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数据时代如何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如何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03

大数据时代如何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正在积极试点建设“智慧城市”,据统计,在建和试点“智慧城市”(区、镇)接近200个。我国农村信息化必将迎来新的高潮,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以重庆为例,以大数据视角探讨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平台打造,整合数据,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 重庆 农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与农村信息化

重庆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重庆地处西部,又是典型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一些进步,但无论是三农服务热线还是农业农村网站,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重信息发布,轻信息采集、加工、整合以及共享。受制于地理环境,重庆农村信息化程度落后,信息采集非常困难。对采集到的信息没有深入挖掘和及时更新,对农民有用的信息很少。由于信息平台各自为政,信息集成化程度不高,共享困难,出现信息孤岛。

第二,农民个性化、多样化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需求难以满足。平台发布的信息基本上是大众化的,但在农村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各异,即使是相同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质,解决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面对这种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平台无力解决。

第三,基础设施落后,接收信息的工具有限。重庆是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较低,很多地方没有电脑,农民也不会使用。由于缺乏设施设备,农村信息化平台基本上无力延伸到重庆农村的“最深处”,尤其是偏远的农村。

第五,农村信息化仅仅停留在“数据库”的时代。无论是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这个平台还是各个区、县的平台,注重数据搜集与发布,但不注重数据的价值性。

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有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图和价格周报分析这两个内容,但分析简单,不够深入,对来年的市场形势没有作出判断和预测,数据的价值没有充分得到利用。而区、县平台只有价格显示,没有任何数据挖掘。

以大数据的视角思考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 加强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要用“大数据”的思维,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大数据的处理流程,首先是基础数据,接着对数据的筛选、提取,然后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最后把整合好的数据传送给最终用户。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大数据视角不仅注重数据的提取,更注重数据的深度挖掘,强调数据的价值性。本文就如何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打破信息孤岛化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最终通过合适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用户作探讨,以期最终消弭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

改进信息收集传递结构,加强信息采集。重庆农村人口众多,除汉族以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侗族等49个少数民族,地域广泛,在信息采集方面,难度很大。

图1:重庆农村信息采集的现况

打造信息集成平台,充分挖掘信息。有学者指出,大数据与数据库是有着本质区别,它们在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式以及数据思维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其次,大数据强调信息的价值性,只能用大数据思维和处理方式对信息进行整理、挖掘、和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浏览重庆各个区县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发现平台仅限于简单的整理、分类,专题非常少,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量少的数据库,且各区、县平台的信息没有共享。鉴于这种情况,首先,要把重庆各个区县平台的信息都集成在重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通各个区县之间的平台以及各个区县与重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通道,真正实现信息共享。除此之外,重庆应该集大量信息人才对集成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尤其是农产品市场,把海量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对来年的市场能作出预测和判断,不仅有利于来年农民对栽种什么作出理性的判断,还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搭建桥梁,最终服务于广大农民,让其受惠。只有这样,数据才能有价值。其次,由于重庆农村具体情况不同,各个区县的信息服务平台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主要解决当地农村和农民的“疑难杂症”和提供“特色服务”,并设置属于各个区县自己的“特色产品”,为农产品和相关企业牵线搭桥(如图2)。

图2:打造信息集成平台

依据重庆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农民习惯获取信息的方式,首先应加大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的建设,调整资费,主动发布信息。因为大量农民信息意识跟不上,以及资费的问题导致他们基本处于被动。其次,利用信息服务站上门服务培训、指导,引导农民用身边的通信工具正确获取信息,防止上当受骗。再次,农民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农业专家应有来自重庆涉农的各个区县,尤其是有在农村基层工作过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后,依靠顶层设计,用大数据思维对重庆的信息化设施进行全面布局,层层规划,尽量避免各自为政,技术不融合的局面发生。

加强平台自身造血功能,解决资金困难。重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国家的专项资金以及与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等合作,很难“自己养活自己”。一是因为提供的信息有用性有限,二是受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广泛性不够。三是平台的电子商务没做起来。所以,首先,做好信息挖掘、整合、及时更新信息,增加点击量。如果,农民来年栽种什么都要看相关平台的数据预测,农产品企业来年做市场计划必须参考平台的数据和判断,那么,相关平台依靠点击量和相应的广告收入就可以维持正常运转。其次,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参与平台建设,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世纪之村”在经营模式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盈利模式方面,按照“3+3+3+1”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即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各得30%,“世纪之村”平台得10%。同时,实行消费积分制,消费者在通过消费积分换取商品的同时,还可以将积分转化为“世纪之村”集团的内部股票,待平台上市成功后,积分便变成股票,由此开创出一种新的消费经济模式。最后,随着电商时代来临,做好电子商务模块至关重要。重庆农业农村网上有“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这个模块有5个专题,有3个专题是简单发布相关企业的商品供给信息;一个专题是“咨询”,这个专题几乎没有任何内容;剩下的专题是“团购”,只有这个专题才能在平台上交易,商品的品种很少,如,在“生鲜、蔬菜”板块里没有商品,在“水果”板块里显示的商品信息有:石榴、葡萄和甜橘柚。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台交易额非常有限,只有扩大平台,除了增加农产品商品品种外,更应该增加农村、农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服装、农具、化肥等,打造一个农村版的“阿里巴巴”,成为农民购物首选的平台。只有这样,平台才能兼具服务与赢利的功能,最终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农村的现代化作为支撑点和归宿点。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农民意识的现代化,这些都必须以农村信息化为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我国农村形成新的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城乡一体化的正确战略下,用大数据的思维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农民真正参与以及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变化,最终为城乡一体化作出贡献。本文以重庆为例,剖析农村信息化并提出相关建议,意在能给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秋节
热热闹闹过中秋
妈妈,请原谅我偷偷拿了您的钱
开学啦
吃饭
祖国的生日
我想对爸爸说
美好的秋天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为什么要换语文老师
我爱我的学校我的老师
我喜欢
春游
橙子
学习
建筑结构设计中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特性的探讨
单片机在建筑机械中的应用
简析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析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和账务的影响
刍议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
城市居住区道路路面面层类型的选择
浅谈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及施工技术的发展
试论土建之中混凝土方面的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特征及成因分析
建筑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军队院校教员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卫生保健
唐山地区街头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
《蒲柳人家》问题研究
《孔乙己》教学设计3
《蒲柳人家》整体把握
《孔乙己》教学设计2
《变色龙》人物描写
冷漠麻木的人生──《孔乙己》主题探析
《变色龙》中心思想
《蒲柳人家》人物描写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
《变色龙》结构分析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3
“偷”“摸”“爬”“窃”画人生──谈《孔乙己》的动词锤炼
《变色龙》语法修辞
《蒲柳人家》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