端午,包粽子、龙舟赛、端午诗会等传统特色活动都会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上演。与秭归一样,不少地方今年也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一节日。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清正高洁,影响着一代代国人。人们在重温屈原的爱国情怀中培育爱国精神,在弘扬先贤的爱国情操中树立远大理想。
传统节日能否延续,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共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端午文化也以互联网+的方式呈现。有关端午节起源、风俗、诗词欣赏的漫画、图解、趣味游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了解端午知识,体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形式支撑就应该这样与人们的生活相契合。
弘扬传统文化,要系统梳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亲子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课程加强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素养;社会上则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如此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传统节日文化魅力,方可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年以后人们回望时,那片精神的栖息地才不会消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 我的理想
- 家庭趣事
- 难忘元旦
- 菜场里的小镜头
- 成长的烦恼
- 十年以后的家乡
- 元旦来了
- 我看曹操
- 新年礼物
- 童年的事
- 圣诞节的起源
- 假如我是一名公主
- 制作新年贺卡
- 地球爷爷哭了
- 探索中央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体制
-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盘活银行不良资产济A公司通过完善?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及实现
- 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探析
- 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 浅谈建立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 可持续增长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 企业控制存货成本的财务管理技术
- 试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
- 探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 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 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探析
- 浅谈ERP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
- 水对生物生长的起着重要作用
- 水中捞月
-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
- 无言的爱
- 有水就有鱼──日本国民的环境意识
- 《父亲和鸟》词义辨析
- 《父亲和鸟》近义词反义词
- 他献出了“幸福鸟”
- 水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 《父亲和鸟》好词好句好段
- 人身上65%是水
- 是“漂浮”不是“飘浮”
-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及反思
- 《父亲和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一家人捧雏燕急追南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