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扬州漆器遇上日本

当扬州漆器遇上日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7

当扬州漆器遇上日本

扬州漆艺驰名日本三岛

日本的漆器工艺源自中国,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中国的漆艺就开始流传到日本。

在我国的汉代,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特别是漆文化的渗透,使日本本土的漆艺受到强烈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相似,天然漆的资源丰富,日本也组织起了漆器生产,并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漆艺行业。最初,日本的漆器只使用红色一种颜色。因为日本人认为盘中之餐亦是有灵魂的,红色被认为是灵魂的颜色。后来出现了黑色漆器,黑色代表宇宙的颜色,也被称为灵魂之色。

唐代,扬州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对外港埠,为东南沿海的都会,常住外国人就达数千。经济繁荣,巧匠云集,手工业相当发达,彩绘、剔红、夹脱胎和金银脱等漆器制作愈益精细,螺钿镶嵌工艺亦具有很高水平。

唐时扬州特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高僧――鉴真。唐代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为日本带去了盛唐的璀璨文化。

中日漆器渊源之争

在继承中国传统漆艺技术基础上,日本发展了具有本土特点的漆工艺:以金、银作为装饰花纹,即日本所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加入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显示出金银色泽,极尽华贵,有时并以螺钿、银丝嵌出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公元十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清朝皇帝不但大量购买,还在宫廷专设洋漆作坊进行大量制作。

日本的近代漆器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生活,并还在不断拓展漆器的运用领域。日本“漆器之乡”石川县出产的漆器有600多年历史,以坚固、华丽的特点驰名日本,同时也在世界享有盛誉。日本的近代漆器,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他们的漆器中既有能反映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的元素,又有能反映时代特点的简洁、流畅、明快的与时代合拍的元素。而如今日本的漆器更是后来居上,成为了一个漆器大国。许多人都知道“japan”之意为日本,但是“japan”最初指的是漆器可能就没有太多人知道了。漆器已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象征。

日本拥有大批从事漆艺创作的艺术家和制作漆器的工匠,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日本的漆器,高、中、低档并行,手工制作和机械化生产并存。手工制作的漆器作为高级艺术品,为上层富裕者使用或供出口。机械化生产的漆器产品生产效率高,售价低廉,能为普通家庭所承受。在日本,有漆器专卖店,大商场里有漆器专柜,画廊里能看到漆艺家们的漆艺作品。日本人借助近代科技手段研究漆器,在漆器的原料配方、工艺技巧和艺术造型等都获得了很有价值的成就。据报道,日本漆器在医疗保健领域已经有所突破,已开发出具有杀菌、保温功能的漆器制品。

中国学界一直宣称,漆器文化起源于中国,日本的漆器文化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并发展的;产漆液的漆树只生长在中国陕西的漆水河流域。但是,日本学界却不认可。他们一直宣称,日本拥有自己独立的漆器文化传统,并不受中国的影响,是其独立产生和发展的;漆文化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业内不少人士认为,中国从来没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漆器文化专利,也从来没有要求日本为其有关漆器不当言论道歉。所以,作为后起之秀的日本,大可以继续拥有、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漆器技艺,从而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鉴真大师宝座像“返里探视”

198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推动下,经中日双方努力,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干漆像回国“探亲”,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

媒体报道,4月14日 鉴真大师像回扬州展出。此消息一出,轰动了整个扬州。据悉,扬州巡展的鉴真大师宝像,至今供奉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之中,鉴真大师宝像就是唐代漆器工艺中的夹胎塑像。据说,鉴真大师圆寂后,为了悼念恩师,其随行弟子中有一善漆艺者,为鉴真大师制作了一尊漆艺夹塑像。该像高84厘米,因以真人为模型制作,所以造型与真人非常相似,线条也非常简练,塑像完成后没几天鉴真便坐化了。

这尊坐像,是鉴真的寿像,被日本珍为“国宝”。高僧身披袈裟,衣褶柔和,双目闭合,嘴唇含着微笑,双手叠放膝上,表现出一位有道高僧慈祥的神态。坐像胎厚的地方糊布五六层,薄的地方仅糊布三四层,最后再用彩漆髹饰。坐像体现了鉴真一生刚毅、果断、安详、肃穆的人生。

鉴真大师宝座像回扬州巡展时,扬州城轰动了。一千多年前大师东渡日本,把盛唐先进的文化带给日本人民,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光辉的贡献。今天,他的塑像“回乡探亲”,受到了如同鉴真大师亲自回来般的接待。扬州人盛情接待鉴真大师像“返里探视”,从上海起程的载着鉴真像的菊黄色车头的专车,在柳枝摇曳的公路上缓缓行进。它穿过常州,经过镇江,横渡长江,到达扬州,一路上都受到热烈欢迎。在鉴真当年东渡时曾三次经过的瓜洲渡口,人们挥动着中日两国的国旗、标语、花束、彩带,在扬州市区,更有数以万计的群众夹道欢呼迎接。 护送鉴真大师像回乡的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连声感谢扬州人民的深情厚意。他激动地说:“昨天鉴真和尚回国,一场春雨为他洗尘,今天来到故乡又遇上晴天,这是让他好好看看一千多年后的故乡!”专程去上海奉迎鉴真像回国的全国欢迎鉴真大师像委员会主任赵朴初风趣地说:这是“天从人愿”!

媒体报道,“利用鉴真像回扬省亲的这次机会,扬州漆器第一次成功复制了鉴真像。”据扬州漆器厂原副厂长张长明回忆,“扬州的漆艺家和雕塑家们在获得日方同意后,满怀诚意地采用同样工艺,按照原样复制了一尊鉴真塑像。”由于白天塑像要供人瞻仰,只有晚上才可以进行测量和分析,时间紧、任务重,扬州漆器厂几乎派出了全部的技术精英,分工协作,昼夜不歇,终于赶在塑像离扬赴北京之前做好了模型。

在日本唐招提寺中,据说还供奉着一尊卢舍那佛坐像。卢舍那佛坐像是鉴真弟子义静带领日僧净福、漆部弟麻吕、物部广足等一起塑成。坐像高达339厘米,是用竹胎夹髹漆而成。卢舍那大佛像是现今日本所存干漆夹造像中最大的,坐像面部稳静中略显严肃,体态丰腴和宏伟,衣褶柔和中显出自然,完全体现出我国唐代佛像雕塑的特点和佛教律宗的持戒精神。这也说明它是唐代干漆夹造像由鉴真及弟子传入日本后的产物。在卢舍那佛像右首的“药师如来立像”和左首的“千手观音菩萨像”,采用木胎漆制作而成。这三尊漆制佛像被日本奉为国宝。卢舍那大佛坐像和鉴真大师坐像是干漆夹佛像雕塑中的精品,无论在美术史上还是漆艺上都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晶。从中不难看出,扬州漆器技艺对日本的髹漆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石灯笼灯火27年长明不灭

在扬州巡展时,森本长老动情地说:“前年邓副总理满足了我的心愿,让我陪鉴真和尚回国探亲。事后我反而有些心慌,不知该带什么礼物报答中国人民。”后长老决定赠送樱花树苗和石灯笼。长老指着纪念堂前刚刚立好的石灯笼说:“这是材质最好的庵治石,是按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八世纪天平时代的灯笼样式制作的,在加工过程中返了三次工。”森本长老表示:“石灯笼是日中友好的象征,我祝愿灯笼的灯火永不熄灭。”

2007年4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访问日本。他在演讲中提到,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和日本唐招提寺的一对石灯笼灯火27年长明不灭,遥相辉映,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前景。为了增进扬州与奈良的友好往来,扬州市决定制作鉴真大和尚塑像送往日本,这一光荣的任务再次交给了扬州漆器艺人。扬州漆器厂经过多次论证修改,最终设计了鉴真立于一个具有海船标记的基座之上的方案。塑像连底座高2.17米,其中鉴真大和尚高1.65米,它从设计到制作成功,历时一个多月,共有150人次的技术人员参与了制作。该塑像采用的正是唐代传入日本的“干漆像”工艺,据称千年不会开裂。

2007年6月,扬州漆艺大师精心制作的鉴真塑像“东渡”日本,受到了日本媒体的争相报道,为加深中日友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终于主持完队会了
我被罚站了
猜字谜
我和妈妈的亲子装
准备报班
第二次玩木头人
六一礼物
终于解放了
游泳课
小马虎
看京剧
不劳而获
放学后……
父亲节的礼物
数学课上
都昌县双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思路
茶叶的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机采棉种植模式播种技术操作规程
狗牙根及偃麦草品种比较试验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泸水县杂交玉米引种示范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影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分析
泸水县洛本卓乡水稻生物多样性混栽技术浅析
高寒山区藜麦绿色配套栽培技术
初探泸水县洛本卓乡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简介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五步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整体把握
萧 红:《寄东北流亡者》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导学设计
艾 青:《我爱这土地》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3
《土地的誓言》教学建议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整体把握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7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1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2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