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31
基于工程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课程考试改革
摘 要:三维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为了提高学生对三维软件的应用能力,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课堂教学和工程实际项目进行了考试改革。以课堂实地操作培训为基础,设置符合工程实际应用的题目,直观反映学生应用三维软件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和应对创新能力,也增进求职就业的信心。
关键词:机械工程;应用能力;考试改革
长春工业大学作为吉林省属的一所地方工科院校,长期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本研究即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对考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1.教学内容提炼
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讲解内容过多、过细,学生似乎当堂消化得很好,但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却逐渐弱 化。[1]对于软件操作类课程,需要由教师指点学生遇到各种错误时的解决办法,而不应该直接将正确操作讲述出来。
以CATIA软件为例:针对实体特征,初学者一般都能顺利完成,则不再将其列为考试点;而曲面造型需要创建多种特征面再进行相应操作,真实反映设计者的思想,才是我们要考核的关键。
为了及时融入新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的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并随时更新。本课程基于工程实际,设计了汽车活塞、连杆等实体零件及轮毂、起动机罩等曲面零件的案例;进而应用上述零件进行装配设计、工程图以及运动仿真模块的学习,形成曲柄连杆机构“一条线”的学习内容。另外,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为他们设计一些额外的工作内容来满足他们的胃口,笔者编撰的一本教材就得益于2013届的两名同学的思路启迪和图形绘制等帮助。
2.考试改革
(2)考试形式。考试方法改革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2]
本课程在考试形式上进行了大胆改进,摒弃了传统的笔试形式,采用 “口试”形式:先将试题编号,考生自行抽签,每十人为一拨,两个小时后进行下一 拨;抽到题签的考生即进入考场上机操作,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操作;最后提交操作文件和绘制过程报告。其间还要回答老师的几项“口试”提问,“交卷”时要整理试题操作报告和“口试”答案,教师再根据其绘图思路、速度以及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其期末考试成绩。
3.实施效果分析
本课程“口试”并不是口头上问几个问题,而是基于一个产品零件的绘制来进行的,其间涉及命令的选用、错误提示的修正以及教师设计的障碍等多项任务内容。经过一番训练,学生意识到课堂上讲授内容就是考核要点,是毕业应聘求职的本钱,再加上驱除了单调枯燥的讲解,代之以上机动手演练,使学生热衷于跟随老师思路,认真思考,还能启发教师灵感,甚至指出其中不足,从而造就了一届优于一届的境况。
4.教学体会
三年的改革尝试,使师生既感受到教改的难处,又为取得的效果而欣喜。十人一拨的考试,一个自然班要一天才能完成,可经过几轮的实践,发现学生在三维软件的操作技能上确有很大提高,课程组每位老师都非常欣慰。
三年来的实践验证教学改革是正确的,却也发现其中仍有不尽如人意之 处:
(1)受数据和时间的限制,一些能反映个人水平的如汽车、飞机等外壳造型的“大作”还无暇做出。今后将进一步搜集产品数据,分解其相应部分来指导学生分组完成。
(2)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学习,还需要加强引导和约束,才能将其心思投入到知识的吸取中。今后将增加阶段性测试环节,尤其是对一些“后进”学生,鼓励其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三维设计水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猴子
- 秋天
- 我的布娃娃
- 四季的风
- 教训
- 秋语
- 修铅笔盒
- 台风
- 一只鹦鹉
- 短跑——我的爱好
- 白云魔术师
- 假如我是一片荷叶
- 理发
- 云南游记
- 爬山
- 马克思主义经济中国化问题分析
- 我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分析
- 公共政策及时更新的路径选择
- 环首都县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国际投资准入自由化趋势下我国投资准入政策研究
- 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及存在问题分析
- 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 “营改增”涉及的非居民企业相关税收问题
- 基于COSO报告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营销胜任力研究综述
-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与分析
- 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演进及借鉴
- 新环境下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控与监管的思考与建议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 《这件事____》教学设计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古诗四首》片断赏析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4》教学设计
- 《我的家》教学设计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 《玛丽亚的心愿》教学设计
-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