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一、何谓现代艺术?
1、概念
现代艺术泛指20世纪的艺术,通常应该是指以后期印象派为开端,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欧美发生的主要艺术潮流,它上承自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古典主义艺术,下接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2、现代艺术的起源以及发展
现代艺术出现的原因:20世纪以来,战争,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现代艺术起源与西方,一般学者认为由法国印象派和德国表现主义为开端。现代艺术由立体派与野兽派两条不同的路子分歧发展出来,其中尤以注重知性分析的立体派影响力较大,而立体主义的理论源于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保罗·塞尚的画论。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塞尚与凡高、高更三位被称为后印象派代表,他们都是从印象派走出来,再去反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分离导致新造型语言的多元化发展,以“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为线索形成了“形式——结构”倾向;以“凡高——马蒂斯——康定斯基”为线索形成了“主观——表现”倾向;以“高更——杜桑——波丘尼”为线索形成了“行为——功能”倾向,塞尚因此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推动了整个世界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起了很大的推动和影响。
二、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变化
1、发展综述
纵观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发展史,是一段批判、继承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和吸收、借鉴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历史。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对立形态而最终往多元化的发展。
2、初现倪端
在100多年的发展、变革中,中国的一些美术家在自身的美术创作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美术作为自己艺术创造的一种对比和参照对象。尤其对一些坚持求新、求变的中国画家,也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吸收和鉴赏现代西方艺术的有益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最早以鲜明观点提出对中国美术进行变革的,既不是画家,也不是美术史论家,而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三位大思想家——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①
最早提出要学习西方绘画的是维新派的康梁二人。但是他们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因为绘画。但是他们并没有西画的功底,无法广泛的推行西画,所以这种倡导还停留在口号上。真正的广泛的学习西方绘画是在新文化运动时。而蔡元培对传统美术革新思考的出发点与康有为不同,但在具体实施方案上,是殊途同归的。
这个时候的精神领袖陈独秀也大力的宣传民主和科学。在绘画上,西方绘画也被当作“科学”的绘画大加提倡,被认为是西方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中国的传统绘画则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现在来看这种说法有一些偏激和幼稚,但是这个口号在年轻的学子中很有感召力,一大批人出国留学。很多出国学画的年轻画家后来成为了中国画坛上西画的中坚力量,其中以林风眠、徐悲鸿、潘天寿对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影响最大。但是三人中又只有林风眠对现代主义有过较贴近的观察,也是他最先把现代主义的观念引入中国新艺术教育,因此笔者认为林风眠应该是“中国的现代主义之父”,不过那个时候的艺术形态还属于是古典形态的。
3、断层之后的发展
现代的中国绘画大概是从刘海粟创办上海艺专开始的,虽然之前也有人借鉴西方绘画的方法,但是大的转变应该是从刘海粟先生那里开始的。但是由于中国国家经历的特殊情况,因此现代艺术在中国开始真真正正发展应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像1979星星美展,1983“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1985中国青年美展,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等等一系列展览和一系列的画会组织,见证了现代艺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历程。
而“85新潮”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高潮,并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它摆脱了传统,指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同时,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和艺术家也纷纷涌现,从此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艺术的走向和格局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关系。打破了长达30年的文化隔离,使中国艺术与世界当代艺术开始沟通和互动。此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一直在遭受严重破坏,仅留下些许印迹以供新文化的重塑。中国的艺术家们几乎是从零开始,仅用数年时间便将中国艺术从呆板教条的社会现实主义中解放出来,使其步入试验和理念实践的成熟阶段,书写了一段足以与西方当代艺术史相媲美的当代中国艺术史。②而具有标志性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就是这一蓬勃运动的总结和检阅。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艺术已经跳出了古典形态,至此之后,中国艺术从“对立”走向了“多元化”,标志着一种新型审美文化情境的历史性的产生。
三、总结
“85新潮”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整个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奠定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基础和线索,就算是到现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而且它的影响超出了艺术的领域。
而在90年代初,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拉开了90年代中国美术的序幕。1991年7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个“新生代”画展,参展的艺术家大多是80年代末毕业于美术学院的学生,“新生代”成为90年代美术的一个重要起点。以及1993年香港举办的“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举办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水墨)”预示着中国艺术的新趋势。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处在一个急剧更新变化的时期,它开始走向国际化、多元化,超越着狭隘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并逐渐建立了一种全球性的普遍视觉。
注释:
①孔新苗着.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背课文
- 四季的景色
- 游龟山电视塔
- 小鱼和小河
- 年三十晚的火车之旅
- 我的种花日记
- 这种愉快只有我知道
- 我想发明一个可以回答我们所有问题的机器人
- 小猴
- 我是最棒的
- 我的早上
- 小白兔打水
- 我喜欢的宝儿
- 三月的一天
- 电冰箱的话
- 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1)论文
-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 浅谈契约规制下政府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研究
- 对建筑企业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研究(1)论文
- 试论地区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
-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1)论文
-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垂直管理部门监督的几点思考(1)论文
- 浅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 国际营销中的广告翻译(1)论文
- 二板市场:一个基于战略框架的视角(1)论文
- 试论“审”与“被审”的和谐及内审人员素质提升研究
- 关于基层换届选举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思考(1)论文
- 建设政府门户网站(1)论文
-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论文
-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1)论文
- 我们面对一个海
- 《散步》课时训练
- 《散步》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散步》同步达纲练习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基础知识训练
-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爱与美的安琪儿──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