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3
国礼中的智慧
在近代文明来临之前,国与国之间交往,会送牛羊、送女人、送奇珍异宝;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与外邦交往的时候都送些什么礼物呢?人家又送我们什么呢?对收到的礼物,如何处理的呢?
“外交无小事,送礼有学问”。在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鲁培新看来,各国间如何互赠礼物,虽然看似国家交往中的小事,但却有着大智慧。甚至,国礼的吸引力还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从土特产到“中国智造”
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各种手工艺品巧夺天工,成为最初国礼的首选。陶瓷、景泰蓝等工艺品是礼单中的常客;丝织和陶瓷的领袖像也时常被列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礼的结构开始多元化,除了昂贵的“土特产”之外,出现了很多“务实”的礼品,而且政治色彩淡了,经济、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浓,礼品的科技含量也在提升。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高铁外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过去中国领导人与发达国家领导人互访是“买得多卖得少”,花上百亿美元从欧洲进口飞机,大宗买入美国农产品,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与会者送出的礼物是国产的中兴手机,这是第一次。但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礼物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中国智能手机正在国际市场占据越来越高的份额,也已经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制造实力的一张名片。
中国领导人送出的“中国智造”,除了展示中国形象外,其中的广告效应不可忽视。这些“国货”中不少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领导人将其作为国礼送出,也算是扮演了一回“推销员”。
送国礼因“国”而异
从“熊猫外交”到“高铁外交”,是一种纵向上的变化;那么,给不同的国家送礼,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再譬如,2009年奥巴马总统来访,中方赠送给他的国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精品《奥巴马总统合家欢》。胡锦涛主席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向奥巴马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艺术特色。绣像栩栩如生,工艺巧夺天工,令奥巴马非常感动,惊叹不已。这些“私人订制”的国礼,有一个共同特点:价值在于象征意味,并不实用。当然,不实用,是因为大国不差钱。
如果是给非洲国家送礼,就更适合送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送给第三世界国家一些电器。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也向古巴、委内瑞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送过中国自产的电脑等数码产品,一些轻工产品如衬衫、手表等也很受欢迎。
给大国送礼重“内涵”,给穷国送礼重“实用”,这算是国礼中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一个灵活运用。
国礼去哪儿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的外交更重视跟大国的关系,而大国们送给中国领导人的礼物,也颇具心意。
奥巴马访华期间,拿出一副围棋作为礼物送给胡锦涛。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有了解中国人、尊重中国文化,才会送出这样的礼物。
这年的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他送给习近平的是英格兰男子足球队的球衣,送给彭丽媛的是英国品牌迈宝瑞手套,还送给李克强一把网球拍,以及一系列英国书籍。这些礼物都是由随行的英国公司提供的。对于这些希望与中国做生意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推销”。
那么,国礼究竟是怎么个收法,而这些礼物,最终又去哪儿了?
鲁培新介绍说,礼品最早都是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由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我方收到礼品后,就给礼品受赠对象(一般是国家领导人)电话报告一下。后来礼品交接手续越来越简化,外国赠送的礼品,礼宾司只有极为简单的记录。实际上很多礼品,领导人都没有看过。
国礼会被送到专门的收藏机构。国家友谊博物馆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收藏来自全世界的“国礼”。博物馆会定期更换藏品,让更多人通过国礼了解中国的外交。到20世纪末90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会送一些音响器材、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国家领导人一般会转送给学校。
国礼除了赠送给国家领导人,随团访问的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礼品相赠。外交部对此有明确规定,接受的礼品无论价值大小一律上交。“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工艺品上刻着受礼人的名字,还有一些小巧的手工艺品,不值什么钱,才会让人当场领走。”鲁培新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朋友
- 俺的老班
- 电影票的遗憾
- 2007年全国卷II失分警示:摆渡手
- Dacing Queen
- 我是乖乖女
- 恶魔天使
- 他触动了我的心灵
- 我的自述
- 周恩来与数学
- 不可失传的孝顺
- 人救狗
- 父爱如坯
- 我佩服她
- 春天的思念
-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阿坦巴耶夫时代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温情受难,只为活着?
- 新形势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 中国富人阶层“两栖”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探究
- 潮安同奉善堂“开乩”活动的文化特征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 毛泽东分配思想及当代启示
-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后”都市婚恋剧二元对立及母题
- 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形象性格对比分析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礼物》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课文
- 《水都威尼斯》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其它杂项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