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4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培养关乎学生工作开展成效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特点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面临的困境,对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统筹规划、分层次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三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干部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高校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形式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如何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通过有效途径打造一支思想过硬、能力突出、视野开阔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要特点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高等学校的学生正式组织中处于一定的管理与领导工作岗位、承担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任务、行使一定的服务职能的学生。[1]作为学生工作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具有着新时期大学生所具有的普遍性,也凸显着他们思想及行为上的先进性。充分认识并剖析新时期学生干部的思想行为特点,可以为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有所担当,主动性有所欠缺。关于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的讨论从未停息,但事实证明,每一代大学生都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作为“90后”青年的优秀代表,当前高校学生干部不断涌现出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先进楷模,成为所有大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部分学生干部仍然抱有完成任务的思想,未能积极主动形成从工作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意识。

2.目标清晰,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干部为高效完成工作而单打独斗的现象,结果就是部分学生干部工作充实,有些学生干部则经常空闲甚至挂职。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具有清晰的目标,并且希望快速高效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与其团队意识不足,缺乏协作能力有关。

3.个性鲜明,创新精神凸显。受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存在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下,他们接受着更加广泛的思想熏陶,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的头脑,也间接培养了质疑思维和创新精神。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敢于对权威提出异议,并善于运用创新的方式表达自我。

4.善于学习,判断力有待增强。抛开学生干部赋予他们的光环,每一位学生干部都会面临学习与工作协调的挑战。总体而言,多数学生干部可以较好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这与他们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无关系。但涉世未深的他们,在判断力上仍有不足,在外界信息的干扰下,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正确观点。[2]

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面临的困境

由于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天然优势和其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多数高校对学生干部建设及培养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仍然存在内容与形式单一、注重短期、针对性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于改进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培养效果意义重大。

1.培训分散,缺乏规划。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每所高校的重要任务。学生干部培养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培训,而应进行全面规划并开展系统培训。遗憾的是,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仍是内容不一、形式分散,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各个学校因历史、传统、特色等原因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学生干部培养,同一学校不同学院又有自身的培养方式。根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培养固然应该鼓励,但缺乏学校层面的统一规划,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出现的混乱情况也不容忽视。

2.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形式多为校院两级培训。学校层面有团校、学生干部学校等,学院培训多依托团委开展各类讲座培训。培训内容上集中于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公文写作、礼仪讲座等方面。另外,培训多为短期,对很多学生干部的培养基本随着讲座和培训的结束而结束。学生干部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培养效果也不可能短期内有所呈现,但学生时期打下的基础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形式与内容单一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将对学生干部成长、作用发挥及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3.培训针对性有待加强。学生干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群体,包括班级、学生会、社团及助理等几个方面。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干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学生干部培养重点在低年级同学,对高年级学生干部培养缺失。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干部,高校培养中未能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培养。[3]

三、创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建议

通过对学生干部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干部培养困境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创新和总结。如何适应学生干部成长规律,探索出适应当前高校学生干部成长和发展的培养模式,对于未来高校进行学生干部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统筹规划下的三级培养模式。在学校统筹规划下,校院班各尽其力,发挥自身优势,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培养效果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学生干部培养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学校进一步厘清思路,确定培养目标后,在课程设置、第二课堂、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便于学校各个层级有效开展学生干部培养。确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学校层面可以着重关注学生信念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各种针对性活动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在参与活动中提升自己。学院应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指导,制订符合自身特色的品德能力提升子计划,为学生干部创造活动平台,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班级在学院指导下开展活动,努力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如此三级培养体系有效保障了培养的特色和统一。[4]

2.有所侧重的分层次培养模式。遵循学生干部成长规律,对其开展有所侧重的分层次培养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干部,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在低年级学生干部培养中,着重对其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通用的公文写作、素质拓展、集体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干部进行普遍培养。在高年级学生干部培养中,着重提升其领导力、协调能力、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在工作安排中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和一定的指导,以实践活动、小班讲座等灵活方式进行定向精英式培养。另外,高校还要积极挖掘社团型、学生会、班级各类学生干部的共性和差异化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

3.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培养模式。学生干部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积极发掘并总结学生干部能力欠缺所在,通过有效途径对其开展能力提升计划,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为例,面对学生干部视野狭窄、表达力判断力不足的困境,学院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优势,创建了第二课堂“理观天下”。党员学生干部定期收集时事热点进行讲解,学生干部参加会议并进行自由讨论,在思想碰撞中实现了学生干部表达能力、判断力的提升,同时开阔了视野,取得良好效果。[5]

[参考文献]

[2]辛立章,周国桥.基于“青马工程”的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4).

[3]王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4]徐利民.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03).

[5]耿昕.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车人
谁是胜者
零距离的好朋友
吹牛大王
我的好舅舅
女中豪杰
同学
老师我想对您说
他,离我很远很远
猜猜她是谁
我家的体育迷
我班的三大名人
第二代“陈佩斯”
"昙花一现"的我
“傻”同学
强化特殊教育中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思考
试谈中师体育教学的“师范性”
三本院校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中“三笔字”教学管理办法研究
浅析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评价
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研究探讨
试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
三维仿真人像摄影教学改革模型拍摄与制作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三走活动”开展方法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的文化建设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高效性初探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
浅议高职旅游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分类建设管理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建设
《春日》教学札记
《春日》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春日》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材理解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
《蛇与庄稼》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