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西南某炼镁白云岩矿矿区的地质特征

浅析西南某炼镁白云岩矿矿区的地质特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浅析西南某炼镁白云岩矿矿区的地质特征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镁矿资源主要来源于菱镁矿、炼镁白云岩、盐湖区镁盐以及海水等。本文主要从炼镁白云岩矿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炼镁白云岩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在工业、建材、国防、航天、化工、医药等方面的用途广泛,在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金属镁有着相当的重要作用。含氧化镁(MgO)较高的白云岩可以冶炼金属镁。

1自然地理特征

1.1气象

矿区属中低山溶蚀地貌,其相对高差430m。区内大部分为灌木林,少量乔木,通视率一般。地形类别可确定为“复杂”地形。区内岩溶地貌较发育,地势较高处地表水缺乏。

1.3经济概况

区内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次为油桐,茶叶等。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用石灰岩等。经济相对落后,区内有少量居民地分布,居民为苗族、土家族。

2地质背景

2.1矿区地层

2.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渝东南陷褶束秀山穹褶束的区域一级构造秀山背斜南段西翼,为单斜构造,区内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构造。岩层倾向295°~335°,倾角71°~30°,地层倾角从东至西逐渐变缓,区内白云岩层中节理较发育。

3矿体特征

3.1含矿层特征

3.2矿体形态及规模

4矿石特征

4.1矿石自然类型

矿石的自然类型有:致密块状微~细晶白云岩、致密块状砂屑白云岩、致密块状残余砂屑白云岩、致密块状碎裂状及角砾状白云岩、致密块状(含)硅质白云岩等。以致密块状微~细晶白云岩、致密块状(含)硅质白云岩为主。

4.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有:微晶结构、细晶结构、中晶结构、砂屑结构、残余砂屑结构、砾屑结构等。以微晶结构、细晶结构为主。

矿石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有少量碎裂状及角砾状、网脉状构造等。

4.3矿石矿物成分

4.4矿石化学组分及变化

矿石主要由MgO、CaO、SiO

2、K2O+Na2O等组成。矿石主要成分MgO品位变化系数为0.38%,MgO在矿体中分布比较均匀。

白云岩矿体走向厚度、品位变化统计表

矿石基本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特点是,矿石质量总体较好,达工业指标的要求;矿石中的有益组分(MgO、CaO)与有害组分(SiO

2、K2O+Na2O)呈互为消长的负相关关系。从走向上看,自北至南,MgO品位先升高后降低;CaO含量越来越高;SiO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K2O+Na2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矿石品位整体变化不大。

5矿体围岩及夹石

5.1矿层顶底板特征

矿层顶板为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及巨厚层状灰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组合,与矿层(或含矿层)寒武系上统耿家店组(∈3g)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岩性差异不明显,肉眼难于区分。

矿层底板为寒武系上统耿家店组(∈3g)底部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微~细晶白云岩,与矿层(或含矿层)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夹厚层状微~细晶白云岩岩性差异不明显,肉眼难于区分。

5.2夹层与夹石

夹层:本矿区内原则上矿层中不存在真正的夹层,因为所含夹石多为单样,其岩性及宏观特征与上下矿层没有本质区别,在矿区内无法进行横向对比连接。

夹石:本矿区矿层内所含夹石多为单样,分别存在于各探槽工程矿层中的不同部位,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石,且不连续,不稳定,肉眼不易区分,标志层不明显,各探槽工程之间无法比对连接。

6.2成因及矿床类型

矿区炼镁白云岩矿在区域上属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潮坪沉积环境。其沉积特点是:沉积物以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微~细晶白云岩为主,夹砂(砾)屑白云岩、(含)硅质白云岩等。岩性组合具备碳酸盐台地相潮坪沉积环境的特征。层理构造发育,在岩矿石中时见水平纹层,这些均属潮坪中的潮沟、海滩等浅水沉积环境的产物。砂屑白云岩、砾屑白云岩中的内碎屑均为浅水沉积环境标志。这些沉积特征说明,区内炼镁白云岩矿属浅海潮坪生物沉积和化学沉积,其成因类型属海相沉积矿床。

7结束语

镁是自然界常见的碱土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其蕴藏量丰富,我国是镁矿资源储量大国,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预计未来全世界对镁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镁矿床的分类和镁矿资源的来源较多,合理的炼镁白云岩矿床分类可以促进镁成矿理论的发展并更好的指导勘查和生产实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