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7

“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中文摘要: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使用电脑多媒体手段进行法律诊所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指出了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在思维和能力训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尤其是指出了法律专业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严重缺乏’是法律实践能力不足的关键”的观点,对于法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法律诊所教育 实验报告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我在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分院法律专业一年级《法理学》期中考查时,将“INTEL未来教育项目”和 “法学诊所教育”模式结合起来, 以“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和有关体会报告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实验准备阶段:

首先,主持教师制定单元计划(见附件1)和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见附件2)

其次,主持教师分别模拟“学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见教师演示文稿)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学生心态;

然后,在10月中旬进行课堂调查。调查结果:

1、在199名学员中,经常上网的大约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软件的仅有两人,其中一名还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入法律专业。

2、知道操作Excel软件的为零。 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简单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Excel软件,要求学生课后尽快自学掌握。

二、实验实施过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课题指南》见(附件3)布置课题,学生分组,每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

11月3日到11月8日,学生开始选题和进行文献搜索。

11月8日,在海华分院电脑教室,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设定的搜索主题为“自由权”,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学生和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同步进行网络文献搜索,以“学生搜索到的文献和教师搜索到的文献是否保持一致”作为学生搜索结果是否合格的标准。实验结果:在一个班级的80余名学员中,达到合格的学员数为零!原因为:教师键入的关键词是“论自由”,而学生键入的关键词都是“自由权”或者“自由”。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出全体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关键词确定错误”,并讲授如何思考关键词和如何进行高级搜索。

11月3日到11月底,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具体的“诊断后的对症教学”。例如,某小组的题目为“家长可以跟踪孩子吗?”学生只是简单堆砌了案例、图表和相关法规作为素材,并且结论和作为观点论据的素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教师便立即“对症下药”,就“法律问题和法律结论之间的法学逻辑关系是什么?”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辅导,使学生很直观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识,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强化论据和论点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了训练法律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总结阶段:

12月1日到12月5日,组际互相交换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评价量规(成绩表)互相进行初步成绩评定。

12月8日到9日,学生进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解,就讲解部分由教师进行讲评,指出问题,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对学生讲演部分打分,加上学生互评成绩,以确定该小组最后成绩(也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平时考查成绩)。

四、讲评阶段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讲评,发现在大学法律专业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如下比较普遍的问题:

首先,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更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同学都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师《课题指南》中列举的具体课题设计自己的课题,而不会从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具有法理学探讨价值的事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中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其次,社会科学知识比较贫乏,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大部分人只能够被动的重复教材知识和简单抄袭他人观点,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长期处于家长和中小学教育“包办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决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参考书目,开拓知识视野,强化批判现实精神的灌输和教育,解决学生知识贫乏现象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简单堆砌素材,不会对搜索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很多同学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师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表格,但是却无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解决方法是加强方法论教育,训练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四,只会演绎不会归纳,反向思维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同学在课件中只会被动的按照传统的“定义——特征——法条——案例

——结论”模式组织课件。这是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开展诊所式教学活动,教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社会现象和问题,再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修正自己对知识和原理的错误理解。

五、只见文字,少见图片、表格和其他表现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维能力缺乏,同时检索能力严重不足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解决方法是强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进现代西方教学理念,比如诠释式和案例式教学,组织读书会和文学沙龙等有益开拓头脑的课余活动。

最后,跑题现象时有发生,所演示的课件和教师要求的题目相去甚远。例如,在《课题指南》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假如失去继承权”为题目,探讨法理学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结果几乎所有以此为题的小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都集合了关于如何放弃继承权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进行放弃继承权公证等民事法律知识,使法理学课题被错误理解为继承法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底子薄和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对此,只能依靠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和一定的课堂纪律要求来解决。

五、我的体会:

在本次实验中,我除每班占用大约四个教学课时进行“课堂调查”“课题指南” “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评”外,其余工作均在课余时间进行,同时也正常完成了法理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见学生体会),更主要的是“诊断”出了法律专业大学新生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一些“病灶”,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同时,我个人也有如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此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培养下列能力:

1、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文献搜索和综合运用能力;

3、主动分析和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协作的能力;

5、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

6、课余自学能力。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学生期中考查项目和评定平时成绩的根据,是完全可行的。

(二)、事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事后要进行反馈调查。

(三)、培养学生文献搜索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首要问题是:遇到案例不会查找和搜索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本次实验中,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是一种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很有价值,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头脑搭桥”的一种教学工具。

(四)、要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牢固的集中在课题问题和课题结论之间,防止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兴趣的转移。

六、本报告附件:

1、 课题单元计划

7、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

2、 课题指南

8、 计算机使用规则

3、 学生分组名单

9、 评价量规(成绩表)

4、 学生体会文章

5、 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共47组

6、 多媒体文稿演示解说规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二个月的争吵
我的“刁蛮”同桌
让家园回来吧
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乐于助人的小乌龟
有趣的小表弟
吃羊肉串的税务官
我给博士当老师
老师们,给我放肆吧
观《后天》——观后感
我们的职责
钢笔零件吵架
我家的“大肚子”哥哥
误人的“明天”
我们班的茂哥
预备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个人整改方案
保持党员先进性--个人整改方案
基层党委书记的整改方案
机关总支第×支部保持党员先进性整改方案
乡镇领导个人整改方案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案2
县委办副主任个人整改方案
基层党组织整改方案
区委班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
领导干部个人整改方案
烟草专卖局(公司)支部整改方案
司法局副局长整改方案
x水务局班子整改提高阶段问题整改方案
保持党员先进性个人整改方案(3)
县委办公室领导班子整改方案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我国注册会计师全面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审计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审计与监督
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构建
浅议抗震救灾款物跟踪审计工作的主要难点及对策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管理责任审计的重点
物权法视野下政府审计启示与变革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及东晋诗文
“柳树”的象征意义
《五柳先生传》结构分析
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
《五柳先生传》的笔法和韵味
《五柳先生传》学法指引
《五柳先生传》词句品析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笔墨寥寥 栩栩如生──释《五柳先生传》的运笔技巧
《五柳先生传》补充注释
《五柳先生传》词句教学引导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
《五柳先生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