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9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动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导致高校和外部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加强,各类关系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校在危机管理建设中已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危机事件发生频率仍居高不下,由此看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

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着还不稳定的社会结构,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使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高校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聚集地,其特殊地位决定着在对其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难。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危机管理的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的界定有有所不同。整体来说,对危机管理的定义都包含了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管理。危机管理通过对危机的预防监测以及准备、危机处理和事后恢复等流程,来达到避免或者减少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并尽量转危为机的一个管理过程。

高校危机管理,即是从高校出发,对影响高校正常运转,给师生带来不良后果的危机事件进行监测处理,以及使高校尽快从危机中恢复正常运转的过程。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

随着管理对象的急剧增加,高校对其的相关管理体系却仍然止步不前。近年来频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如2014年5月“云南大学砍人事件”以及6月的人大跳楼事件,以及近年愈发严重的高校生源危机,都给高校的管理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凸显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的机制导致我国高校管理困难重重。因此,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社会危机管理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领域。

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对国外高校危机管理建设经验进行参考借鉴,提出适应我国具体实际的管理机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也是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在组织体制上被纳入到“中央―省/直辖市―市―学校”这个四级管理模式中,并在每一级都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高校中也成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部门,其机构人员通常由校内人员兼任。但这种危机管理部门这种管理机制模式中,在面临基层危机事件时,处理危机花费的时间太长,需要等机构高层作出决策,并层层传递,这样大大降低了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缺乏应变性与实效性。并且这种模式的危机管理机构决策者同时也是校高层领导者,一人多职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危机事件中决策者协调指挥的难度,容易错过处理危机的黄金时段。

三、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堪忧,在组织构成和处理手段方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形式主义”深入机制,危机系统效用低

“形式主义”在我国根深蒂固。在高校这种形式主义也渗透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危机系统的建设。近两年国家对高校的发展程度看重,危机管理系统也进入了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危机系统是一个成效不易显现的部分,如果不是危机爆发,那这个系统平时都处于待命状态,并不能看到其作用,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对于危机系统的忽视。虽然为了号召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大部分都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系统,但是其大多都是一个空壳,在面对危机时所能产生的成效不大。

2、“事后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危机预警系统建设形式化。

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在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未雨绸缪可以使高校在解决危机事件时减少更多的成本并取得更好的成效。所以预防机制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机率。但近几年频繁爆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大部分都是在危机全面爆发后相关部门才反应过来,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补救,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理事件,危机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没有良好的预防意识,危机预防机制尚还很不健全。

3、危机处理机制的组织构成不科学。

及时有效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运作机制良好的危机处理部门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是由校内其他部门人员兼任,部门设置与人员配备都比较松散随意,专业化程度太低,处理危机多以经验为主,或者书面理论参考,危机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领导的经验与阅历。因此,危机处理的实践能力不足导致事件处理成效降低。此外,危机管理部门和我国其他公共部门一样,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层层上报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虽然近年来高校信息网络办公的发展使办事流程大大缩减,但在遇到危机事件时,仍然存在无法有效快速处理危机的情况,从而导致危机不能有效及时解决。

4、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

危机事件处理后,对危机事件整个过程的评估与总结反馈是我国高校基本上缺失的环节。大部分高校在危机过后,为了学校的形象声誉,仅注重对工作的重建以及掩盖弥补危机造成的影响,忽视或者并不重视对危机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对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没有对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这不利于今后危机预防工作的开展,形成危机管理的恶性循环。

5、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

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是整个危机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建立与发挥作用的前提原因。无论是领导决策层还是学生都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意识不强。在危机发生前期没有对关注收集有效的信息以阻止危机产生;在危机发生时,大部分高校只关注怎样降低危机产生的影响和尽快阻止事件发生,并没有对危机为何产生,以及怎样预防产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在危机解决后,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去思考反馈,对此次危机发生缘由以及解决过程的不足没有进行系统认真的反馈思考,而是遵从是事情过了就好,解决了便是功绩的思想。这使得许多高校再次面临危机时的将会重蹈覆辙。 四、美国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美国在危机管理这个领域一直领先大部分国家,虽然美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取得的成效却是极为显著的。

1、明确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

2、由上而下滚动纵向管理模式

美国众多高校都采取的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即高校―县/地方―州―联邦四级反应机制,共同承担职责。联邦政府危机管理核心机构为FEMA,直接向总统负责。FEMA把美国分为10个地区,并分设分局管理,向高校提供技术、培训、资金的援助支持。另外美国50个州都设有紧急事态管理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当高校出现危机事件,高校经过一系列程序达到州政府,再到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上比联邦政府有优先处理权,并且州政府要向高校提供危机管理的相关技术支持和支援服务。美国的这种危机管理机制,使得各级政府间形成了纵―横交叉管理沟通模式,为美国的危机管理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应对网络系统。

3、危机管理系统构成专业化

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组织构建具有专业化特点。危机管理系统中的从业人员往往经过了专业的学习培训。如在纽约大学,校内公共安全部门每年要开设4个小时的安全课程学习,学习的内容设计纽约市刑法、紧急事件处理过程、巡逻技巧和警报系统更新等各种涉及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另外,危机处理机构还经常接受来自社会联邦的专业培训和认证,如部分大学接受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门通过全国紧急事件管理系统提供的各种危机培训和认证,提升高校的危机管理预防和处理能力。

4、危机沟通体系的多样化

美国高校危机沟通中重视多样化的媒体类型的运用,包括印刷媒体(危机手册及海报等)、声讯技术(短信广播等)等各种技术条件来对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及时与高校各利益群体进行沟通,降低危机将为高校带来的危害损失。在危机管理中,沟通体系的完善与有效能时高校更快的捕捉到危机信号,以便在危机萌芽阶段发现并进行解决,提高危机预防系统的有效性。

五、完善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建议

上述文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对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本文拟提出一些建议措施来完善我国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

1、提高危机管理意识,高度重视高效危机管理

具备良好而警觉的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大幅度降低高校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是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在这里不仅指要提高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包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危机管理意识。

首先,应制定相应的高校危机管理法制。把高校危机管理提升到立法阶段,通过法律政策引导高校对危机管理的重视。其次,普及紧急事件处理应对知识,加强高校危机预防手段。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教育与相关演习,以此来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与处理危机的能力。最后,注重相关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开程度。无论是高校内或者社会上发生的危机事件,都应及时完整的对校内师生进行公开,使师生产生警惕意识,而不是害怕影响学校声誉而隐瞒不发。

2、危机管理部门专业化与科学化

管理部门专业化科学化,是指组织构成科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实际上我国目前高校危机管理部门大多具有临时性、形式化特点。从美国危机管理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能够更好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恢复。

组织构成应由领导层,执行层和辅助层三个部分构成。领导层人员由校领导、专业危机管理人才领导;执行层应至少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危机处理人才,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辅助层至少应包括危机管理咨询团队、心理/健康服务部门、信息技术支持部门等。

其中,执行层面可以再分工为危机预警部门、处理部门和恢复部门。预警部门人员构成应由深入基层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构成,以便能及时观察到危机萌芽;处理部门应由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对危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恢复部门应由领导和专业危机管理人才共同合作,通过大刀阔斧手段使校园更快的恢复正常秩序,并对此次危机进行总结分析反馈。

3、危机管理流程的优化

危机系统应该包括三个部门,分别为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危机反馈系统。如下图所示。每个部门都很重要,不可荒废其一。

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一个监测职能,即发现危机的潜在可能,在发现有危机萌芽时,便立即展开深入调查实情,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提出可能产生的危机情况的各种假设,并逐一针对每种假设情况再次进行进一步调查,论证确定具体的危机情况,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

危机管理系统主要由专门危机处理小组做支撑,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展开调查明白危机现状,包括危机缘由、危机种类、危机人群、危机范围、危机程度等,并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并快速把方案投入运用解决危机,进行随时反馈。

危机反馈系统主要是在危机解决后对危机从产生―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危机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其进行效用评估,根据实际测定方案的有效性性,包括方案起作用时间,取得成效大小,完全解决所需时间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此次危机处理的成效与问题,经验与教训。以此来补充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优化高校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高校首先建立高度的危机意识,再次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否则只是一味响应国家政策,在危机管理上也走上形式化道路,那么在实际面临危机,高校将面临更多困难。因此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需要长期的准备与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厕所,我的快乐天地
小狐狸的红丝带
迷路了
摘果子
考试
小毛驴历险记
小毛驴进城
买花
开心的一件事
回家的波折
救海星
小鲤鱼
追逐梦想
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水炸弹
新形势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浅析政府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的冲突与协调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
基于“城管革命”的我国公共组织发展
第九计 隔岸观火
为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提供合格技能型人才
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
密室电影逃生指南
大连载最IN报
城投类企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126期你问我答人类特征观察报告
中国“工业4.0”具备后发优势
“创客”托起“双创”新热潮
我们两个的谋杀
品牌建设是传统经销商决胜网络营销的关键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奴隶英雄》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习作》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穷人》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