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分析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分析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作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指导性文件,有效抑制了多发触电伤亡事故,在施工临时用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应满足国家、行业制定的其它相关标准,不宜孤立、片面地强调临时性而与国家其它标准不相符。

根据JGJ46-2005标准,“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而JGJ46-88中将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的电气元件统称隔离开关,未区分其使用电压和使用部位,与国家颁布的其他标准不一致。所以在JGJ46-2005标准中应明确界定,当施工现场采用高压供电时把具有隔离检修作用的称为隔离开关。当在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中将其称为隔离电器较妥当。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只认为刀开关才具备该功能,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规定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①单极或多级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②插头与插座;

③连接片;

④不需要拆除的导线的特殊端子;

⑤熔断器。

可见在临时用电配电方案中隔离电器的选择是多样性的,除必须与保护设备负荷相匹配以外,只要具备隔离功能的元件均可作为隔离电器使用。

由上述可见JGJ46-2005中不应将保护系统笼统称为TN-S,应与供电系统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采用TN-S或TN-C-S接地系统。

2漏电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根据JGJ46-2005标准,要求在总箱和开关箱内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对于总箱内漏电保护器无具体要求。而在其配套资料及相关文件中又有所规定:“总箱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大于30mA·S.”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而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规定:“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设备,防止电气事故。

依上所述漏电保护器除满足IΔS≤30mA·S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实际情况,即在动作时间上不宜选择0.1S的漏电保护器,如时间过长,动作电流取值较小,不动作电流也较小,无法起到正常使用的作用,因此还要考虑以下情况:

①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多在露天工作,作业条件受气候影响因素较多,电气绝缘层易老化;

②漏电保护器检测的是剩余电流,即通过零序互感器对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向量和测定;判断对地泄漏电流即剩余电流;

另外电气线路和设备泄漏电流值及分级安装的漏电泄漏电流特性和电流配合要达到如下要求:

①用于单台用电设备时,动作电流不应小于正常运行实测泄漏电流的4倍;

②配电线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应不小于正常运行实测泄漏电流的2.5倍,同时还应满足其中泄漏电流最大的一台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泄漏电流的4倍;

③用于全网保护时,动作电流不小于实测泄漏电流的2倍。

所以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上还应留有一定的裕量,以满足实际用电的需要,如某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当设备漏电电流未达到30mA时,已达到总箱内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电流引起设备的误操作,起不到实际保护的作用,因此在临时用电中要灵活应用相应的技术标准,以满足实际用电及安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心传递
一双靴子
我的课余生活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我的发现
春天的雨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鹰之歌
读书乐
读书改变命运
图书陪伴我成长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妈妈,节日快乐
不一样的人生
童年
分析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创设审计教学情境
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外部审计探讨
公司审计与经济效益提升契合下的路径思考
浅谈寿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浅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刍议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水利建设项目财务审计
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方法探讨
关于非营利组织审计费用的研究设计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壁虎借尾巴》以读促讲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八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