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浅议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4

浅议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的基层困境

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是产生社会问题的重点领域。经济快速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上访、集访数量的几何经数倍增,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主要集中在基层,使得基层成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主战场。

(一)基层问题急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分配制度的纵深推进,将会触及很大一部分人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新的利益调整方案不会十分成熟,社会秩序将在一定程度上的震荡不可避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身份转变将带来系列变化,很多人都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2亿多剩余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城市中的自由人增多,流动性增强,城市社区的开放性不够;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组、空巢村,以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产业空虚现象突出,村社的管理面临更多新问题;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盛行,一些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断涌向,并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对违法犯罪还得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一些强制性手段依然不可或缺。

(二)基层权责失衡,社会管理难以协调。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基层政府的权力受到削弱,但是,基层面临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却不断增多,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群体上访等,发生时间突然,发生地点不一,都需要强有力地及时化解。这些事件的责任主体往往是基层政府,但一些必需的权限、资源并没有配备给基层,因此,很多时候基层政府只能“赤膊上阵”,能够采用的手段不多,方法较少,常常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需要相关部门配合时,不能达到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步调协调性不强,往往导致处理问题迟缓,事态无法有效控制,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基层制度缺失,社会管理无章可循。

社会管理问题虽然由来以久,但是过去面对的问题相对简单,引起的重视程度不够,规范性明显不足,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文件,特别是没有一部专门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各个地方虽然也有一些社会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很多都是套用上级行政部门相关的文件,空泛而缺乏可操作性,一些甚至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材料而已。在基层的实践中,一方面不能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管理活动,导致一些问题处理上的随意性,并伴随一些违规操作,其管理的合法性本身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一旦缺乏具体的、切合地方实际的规章制度,一旦出现了问题,或者凭经验来处理,或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四)基层保障不力,社会管理缺乏支撑。

近年来,随着各地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各级领导的不同程度上予以重视,加大了财政对基层的社会管理基础性条件的投入,软件、硬件方面总体上都有了一定改观。但由于基层社会管理问题持续增加,繁杂多样,需要长期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并且,社会问题是持续动态出现,有大量的不可预测性因素,具有一定弹性的物质保障体系建设更是不可缺乏。就目前来看,基层社会管理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工矛盾和经费支持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而基层政府自身却无法加以解决。保障不足虽然不能说是“做无米之炊",但可以看出只能是在“煮稀粥”。

二、基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必然带来政治运作方式的变化,基层政府必须在面对复杂社会情境过程中反省和重建自身的管理模式。

(一)要明确政府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职能。

传统基层社会管理核心理念是控制,推崇至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通过对社会的强力管制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创新社会管理,应首先认识到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虽然要起到主导作用,但不能包办一切,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形势下,政府应重点加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搞好社会保障管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搞好功能规划,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努力协调各方,构筑协作性的公共治理网络;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公共危机处理的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环境;完善社会管理的回应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的透明度建设等。并且,要主动把一些可以放手的社会管理事务从政府管理中剥离出来,从而能够更加专注政府管理中的核心任务。

(二)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发挥政府的作用外,还需要发展和培育各种社会组织,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零散的公民个体通过自发组织的各种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和基层社区自治组织集合起来,才能集中反映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行。群团、企业、行业协会等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与政府合作中成长壮大,弥补政府管理中的缺位,从而实现管理者与社会的共同治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每一个细胞都焕发活力。并且通过积极探索建立阶段性分级缓冲处理社会矛盾体系,从自我约束、家庭化解、社区建设、社团作用等方面发挥积极正面作用,增强社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各种组织中逐渐培养理性、平和的合格现代公民。

(三)要大力动员广大公众的社会参与。

社会是若干公民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任何一个公民不应该只作旁观者,理所当然成为参与者和建设者。只有更广泛的公民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才能培养出对社会的热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以及对政府的认同。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智慧源泉。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的决策中来,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然,政府相应地做出回应,提供有效的制度渠道、对话平台和物质保障,这是基层民主能够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只有民众的参与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其自我生长、自我转化、自我更新的能力就会愈发强大,他们才能逐渐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

(四)要逐步形成科学的意见整合、利益引导机制。

近年来,除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外,还有企业、工厂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自由职业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加之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农民工、城市移民等不断增多,各个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利益诉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界限模糊,各个群体成碎片式分布,与此同时,当某种矛盾被激发时,这种身份的认同则又十分清晰,事态难以有效控制。因而多样化的利益、多样化的资源需要整合,个体需要融人群体之中去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多样化的思想观念需要求同存异,包容多样性,通过协商对话和平等交流,形成社会共识和扩大社会认同。对各方面利益进行提炼,对各种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缓解社会冲突,消解社会矛盾。

基层政府不是全能政府,基层社会管理并不只是基层政府的单方责任与义务,它还需要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资源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重新定位多方合作关系,构建新型合作治理模式,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方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的绿色
美丽的校园
浣花溪
美丽的家乡
动物园
赏雪
下雪了
我爱我的家乡
美丽的青城山
万佛园
校园的花坛
春天在哪里
小区花园
杜鹃园
落叶
试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紫外线和TiO2联合消毒效果研究
试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试论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方法
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工程财务管理的难点与有效的解决对策
试述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与对策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成因与控制措施
试述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浅析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问题
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与利用
自动化控制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试析目前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试探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
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课文评点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4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整体把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宋代的词
《诗词曲五首》课文背景知识
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苏轼《水调歌头》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