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苏青笔下的沪上文人

苏青笔下的沪上文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苏青笔下的沪上文人

苏青与张爱玲是当年的文坛双姝。时人评骘苏张,多称道苏青的散文,小说则苏不及张。确实,苏青自己也承认小说技巧不如人意。不过,她的小说倒有一样好处,即纪实性极强。譬如,今人捧读《续结婚十年》,大可透过她那双眼睛,一窥上海沦陷后的文坛生态。

二○○九年六月,学者黄恽在《万象》杂志发表《我读〈续结婚十年〉》,首次将此书置于聚光灯下,大致还原其中一些人事。在黄文启发下,经蔡登山辑佚,更发现书中导致苏怀青意外怀孕的“谢上校”的原型,竟是日后以长篇小说《旋风》名闻台湾文坛的作家姜贵。(《从一篇佚文看苏青与姜贵的一段情》)这足以见证黄文的开创之功,尤以文中所拟“人物对照表”,已俨然成为研究沦陷区文坛的一把钥匙。

为使后文顺利推进,同时也使普通读者不至堕入五里雾中,有必要将“对照表”抄录如下(括弧中为人物原型):

金世诚(陈公博)、戚中江(周佛海)、徐光来(朱朴)、鲁思纯(陶亢德)、潘子美(柳雨生)、周凡(谭惟翰)、木然(实斋)、范其时(鲁风)、秋韵声(关露)、裘尚文(金性尧)、周礼堂(纪果庵)、谈维明(胡兰成)、郭小姐(莫国康)、郑烈(袁殊)、张明健(吴婴之)、钱英俊(周黎庵)

这份对照表大体不错,但学术研究力求精密,黄先生以后便调整了其中关于“木然”所对应的原型,将原先的实斋,换成了周越然。(参见《缘来如此》,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57页)不难揣测黄先生原先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小说里记述了郑烈组织过一次苏州旅游,对应的真实场景是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二至十五日,《新中国报》社长袁殊邀请上海作家春游苏州。而书中同去苏州的十几个人里第一个就是木然,苏青《苏游日记》里,实斋又恰与苏青同行。但关于“木然”的另外一些描述,如他是潘子美眼里重要的老作家,住在“龌龊弄堂”,家累很重……这些却与周越然匹配。有意思的是,一九四四年《杂志》第六期“春游苏州特辑”里,明确说周越然等人受到了邀请,却“因事不克参加”。只能说小说毕竟是虚构的,如果完全当真,那就上当了。此外,黄先生又还原书中另一位人物赵瑞国,即周化人(初刊《挖历史》第一辑),同样令人信服。

笔者翻阅《续结婚十年》时,读到其中写潘子美“操一口顶流利的国语,听起来竟是悦耳异常”,这一描述,着实精确。柳先生的国语水平,董桥也说过,是在看国产电影时,耳濡目染学来的。不过这信息我早已知晓,倒并不出乎意料。而小说提及鲁思纯与汪伪约法三章事(“第一不写对不住国家的文章,第二……”),不免有些将信将疑。复经查阅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四日《申报》陶亢德首次提审时的辩护状(一、不登南京伪府要人演辞;二、不刊实事报道消息;三、自己不写政治言论),居然也对得上。这才让我对之另眼看待。

近来,经挖掘研考相关文献,发现“对照表”尚有几处值得补正。

吴诗人(路易士) 《续结婚十年》第八章“吴山点点愁”,写苏青筹备主编《天地》,到处寻觅可能的作家约稿。正巧碰到吴诗人请她喝咖啡,整整喝了大半个钟头,吴告诉她“许多关于自己的正义感及浪漫史”。结账时,仆欧把账单摆在诗人面前,苏青也没和他客气,“由他自掏摸半晌,把几角几分的账会掉,额外的赏赐是一文也没有的。”谁知吴诗人兜里就剩这些钱,害得他“晚饭不得下肚”,并写了一首叙事诗讲述此事。从此诗人“痛伤心了,不肯替我写诗”。

这位在苏青笔下有姓无名的吴诗人,其原型是被小报记者冠以“鱼诗人”雅号的路易士(即纪弦)。路易士曾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三四二期,发表一篇短文《休说穷》,便讲述那则请吃咖啡的轶事,也提及女作家向他约稿。两相比照,差不多对上了榫。只不过,路易士文中倒没有如苏青说得那么寒酸,原话是说:“有一次,我口袋里有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很开心。打算花了它。于是上咖啡店去。碰到一位熟人(是个女作家呢)一同喝。熟人是有钱的,而且办法多得很,而且是真的有办法,不是挂在嘴上做做样子的。可是结果你猜怎么着:是谁付了账,请了客?―天晓得鬼晓得是我!”细细咂摸,双方显然各执一词。路易士的意思是,他的钱来自稿费收入,辛苦得很,远不如神通广大的苏青,钱来得多容易。我想,这话如果属实,则他的愤愤不平,似乎理由更充分些,至少更值得同情。以后路易士果然没给《天地》写过诗,只应苏青之邀,撰过一篇创作谈《诗集〈出发〉》(1945年1月1日《天地》新年特大号)。

小说第九章“苏州夜话”的重头戏,即实录某晚女作家留宿苏州时,苏怀青偷听秋韵声与张明健的私密对话。不过白天的一些事情,作者也略有提及,例如说同去的人中就有吴诗人,只见他“口衔烟斗昂首若有所思,瘦而颀长的影子永远曳着大手杖”,是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虽然真实世界里,路易士未必真的同游苏州了,但他“烟斗不离口、曳着大手杖”的标志性特征,则在观察力极强的苏青笔下,描摹得相当传神。

周凡(吴湖帆) 小说第八章继“吴诗人咖啡事件”之后,写到徐光来引荐自己一位老朋友、名画家周凡,预备介绍给苏青,替她设计《天地》的封面。鉴于《天地》前十期的封面,是一尊手执纸、笔、墨水瓶的四面佛形象,它来自谭惟翰的设计(第十一期后,封面换由张爱玲设计)。据此,黄恽先生或以为周凡的原型即是谭。但其实不然。因为尽管谭惟翰多才多艺,擅画油画,却并非名画家,也非朱朴的老朋友。小说接着还写徐光来提出要替苏怀青写一篇力捧那位画家朋友的文章,苏“心中有些忧结,但也没办法,只好假装出欢喜的样子”,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应承下来。我猜后来封面设计因故未能谈拢,但朱朴的“吹捧”文章却如愿刊于《天地》创刊号,即《梅景书屋观画记》。文章开头介绍:“岁在癸未,中秋之夕,我在魏园参加了甲午同庚的千龄盛宴之后,随了吴湖帆画师到他的梅景书屋去观画。”并说“湖帆是目前我国的第一画师,此为人所共知”。行文至此,水落石出:周凡者,吴湖帆也。

在这一章,苏青还评论说徐光来“文章并不高明”,而朱朴在《天地》上也仅露过一次面。种种迹象表明,苏青对朱朴已心生芥蒂。究其原因,或许起于此前苏怀青受邀与金世诚共进晚餐,等第二天去《大江》(即《古今》)杂志社,发现气氛有些异样。苏青观察到的情况是,钱英俊背后嚼舌,而徐光来受其蛊惑,说出以后要仰仗她的话,让苏青非常反感。想当初朴园雅集(参文载道:《朴园雅集记》),苏青也到场的,结果《续结婚十年》里却丝毫未提,是出于故事太枯燥,还是心情糟糕尽量避开?还真需费些思量。

唐萱(谭惟翰) 小说第四章“所谓职业”中,苏青由潘子美关照下,任职梅格路(原型是海格路,今华山路)中国电影公司(原型即1943年5月1日成立的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后文“中联”是其前身之一)。报到时,在办公室碰到一位同事,温文尔雅,柔声细语,给苏青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人在书中名唤唐萱,小说描写他“多才多艺,绘画音乐都爱好,衣服鞋袜都清洁异常,一张面孔清秀得像女人。他学的京戏也是青衣,珠圆玉润,唱得很不错的”。

这位男人女相的青年,才是谭惟翰。帮苏青编《小天地》的周班公,也曾接编《新影坛》,他在《谭惟翰这个人》(1945年《新影坛》第3卷第6期)里介绍“中联”编剧谭惟翰时,言道:“他很年青,很文雅,很美丽”;“说一口很洪亮的国语,说得稍微太慢了一点”;“他常常满面笑容―笑得很孩子气”;“他天生就不像一个英雄,所以唱起京戏来就饰青衣,而且唱得很好”。又,查一九四五年《杂志》第十五卷第三期《杂志界交谊会追记》,继鱼诗人路易士之后,本来轮到班公,恰好他新婚去苏州度蜜月。于是谭惟翰上场,“大展歌喉唱《凤还巢》,音调响亮,咬字准确,都说具梅派韵,他唱青衣,和他写的小说一样的动人”。

一九四四年《杂志》“春游苏州特辑”里收有谭惟翰的文章《苏游杂记》,而《续结婚十年》第九章“苏州夜话”里,“温美如玉”的唐萱与吴诗人一起下车,只因谭惟翰与人无忤,故能与路易士结伴。虽则实际情况是,路易士并未出现在春游苏州者名单,此间确有烟云迷蒙处,可如将这处描写理解为凸显谭惟翰的性格,兴许可获女作家的本意。

那次春游苏州,谭、苏之间发生过一件趣事,大概可以从旁观察两人的真性情。苏青《苏游日记》写一行人在灵岩寺瞻仰印光法师的遗骨舍利与手书训诫,中有:“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女人畜生出生于此,皆现童男身。”闻见此言,苏青怫然跑到外面,在天井里看黄狗舔屁股。谭惟翰恰巧出来,突兀地来了句:“此地只要它与你一离开,便是极乐世界了。”这让素来注重女权的苏青火冒三丈,回敬说他死后烧掉时一定没有舍利。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不过谭在此刻的表现,也许正应了周班公所观察到的:“你有时会觉得他真老实,可是有时又会突然发现原来他也相当深于世故。”

魏如生(韦瑞生) 前文已述,小说第四章的重点,是写苏怀青托鲁思纯介绍,去找“近来很活动”的青年作家潘子美,后者替她在中国电影公司找到一个编剧的职位。苏怀青的顶头上司、编剧组主任名叫魏如生,是一个“四十八岁的广东男人”。没过多久,魏提出“以后公司采用剧本须经编剧组通过”,并尽量使用公司所聘编剧所写的剧本,这招致众导演集体反对,“语多轻视与嘲笑”。魏又气又难堪,当场辞职,拖累苏怀青跟着失业。这段经历,苏青以后有过回忆:“当年年底,通过陶亢德关系,由柳雨生介绍我入伪中华联合电影公司任编剧。不过二三月,因主任韦瑞生辞职,我也随着离开。”(据王一心《苏青传》)尽管魏如生的辞职原因是否真如苏青所言我们很难核实,但魏如生的原型即时任“华影”专任委员韦瑞生,却断无疑问。

第四章还提及编剧组的柱石陆揆一,“在电影界中已混得很久”,“中国电影公司的剧本几乎大都是他改编或写作的,所有导演全同他熟悉”,此人多半是编剧起家的名导演朱石麟。而另一位受魏如生倚重,却纸上谈兵的年轻编剧孙其时,或许是曾任《新影坛》编辑的周班侯。可如欲确证,却难乎其难,毕竟沦陷区电影今日仍被定性为“汉奸电影”,除了研究者少之又少,一些当事人(童月娟、屠光启、黄天始等)的回忆录更难得一阅。

此外,王一心还破解出一位“艺名”都懒得取的“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原著第157页),称苏青口气之不屑,鄙视之情溢于言表,其影射的竟是秦瘦鸥。这令我惊诧之余,不免对这位文学史上的名作家,又多了一层感受。

概而言之,苏青的小说带有极强的自传性质,这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小说家毕竟不是新闻记者,不仅会受限于视角与经验(如小说将袁殊主持的“新中国报社”与林柏生任社长的“中华日报社”合为一体),个人好恶也常从中作梗。兴致所至时,便浓墨重彩;兴味索然时又寥寥几笔,或只字不提。而且苏青也明确说,《结婚十年》里有些情节纯属虚构。既然小说并非历史实录,当我们试着还原故事背后的真相时,理应思虑再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中秋夜
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家乡的秋天
怀念爷
一场精彩的比赛
可爱的小鸡
无私的母爱
我家的水缸“事件”
秋雨
我的新英语老师
我的新英语老师
《纸飞机》观后感
美丽的秋天
学游泳
夏天
亳州市谯城区中学生阳光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当前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研究
浅谈提高岳阳烟草干线运输效率
试析新会计准则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
民用飞机技术出版物信息流技术浅析
定制酒市场特点分析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医药物流风险纳什均衡模型研究
铁路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浅谈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
公路货运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新模式研究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校工会在营造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
民用飞机的合理性营销战略
确定平面内n个点所在正多边形的一种方法
基于“四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创新教育研究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练习5》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汗水换来的欢笑》教学设计
《汗水换来的欢笑》教学设计
《介绍一本书》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