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浅谈桥梁上跨既有线合拢段退挂篮施工要点
摘要:桥梁上跨既有线施工中跨合拢段挂篮加固、改装控制要点,本文通过工程运用实例,对桥梁上跨既有线施工中跨挂篮退出施工中应用,以及安全监控要求,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桥梁跨既有线中跨挂篮退出模板加固、改装措施 安全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工程概况
二、挂篮加固及改装施工方案
张家田特大桥悬灌转体采用菱形挂篮施工。中跨合拢段采用17#墩中跨挂篮合拢,挂篮退出前,首先对挂篮侧模进行加固。挂篮由中跨合拢口向16#墩方向退出,退出前铺设轨道,采用连续千斤顶与小型穿心千斤顶作为牵引动力移出既有线外,在线外拆除。
(一)侧模加固方案
1、挂篮系统侧模现状
2.加固方案
2.1 加固材料选择
表1 加固材料参数
2.2加固材料运输
加固材料用吊车至桥面既有线外进行加工,在工字钢及钢管两端端部开孔,用小推车运至中跨合拢段处,从线路右侧模板与腹板空隙下放加固材料,顺利将材料吊至包封内。下放时,采用双倒链提吊杆件两端,同时人工用尼龙绳稳住杆件两端确保安全,工字钢自重相对较重,在吊运前将其进行分段,每段长度3m,自重93kg,进入包封后,进行焊接,形成每根长6m的侧模承重纵梁。钢管每根长度3m,采用同样方式吊入包封内,进行侧模的支撑立杆。加固材料就位后,挂篮底模横梁安全系数2.0,满足施工要求。
梁体
2.2 侧模加固
2.2.1纵梁加固
2.2.2 支撑体系
为保障支撑体系立杆稳定性,立杆与桁架之间采用角钢进行水平连接形成整体。水平杆间距90cm,并增加斜拉杆进行有效连接,增强支撑整体受力。
2.2.3侧模系统稳定性保障措施
为防止挂篮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侧模倾覆,在加固侧模系统的基础上,在挂篮侧模翼缘板顶部每个角设置一道与挂篮前后上横梁连接倒链,增加挂篮系统行走的安全性。
(三)挂篮退出
1.挂篮与既有线的关系
2、挂篮改装
张家田特大桥悬灌梁施工采用菱形挂篮,为了确保在挂篮前移时菱形挂篮稳定,在菱形挂篮上弦杆与前斜杆交接处,竖向增加双拼22槽钢,纵、横向均增加双拼22槽钢,与菱形架焊接。
图1 张家田特大桥挂篮退出前与营业线的平面位置关系图
图2 张家田特大桥挂篮退出前与营业线的立面位置关系图
2、轨道铺设
挂篮前移前,按线路纵坡一次性铺设完成轨道梁。轨道梁铺设时,采用全站仪放样轨道梁中线,水平仪控制标高,人工铺设的方式。在铺设时,各段轨道梁端头接缝处必须确保平顺,并与竖向预应力钢筋连接,保证轨道稳定。
3、刻度标示
轨道梁铺设完成后,在轨道梁上每10cm标示出刻度。
4、挂篮退出动力系统
张家田特大桥中跨合龙挂篮重量约50t,挂篮动力系统采用ZLD200型连续千斤顶与6台30t穿心千斤顶同时工作的施工工艺。动力系统组装图见下图
3、图
4、图
5、图6
图3牵引架安装示意图
图4 连续千斤顶安装示意图
图5 张家田特大桥挂篮退出动力系统组装图
图6 张家田特大桥挂篮退出动力系统组装示意图
表3张家田特大桥跨既有贵昆铁路挂篮退出施工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表
注意事项:
1、挂篮加固、改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既有线管理要求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驻站联络人员,从而保证既有线运行安全。
2、加固、改装完成后对挂篮各个部位,杆件、螺帽、连接段等仔细认真检查,确保稳固。
3、挂篮退出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要及时观测退移数据,同时安排相关防护人员、监护人员等确保梁体不受损坏,模板偏移量不宜过大(控制在2cm内)。如有不稳定及时停止移动,原地加固处理。
结束语:
桥梁上跨既有线合拢段退挂篮施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既有线上方挂篮已成功退出。通过本次经验在以后既有线正上方施工的挂篮退出中会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龙王”捣鬼
- 表弟
- 看喷泉
- 美丽的绿化带。
- 献给妈妈的花
- 昆明·石林
- 乌镇
- 小露珠
- 松江一日游
- 我在大海边
- 去厦门玩
- 小摄影师(续篇)
- 下课了
- 秋天象一位国王
- 我与恐龙亲密接触
-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 关于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探究
- 浅谈如何分阶段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 浅论电工实习指导教学
- 关于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 关于英汉网络交际词语理据之比较
- 关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析
- 谈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研究
- 关于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
- 关于“公民新闻网”的规制探讨
- 浅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 关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说课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导读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