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31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但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成绩较差。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经商做生意、打工挣钱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过少。
2、性格缺陷。由于家长与留守儿童联系教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3、行为缺乏约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4、安全无防范。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四、解决办法
那么针对以上情况的“留守儿童”我们应怎么去办呢?我们应时刻关注“留守儿童”。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管理。
1、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联系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通过班主任,在全校范围内摸底,弄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登记清楚监护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校与监护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2、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
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与班主任经常取得联系,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经验体会,并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电话交流几次,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至少在交流中会获得学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配合老师适时鼓励,因势利导,变害为利,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状态,让子女感觉到父母虽身在他乡,却心系自己。
(二)用爱心去感化、温暖学生
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犯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让他们的母爱父爱得到延伸。
我们常常高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那么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如此之多,他们的成长当然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论学习
- 侃侃座位
- 心恋
- 我爱我的祖国
- 秋天的树叶
- 三张照片
- 中国,我爱你;中国,祝福你
- 触摸中华魂
- 天上的五线谱
- 震惊——5.12
- 秋天
- 二十年后回家乡
- 无私的爱
- 当我仰望天空时
- 小草的呼唤
- 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
-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战略制定
- 地方电视台新闻类节目改进的几点建议
- 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关系研究
-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实现模式
- 地方性商业网络媒体新闻内容特征
-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 探析地市电视台如何整合节目资源
- 浅谈如何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 浅析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已撤销外国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
- 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究彝族服饰的保护
- 探析多媒体技术在网球教学中辅导作用
- 探析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 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探究
- 《小狮子爱尔莎》教材理解
- 《小狮子爱尔莎》教材理解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相关知识
-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札记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实录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札记
- 《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断赏析
-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