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范文> 其他范文> 师德师风体会

师德师风体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8

师德师风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上虞市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未来的多功能书包
摸瞎子
谈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我的快乐与烦恼
乐于助人
新年联欢会
期末考试了
我的文具盒
“痛并快乐”的滑冰运动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银杏树
吹泡泡
缤纷泡泡
2011年大学生优秀入党自传
信管专业大学生入党自传
大三学生入党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2000字
当代优秀大学生入党自传
2011年大学毕业生入党自传
大学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入党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书
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入党自传
2011年女大学生入党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入党自传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
采油厂工作人员入党自传
如何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
浅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客文化特征
学生宿舍文化啊,你这片亟待开发的荒地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与动画制作
培养思维能力 改进语文教学
谈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职院校焊接实训质量的提高策略
新形势下技工学校面临问题探索
论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
以人为本 转换观念 健康和谐
学习科学发展观 做好本职工作
高职金工实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用教材教小说
《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札记
《大熊猫》课文
《纪念》教学札记
《纪念》说课设计
《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纪念》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纪念》电子教材
《纪念》教学设计
《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