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如何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让客家山歌赋予新的生命,能与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要相吻合?笔者认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不继创作出具有客家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客家新音乐。具体来说,就是在音乐创作上应该多元化和不断探索创新。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我们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例如,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张振坤,他在客家音乐创作中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创作的《世代铭记毛主席恩情》这首曲,采用蕉岭长潭山歌的原腔,通过以词变腔、节奏压缩、扩展等手法去创作,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容易传唱的客家山歌歌曲。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传统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所以,在中、老年人中容易传唱和产生共鸣。而当代年青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期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的素材,创作出流行歌曲。台湾的作曲家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所以,台湾客家话歌曲在大陆很受欢迎。我认为,我们客家山歌音乐创作一定要向人家学习、借鉴,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逐步在客家地区流行,让青年人了解客家文化,从而喜欢客家歌曲,才不会忘祖,才能后断有人。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客家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这是不容否认的。为什么客家歌曲不能形成“大气候”,不能在全国打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想,创作一定要顺应时代的精神需求,创作手法要多样,不但要用新的作曲技法,而且可以采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另外客家普通话歌曲还要通过名家演唱去推出,通过MTV的播出去影响全国听众,让全国听众熟悉和喜欢。
四、利用客家山歌曲调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
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发展客家话、普通话合唱曲方面也很直得探索。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如“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等。这些合唱都是采用原腔民歌,曲式结构简练,很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客家山歌发展成合唱曲,应保留原腔的优美特点,通过合唱曲的演唱,传播客家文化。
客家流传有“汉调音乐”,客家山歌的器乐曲还没有真正形成。应该把好的山歌曲改编成独奏曲和合唱曲,丰富山歌的音乐品种。我按这样的思路,在1989年与音像公司合作,采用客家山歌中的松口山歌、五句板、客家小调、台湾山歌素材创作、剥制了一盒“思乡曲”磁带在海内外发行。如创作二胡独奏曲“客家恋歌”,采用松口山歌素材发展成有原腔、变奏、华彩段的独奏曲,表达客家男女青年的爱恋,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获得海内外听众的好评。
总之,我们要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要扬弃它的陈旧,打破框框,大胆突破和创新,才能将客家山歌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只有创作出适合当今时代的作品,才能普及、繁荣客家山歌音乐,使客家山歌这一奇葩,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灿烂夺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弟弟
- 有趣的圣诞书
- 不要战争
- 游塔仔山
- 半期小结
- 感恩的心
- 神奇的书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的小伙伴“雷丘”
- 中国人
- 吸蚊玻璃
- 2038义乌和我
- 秋天的树叶
- 开学的第一天
- 企盼奥运 为国加油
-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
- 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 驰名商标的价值分析/王瑜民法论文(1)
-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民法论文(1)
- 浅议四种网络侵权行为引发的法律问题民法论文(1)
- 略论语境与翻译增略译的关系
-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 关于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几点意见
- 论译诗三难
- 论文化差异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 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启示
- 探析英语介词在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 浅析场地出租人的商标侵权责任/马宁民法论文(1)
- 《落花生》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 《落花生》教学设计2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珍珠鸟》教学建议
- 《落花生》教学建议
- 《珍珠鸟》课文简说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3
- 《落花生》教学设计4
- 《落花生》教学设计8
- 《落花生》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 《落花生》教学设计3
- 《落花生》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设计1
- 《珍珠鸟》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