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民和县明长城概述

民和县明长城概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3

民和县明长城概述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试从分布状况、建筑方式及特点和保存状况及损毁原因等方面对分布在青海省民和县的明长城做一简要概述。

明长城现状损毁原因

一、分布状况

民和县境内分布的明长城有墙体一段、烽火台12座、城堡4座。仅有的一段土墙墙体定名为边墙村长城,位于川口镇边墙村内。烽火台位于川口镇、古鄯镇、官亭镇、甘沟乡、巴州镇、转导乡、大庄乡、松树乡、满坪镇等9个乡镇。烽火台的布局,均位于黄河北岸交通线两侧的山头之上,构成了两条东西并列、南北走向的烽燧线:黄河北岸烽燧东线、黄河北岸烽燧西线。4座城堡分别为松树堡、古鄯古城、卡地卡哇古城、弘化寺古城,位于松树乡、古鄯镇、甘沟乡和转导乡。

二、建筑方式及特点

(一)墙体建筑方式及特点

(二)烽火台建筑方式及特点

(三)城堡建筑方式及特点

民和县境内的城堡通常修建于河谷阶地平地上的城堡,不受地形限制,规模有大有小。平面形状较为规整,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城堡的墙体均是在自然基础上就地取材,用黄土分段版筑而成,夯层清晰,夯层厚0.07~0.28米,版长1.6~4.3米。

位于山腰上的松树堡则依地形而建,修建格局及大小受到地形限制,平面形状呈不规整性。堡墙的建造首先在山腰平整出较平坦的台地,再以地形在四周夯筑墙体。

城门或堡门,多损毁。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一般在城门外还筑有瓮城,瓮城的城门与城堡的城门不在一条直线上,都偏开一门,位于城堡城门的旁侧。瓮城的平面布局有长方形、近方形。建于城墙上的设施,现尚存有城楼、马面。城楼建于城门之上。马面均用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8米,都突出在墙体之外。

三、保存现状及损毁原因

(一)墙体的保存现状及损毁原因

自然因素:自然坍塌的现象很普遍,因土墙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粉沙状黄褐色土夹杂少量砂砾、河卵石等分段版筑而成,土质疏松,土层间空隙大,长期受风雨侵蚀使墙体自然坍塌;其次,墙体裂隙。在内外自然力作用下使墙体表面产生纵向裂隙。再有,在长期的干、湿作用下,逐渐使墙体表面形成一层硬壳,在风雨侵蚀下呈片状脱落或粉状剥离。

人为因素:土墙的分布区域既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的地区,各种生产及生活活动,使墙体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村民们盖房、扩张耕地、上下攀爬、踩踏等人为活动对墙体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二)烽火台的保存现状及损毁原因

自然因素:烽火台自建成后,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其内部结构失稳、黏结里减弱,加上长期强烈的干湿及冷热交替、冻融、卸荷等外营力的作用,使台体产生裂纹,再加上风雨侵蚀使裂隙增大进而坍塌。烽火台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坍塌。

人为因素: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烽火台所处区域为中山、低山及河谷阶地,大多已被开垦为耕地。由于大部分的烽火台位于耕地中,在历年的平整土地、修造梯田的过程中,当地村民从烽火台取土,对烽火台进行削挖,同时,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也不断削挖烽火台,直接导致烽火台的体量变小,大部分烽火台表面还留有铁锹削挖的痕迹。大多台体壁面从底至顶因踩踏形成了一条登台斜径,有的烽火台还挖有脚窝,对台体造成了严重破坏。

烽火台也受到基本建设造成的破坏。如东湾烽火台因位于村庄之内,地形较高,当地村民不仅将输电的电线杆栽到了烽火台的顶部,还紧靠烽火台修建了微波塔、电视转播站等设施,这些设施的修建不仅直接破坏了烽火台的本体,对整体风貌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此外,由于部分盗墓者错误判断烽火台是古墓的遗存,在烽火台的顶部开挖盗洞,造成烽火台的破坏。如朱家岭烽火台的顶部有一个现代人挖掘的盗洞。

动植物破坏:在烽火台顶部及壁上普遍生长有耐寒、耐旱的冰草、沙棘等根系发达植物,这些植物的根系不仅破坏了黄土的原有结构,而且也成为浆水进入烽火台内部的通道,直接造成了内部土质的流失,进而引发烽火台台体空洞、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动物的破坏,主要为鼠类打洞、鸟类做窝及昆虫破坏等。

(三)城堡的保存现状及损毁原因

民和县境内的4座城堡,2座整体保存状况为一般,2座整体保存状况较差。墙体均已不同程度坍塌。相对而言,以人为因素的破坏最为严重。

自然因素:城堡的墙体均用黄土夯筑而成,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后自然坍塌。

人为因素:随着城市与农村经济建设及人口的发展,大多城堡的墙体在各种建设中被严重损毁,在修筑铁路、村庄道路等过程中挖毁,造成墙体消失。其次,依墙盖房、任意消薄墙体;人为取土,长期挖取城堡墙体的夯土作肥料、盖房、垫圈等;另在堡寨基础部位掏挖窑洞住人或存储物品,均对堡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还有长期的人为攀爬和践踏对堡墙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民和县境内分布的墙体、烽火台和城堡是明长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在扼敌侵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保护通讯及商旅往来等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曾经的军事设施已失其原有功用。在历经了四百年沧桑后的今天,这段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才能的古老长城,过去遭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而如今仍旧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坍塌的威胁,因而,如何保护好它是摆在我们后代子孙面前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加强长城保护已刻不容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新英语老师
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夏天
我家的水缸“事件”
学游泳
美丽的秋天
怀念爷
美丽的中秋夜
秋雨
《纸飞机》观后感
无私的母爱
我的新英语老师
可爱的小鸡
家乡的秋天
一场精彩的比赛
当前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研究
浅谈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
公路货运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新模式研究
民用飞机的合理性营销战略
基于“四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创新教育研究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民用飞机技术出版物信息流技术浅析
试析新会计准则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
浅谈提高岳阳烟草干线运输效率
确定平面内n个点所在正多边形的一种方法
定制酒市场特点分析
亳州市谯城区中学生阳光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医药物流风险纳什均衡模型研究
铁路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高校工会在营造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
《介绍一本书》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练习5》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汗水换来的欢笑》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汗水换来的欢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