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最新《论语》十二章学案模板优质

最新《论语》十二章学案模板优质

上传者:zdfb
|
翻新时间:2022-11-21

最新《论语》十二章学案模板优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子曰:“君子食无求( 要求 )饱( 饱足 ),居( 居住 )无求安,敏( 勤勉 )于( 对 )事而( 表并列 )慎于言,就( 到,靠近,表趋向 )有道( 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而( 表顺承 )正( 匡正 )焉( 语助词 )——可谓好学也已( 语助词 )。” (《学而》)

子曰:“人而( 如果 )不仁,如礼何( 把……怎么样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子曰:“朝( 名作状 )闻道( 道理 ),夕( 名作状 )死可矣。” (《里仁》)

子曰:“君子喻( 知晓,明白 )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见贤( 贤能的人 )思齐( 向……看齐 )焉,见不贤而内(名作状,在内心 )自省( 反省自己 )也。” (《里仁》)

子曰:“质( 质朴、朴实 )胜文( 华美、文采 )则野( 粗野、鄙俗 ),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然后( 这样之后 )君子( 成为君子 )。” (《雍也》)

曾子曰:"士( 读书人 )不可以不弘( 广、大 ,指志向远大 )毅(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把……当作 )己任,不亦重乎( 不是……吗 )?死而后已( 停止 ),不亦远( 遥远 )乎?" (《泰伯》)

子曰:“譬如( 好比 )为山,未成一篑( 盛土的竹筐 ),止,吾止( 停下来 )也。譬如平地( 填平洼地 ),虽覆( 倒 )一篑,进,吾往(前往 )也。” (《子罕》)

子曰.“知(同“智” )者不惑(迷惑 ),仁者不忧( 忧愁 ),勇者不惧。” (《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 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为仁。一日( 一旦 )克己复礼,天下归( 称赞,称许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条目,细则 )。”子曰:“非( 不合乎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 虽然 )不敏( 聪明 ),请事( 实践,从事 )斯( 这 )语( 言语,话 )矣。” (《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 一个字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大概 )恕(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 )。” (《卫灵公》)

子曰:“小子(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 为什么 )莫学夫( 那 )《诗》( 《诗经》 )!《诗》,可以( 可以用来 )兴( 激发人的感情 ),可以观( 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可以群(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可以怨( 讽刺时政 ):迩( 近 )之事( 侍奉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二、文言知识总结

1、通假字:知者不惑(“知”同“智”)

2、古今异义

仁以为己任

【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一日克己复礼

【一日 古义:一旦 今义:一天】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可以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小子何莫学夫诗

【小子 古义:老师对学生和称呼 今义:1.男孩子。2.僮仆、奴仆。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

譬如平地

【平地 古义:填平洼地 今义:表面平坦的土地】

然后君子

【然后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一言 古义:一个字 今义:一句话】

3、词类活用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朝、夕名作状】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形作名,贤者,贤能的人,内,名作状,在内心】

譬如平地 【平,形容词使动,使……平整,填平】

就有道而正焉 【正,形作动,匡正】

然后君子 【君子,名作动,成为君子】

4、特殊句式

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亦……乎?固定句式,不也……吗?】

3、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介宾短语后置】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介宾短语后置】

6、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介宾短语后置】

7、止,吾止也 进,吾往也【判断句】

8、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

9、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1)、虚词

而 敏于事而慎于言(表并列)

就有道而正焉(表顺承)

人而不仁,如乐何?(表假设)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顺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顺承)

之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补足音节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结构助词,的)

以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把)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来)

于 敏于事而慎于言(对,对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对于)

(2)、实词

质:①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燕策》)【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人或物,名作动,作人质】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质地、底子】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质朴,朴实,缺乏文采,与“文”相对】

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通“锧”,刑具,铁砧】

⑤余立侍在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质询,问】

⑥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通“贽”,见面礼】

⑦质明避哨竹林中(《后序》)【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居 ①佛印居左,鲁直居右(《核舟记》)【处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于,位于】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处于,位于】

④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囤积,积蓄】

⑤居无求安【居住】

⑥居则曰:“不吾知也!”【平日,平时】

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

施 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摆放,陈设】

②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用】

③然后施行(《出师表》)【实行,施行,执行】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加,施加】

⑤功施到今(《谏逐客书)【延续,yì】

就 ①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就有道而正焉(《论语》)

③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

④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

⑤使吾勇于就死也(《与妻书》)

⑥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谏逐客书》)

⑦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就 ①金就砺则利(《劝学》)【接近,靠近】

②就有道而正焉(《论语》【接近,靠近】

③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完成,成功】

④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即,便】

⑤使吾勇于就死也(《与妻书》)【走向】

⑥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采用】

三、成语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饮食不追求饱,居住不追求安逸舒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

2、朝闻夕死【如果早上明白了道理,哪怕当晚就死去,也是值得的;比喻对真理或目标的追求,非常热切】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4、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5、文质彬彬【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6、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7、死而后已【到死方才罢手。形容贡献一切力量,至死方休】

8、功亏一篑【原指筑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后多用于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之意】

9、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11、敏于事,慎于言【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2、兴观群怨【指诗的社会功能】

四、文化常识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 )时期( 鲁 )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 )家、( 政治 )家、( 教育 )家,( 儒 )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 私人讲学 )之风,倡导( 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 论语 》。该书被奉为( 儒 )家经典。

2、《论语》

《论语》由( 孔子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 儒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 20 )篇( 492 )章,以( 语录 )体为主,( 叙事 )体为辅,较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政治主张 )、( 伦理思想 )、( 道德观念 )及( 教育原则 )等。

五、默写(重点字词)

《论语》十二章

子曰:“(),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 (《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人而不仁,( )?”(《八佾》)

子曰:“朝闻道,()。”(《里仁》)

子曰:“君子()于义,( )。”(《里仁》)

子曰:“(),见不贤而内自( )也。”(《里仁》)

子曰:“(),文胜质则( )。文质( ),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 )不可以不( ),( )。( )以为己( ),不亦重乎?死而后( ),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如为山,未成一( ),止,( );( )如平地,虽( )一( ),进,( )。”(《子罕》)

子曰:“( )者不惑,( ),勇者不( )。”(《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 )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乎!( ),( )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群,( ),( )之事父,( ),( )。(《阳货》)

六、默写(情境)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

2.在《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

8.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

9.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2.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4.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5.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6.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

17.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一件珍品
人类起源概说
“神创论”可以休矣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
妈妈的唠叨
我爱我家
幸福是妈妈的唠叨
我家的一件珍品
妈妈的唠叨
人类起源
唠叨的妈妈
人类起源
我家的一件珍品_药瓶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裂缝原因的分析
建筑长度超过多少必须要设置变形缝
透水砖的来历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装修注意事项
矿院建筑馆雨季施工方案
现代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施工实例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商品房销售?
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
土方作业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怎样保存索赔的依据?.
一般设计原则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随意换用或混合使用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