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及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及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04

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及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路线选线的原则以及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应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公路路线的科学合理设计。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常见问题;对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各等级公路建设大量实施。在其中,公路路线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价值,进而关系到沿线区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路线规划设计不合理,有可能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破坏环境等诸多问题,由此可见,公路路线的科学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影响施工质量及公路使用价值的各种因素,从安全、舒适、环保、经济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进行公路路线设计。

一、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

二、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粗放型设计导致土地占用面积增大

公路建设属于资源占有型基础设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除主干道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工程设施等都要占用土地,每年因公路建设被占用的土地数量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被毁坏、压废。据统计,2003年全国耕地减少了3800多万亩,其中公路建设占用耕地达56.6万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特别是耕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土地利用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路线设计中,要特别重视,做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尽管避让基本农田。比如,在平原区尽量选用低路基设计方案;在山区合理确定平纵横指标,避免大填大挖,高填路段进行架桥方案与路堤方案比选,深挖路段进行隧道方案与路堑方案比选,整体式路基断面土方工程量较大时,可采用分离式路基等。

(二)山岭区道路纵坡指标控制问题

在山岭区选线,经常遇到从山坡脚到山垭口的相对高差较大,而直线距离较短的地形,如何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展线及纵断面指标的合理运用是选线成败的关键。在这些区域的公路设计中,往往存在长大纵坡的问题,为了解决高差问题,设计者通常采用连续设置最大坡长夹缓坡的方式处理,虽然没有违反规范规定,却不尽合理,因为在长大纵坡中间设置短的缓坡,可能会给司机造成进入平坡或反坡的错觉,从而采取错误的行车操作,影响交通安全。据相关调查,2013年全国十大危险路段中,有七处与长大纵坡有关,可见对长大纵坡问题应予特别重视。一方面,连续上坡对载重车辆车速影响较大,导致其车速降低,占用车道,后续车辆超车困难,影响行车安全;另一方面,连续下坡容易使车辆制动系统过热,而导致刹车失灵发生交通事故。针对上述问题,当连续上坡路段载重车辆较多,对公路的通行能力影响较大时,可以考虑增设爬坡车道;连续下坡路段,应考虑采用基于运行速度分析的方法,通过优化线形设计、完善安全设施、实施速度管理等综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三)越岭线垭口的选择问题

越岭路线选线时,应结合地形地质情况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三者间的关系。垭口是越岭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垭口最好选择与路线总走向一致且标高较低、两侧利于展线的垭口。但有的垭口虽然在路线总走向的位置上,但从垭口到山脚间的距离较短,高差也较大,则需要通过较长距离的展线来克服高差,通常线形指标较差,这时反而不如选择展线条件较好,离开路线总走向稍远的垭口。另外,垭口往往处于工程地质的薄弱环节,选线前应加强工程地质调查,避让不良地质路段。

三、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方法

(一)基于运行速度分析检验的设计

路线设计的平纵指标主要是根据设计速度来确定的,但在道路使用中,一些路段的车辆实际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往往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一些特殊路段(如设计采用平纵极限指标、平纵组合不良、长大纵坡等),单纯采用设计速度来控制相关指标是不安全的,应加强运行速度检验,做到“双控”:要求相邻路段运行速度之差小于20km/h,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小于20km/h。运行速度可以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 05-2004)中的相关方法人工计算,或者采用相关公路软件如纬地软件或CARD/1进行计算。

(二)凸形竖曲线半径设置

山区公路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制约,连续小半径曲线与连续大纵坡小半径竖曲线的组合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下设计者经常采用平纵“一一对应”,虽然满足规范要求,但这种组合往往忽略了视距要求。由于受地形地貌和茂密植被的影响,驾驶者视觉范围较小,当采用上述平纵组合时,本身平纵指标较低,难以判断前方路线去向,若出现纵面上的断背曲线,对行驶安全更为不利。而这种情况下往往难以通过调整平曲线半径来解决。此时,宜在不过多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凸曲线半径,以便增大视距,保证在曲线上任何一点均能看清前方平曲线的变化,保证行车安全。

(三)不良地质段落路基设计

很多不良地质段公路建成后,在车载作用或其他因素影响下,产生很多病害甚至破坏,诸如路基较大沉降、路基不稳定导致路面破坏、边坡滑移等,严重影响公路安全。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质勘查不够仔细,提供的地质土层厚度、含水率、力学性能指标等资料不准确;另一方面是设计不够细致,未考虑不良地质路基的沉降和稳定性计算。因此,应充分重视工程地质在公路选线设计中的作用,做到尽量利用有利地质路段,避让不良地质路段,确实无法避让时,应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减少不良地质对公路的影响。

(四)路线景观再造设计

公路建设必须执行国家的相关环保政策,但公路建设本身是对环境有一定破坏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公路设计中要始终贯彻环保设计的理念。其中,绿化是公路景观再造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的美化路容、稳定路基、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减噪防尘和防风防雪等不同功能,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类型的草木组合进行绿化。比如:在中央分隔带宜栽种低矮整形的灌木进行绿化;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种植较高大的行道景观树,在路基边坡上植草或灌木防护;在直线段,通过使用多种花草树木的组合,改变绿化带的类型来调节单调的道路环境;在弯道外侧,宜栽植高大的树木诱导视线,而在弯道内侧,只宜种植花草和灌木,避免遮挡视线;土质路堑边坡宜栽草防护,对设置了硬性防护的路堑,宜栽植攀援性藤本植物(如爬山虎)进行绿化;在立交区、服务区等处则宜进行园林式的绿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做好路线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了公路的建设质量和运行安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积极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全面考虑,详细研究,针对公路的实际功能需求,切实做好公路路线的选择和设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救鸟
人蚁大战
我当小老师
金鱼
游宁海天河
难忘的一件事
可爱的小白兔
颠倒镇
秋雨
秋天的图画
我的家乡
采树叶
捅马蜂窝
最快乐的一天
打破窗玻璃后
中国旅行社市场绩效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现代服务业品牌竞争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分析
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我国股指期货收益波动预警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风险分析与研究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建筑设备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交通运输行业资产管理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
基于贵和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基于ISO9000质量标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研究
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比较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演进与共生路径研究
《南泥湾开荒》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大熊猫的故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家》教学设计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学设计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大熊猫的故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泥湾开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