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31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新课程鼓励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生命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语文教学的课堂亦是艺术的殿堂,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的传授、美的熏陶、精神的提升。摒弃技能化,摒弃功利化,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赞赏学生,学与教融为一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者,又是促进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适时地鼓励学生和赞赏学生,用鞭策和赏识等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引导、点拨学生开发语文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平等的合格者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基本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探究。

谦虚的倾听者 比如,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对演讲主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演讲的结构安排等,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但必要时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取舍演讲内容,如何查找资料,演讲时怎样注意感情的交流,演讲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

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习过程和运用方法的良好行为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上,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高效的组织者 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讨论探究,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

充满情感的品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意的。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详和,而且自始至终要与文本保持相和谐的状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再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熏染,会产生愉悦激奋得情绪,会积极思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能促使学生对文本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章的情,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语言的精妙,读着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地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满怀激情,才能领会文本包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催生情感 “情感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心智,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在屏幕上显示美观优雅的课文标题,接着播放黄果树瀑布的震撼画面,并且配以由远及近的瀑布流水声,然后伴着优美的民乐,由著名的朗诵家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借助于情境,以精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于磁性的朗读、巨大的流水声响,让学生陶醉其间,催生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

动情朗读,滋养性情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章写得精美,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有一种令人震撼、令人鼓舞的力量。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能够有效地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们走进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月光曲》一文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一小节文字,是皮鞋匠凭借贝多芬的乐曲而产生的联想,其旋律是由平静到激昂。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平静低缓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宜用激动、高昂的语气加以感情朗读。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动情地朗读,一定会对盲姑娘产生同情,一定会被兄妹俩对音乐的追求与执著而感动。

共建和谐,陶冶情操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传递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快乐、和谐的氛围,达到“亲其帅,信其道”的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首先,将学生带入那月色柔美的境界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第一小节描写夏夜的文字,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这一段。接下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通过看画面、听教师的配乐,感受夏夜月色的柔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陶醉在夏夜的柔美之中。

师生之间真情的多元对话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多元对话过程。

对话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本对话。生本对话旨在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展示空间。二是师本对话。教师应对文本有创造性的理解,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起地球。”同样,教师也应将文本作为一个支点,由此辐射拓展的课堂天地才能无限扩散。三是师生对话。教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去探究适合对话的话题。比如,学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不妨以“生命VS尊严”为辩题展开一场师生辩论赛,让师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云台山
家乡的大海
雨中即景
春天
参观云香桥
雪景的片段
月河夕照
游白云山
寒冷的夜
我爱秋天
百崖大峡谷
千灯湖
家乡的春天
春天校园的新发现
浅析如何加强新设备验收投运管理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及构成
浅析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浅析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机造成的路面离析及预防措施
浅析市政排水管道改造设计
浅析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管理
浅析建筑施工技术如何优化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浅析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
浅析矿井通风机智能化运行及节能增效的措施
浅析农村公路桥梁养护中的常见问题
浅析铺装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膨胀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处理措施
浅析水利工程的冬期混凝土施工
琦君散文的特点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1
一方心灵的“理想国”──《春酒》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绿叶对根的情意──领悟《春酒》的意蕴
《与朱元思书》写作特色
《与朱元思书》问题探究
《与朱元思书》课文背景知识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1
《与朱元思书》古今异义
徜徉山水间──《与朱元思书》赏析与教学启示
《春酒》整体感知
《春酒》教学建议
《与朱元思书》翻译及点评
《与朱元思书》词句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