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31
当代艺术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方面逐渐得到满足,继而,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层面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很多家长不惜将重金投资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上,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方面的课程和活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一些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学校、幼儿园、少年宫、琴行、画室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培训项目从音乐类的钢琴、声乐、舞蹈到美术类的素描、书法等不胜枚举。在“钢琴热”“书法热”的影响下,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热潮。
每年的
7、8月份,各大城市相继拉开各类艺术水平考试的序幕。据统计,全国参加艺术考级的人数已近百万,就在温州这样一个三线城市,其中一个考点每年暑假参加音乐、美术类考试的学生的人数就已突破了2万,而且还保持着每年持续上升的势头。而中小学生成了各类考试的“领军人物”。
艺术考级的宗旨是“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考级的意义就在于:①检测孩子们学习艺术所能达到的水平;②通过非正式授课老师的指导点评,使孩子们的艺术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③让孩子们体验、适应考场气氛,从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④取得全国艺术考级的证书,使孩子们感到学有所成,是对其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其他方面学习的自信;⑤通过考级,促使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更加严谨,增强艺术能力,这样既提高学习质量,又能展现出更加完美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正如方教授所言“考级是件大大的好事”。然而二十余年来,艺术考级在迅猛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第一,组织考级的单位缺乏规范性,考试过程中缺乏公正的原则。受考级利益的驱动,全国各地一些大型培训点自成体系,各自为营,开展不同门类的考级活动,然而里面大多存在考风不正、降低标准、收费混乱、考评不正等问题。
第二,授课老师缺乏资格认证,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过程急于求成、缺乏责任感。就钢琴这个专业来说,老师的数量在总数上是占了大比例的。其中包括专业院校的教授、讲师,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们等。还有些专业团体效益不好,本身并不是钢琴专业,但在“钢琴热”效应的诱惑下动了心,继而临时转专业,加盟到这个疯狂的淘金行业来。这样的老师也许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长,但在琴艺上还只是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笔者自己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我从上下届校友那里了解到,现在钢琴教学主要以琴行为主。专业院校的教授专家毕竟有限,而且收费较高,是大多数家庭都不能承受的,而这些专业老师为了教学质量,也会控制学生人数,挑选资质好的学生。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才能受到专业、正规的钢琴教学。而大部分琴行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找些音乐院校在读的或刚毕业仍在待业的学生,因为这批人待遇较低,比较服从安排,但教学能力可想而知。在教学过程中,现在大部分老师都只是为迎合考级,迎合家长求快求高的思想而教,考什么等级就只学相关的几首曲子,其他一概不教。不注重培养扎实的弹琴基本功和音乐的内涵及表现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样怎么能培养出有优秀音乐素养的学生呢?所以只有强化师资水平,严肃师资的考评工作,才能促进艺术培训水平不断提高。
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社会心理也在潜滋暗长。很多家长根本连为什么学艺术都不知道,就因为别的家长让孩子去学艺术,就盲目地跟从。原因就是别人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也要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攀比、从众的想法十分盲目。而前几年一些高中、艺术学校在招生时,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降低了分数,这也使一些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考级和获奖,而忽视了学艺术最根本的目的和孩子们本身的兴趣爱好。
“你的孩子过几级啦?”这几乎是所有琴童的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仿佛孩子只有拿到考级证书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素养,而级别越高当然越“优秀”。正因如此,有的老师在帮学生报名考级时抱怨:“明明孩子的钢琴水平只能考四级,但家长非要考五级,理由就是和他一起学习的孩子也考五级,不能输给别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领悟能力和音乐的天分都是不一样的,也是不能相互比较的。在这种强压之下,很多孩子也开始对艺术学习产生排斥、反感的心理。赵易山教授说:“学音乐应该是快乐的。”孩子们带着这种负面情绪又怎么能学好艺术,通过考试呢?而孩子考试通不过,一些家长却一致将矛头指向授课老师和组织考级的单位。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阻碍了考级的健康发展。
今后我们应该将考级活动更加规范化,进行系统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教师师资水平,实施考核和评定等级制度;教学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拔苗助长,本着淡化功利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教学;家长对待考级也不要盲从, 不要跟风,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理性选择学习内容,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让孩子真正学有所成,这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也是考级的最终意义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参观长乐博物馆
- 家乡的青少年宫
- 我爱青云山
- 我的自画像
- 春姑娘
- 我喜欢生日
- 谁把春天带来了
- 小鸟和它的老虎朋友
- 春姑娘
- 钓鱼
- 童年回忆
- 上体育课
- “妈妈,你辛苦了!”
- 做客
- 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改善文艺精品创作环境
- 分析王思任的旅游者形成条件思想
- 基于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 泰国生活习俗研究
- 修学游中跨文化冲突的形成研究
- 名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 物理教学中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因素及建议
- 谈跨国旅游中的文化禁忌
- 中国皇家园林的历史源流
- 谈韩国的寒食节
-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精神
- 基于同声传译室的模拟英语导游活动
-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风格分析
- 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特点及功能
- 兵团导游年审导游网上培训课程开发设计研究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变中求效益
- 小学生作文佳段欣赏 备课资料
- 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 自己啊
- 小学作文开头 备课资料
- 汉语拼音教学中方音辨正指导方法
- 小学低段语文古诗文教法探析
- 呵护聋生的情感需求减少聋生的破坏行为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教师随笔 ——课外访万家活动调查报告
- 我的好友 学生作文范文
- 浅谈如何盐和培养班干部
- 浅谈低年级聋生的学词识字教学
- 让激情在低段课堂教学中放飞
- 我的伙伴 学生作文范文
- 小学生优美作文开头 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