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6
浅析盐碱地种稻技术
一、盐碱地的育秧技术
1、苗床地的选择
苗床地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培育出壮苗,也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应尽量选择在盐碱较轻、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排灌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旱田地或菜园地。并要常年固定,连年培肥,当pH值超过7.5时,要进行客土改良,在秧床10~15厘米土层中加入山地腐殖土、草炭土等。客土量约占育苗土层的30%,pH值达到8时客土量要达到50%以上,pH值达到8.5时要全部换成客土,并最好在客土下面垫铺塑料膜,隔离地下盐分。无山地腐殖土、草炭土的地方,可施入大量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质,农家肥以偏酸性的草肥、猪粪为好。
2、盐碱地种稻的整地作床
3、苗床施肥
应尽量选择偏酸性肥料,除每平方米施农家肥5~10公斤外,一般每平方米还要施硫酸铵40~60克、磷酸二铵80~100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再施入硫酸亚铁7~10克、硫酸锌5克,用于防止缺铁型黄化苗。将这些肥料反复均匀地混拌在15厘米土层中,混合不均会造成伤苗。
4、育秧浇好底墒水
施肥后整平床面,于播种前一天灌足底墒水,使床土水分达到充分饱和状态,盐碱较重的秧田可连续多次灌水,进行洗盐排盐,灌水方法可采用硫水畦灌,灌水后局部出现坑洼不平时用过筛有机细土填平,以防调酸和消毒时产生药害。
5、盐碱地种稻床土的调酸
旱育苗最适土壤pH值为4.5~5.5,但盐碱地难以调到最适程度并容易回升。因此,一般要求pH值大于7时进行调酸。每平方米用25~50克浓度98%的工业硫酸,稀释200倍液,在播种前一天或当日用喷壶均匀地洒于床面,一般可使pH值下降1~1.5。也可使用调酸剂或硫黄粉调酸,硫黄粉效果优于硫酸。但必须在秋季作床时施入土中,春季作床的至少应在播前15天施入,施后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土壤中硫黄菌将硫黄转化为硫酸。施用量为pH值大于7时每平方米苗床100~150克,施入后与土壤反复混合,防止产生药害。
6、盐碱地种稻床土的消毒
床土消毒主要是防止苗期立枯病。盐碱地旱育苗较易感染立枯病,故必须用敌克松消毒,在苗床灌足底墒水并调酸以后,每平方米用2.5克敌克松稀释为600倍液,均匀喷洒在苗床上。消毒后,床土含水量未达到饱和程度时,还要补洒一次清水,床面不平时,再用过筛细土填平坑洼,彻底整平床面,等待播种。
二、盐碱地种稻本田施肥技术
对盐碱较重的地,每次追肥量不宜过多,每公顷60公斤,超过100公斤时易造成肥害。同时对稻田的施肥还要看天、看地、看苗,灵活掌握。
三、盐碱地种稻灌水技术
合理灌溉是水稻高产的重要手段,水层管理,一是要满足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生理生态需水;二是要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在盐碱地上还有以水压碱、以水洗盐。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同时,既要合理地节约用水,又要避免土壤返盐。根据当地水源条件,对不同生育时期采用不同的措施。如河流灌溉田可利用夏季丰水期增加灌水量,集中洗盐排盐,枯水期尽量节水灌溉:井灌区和库水灌区则重点在插秧前后洗盐。各生育阶段具体措施如下:
1、分蘖期
灌浅水3~4厘米增温捉蘖,防止干田返盐。盐碱较重的地,此期要经常换新水,实行活水浅灌。分蘖末期,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适时烤田,烤田不宜过重,过重后会返盐,裂缝大会增加渗漏,浪费水并降低土壤温度。以表土硬而不裂为宜,需要重烤田的可进行烤2次。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稻田,也可灌深水抑制无效分蘖。
2、长穗期
3、结实期
抽穗至灌浆期以浅水层为主,乳熟至黄熟期以间歇灌溉为主,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确保活秆成熟。停水时间视土壤情况,一般在蜡熟末期停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足球赛
- 激动人心的接力赛
- 猫和老鼠
- 游泳
- 鸡蛋花树
- 我最熟悉的人
- 我学会了游泳
- 买相机
- 月亮圆月饼甜
- 我爱我的妈妈
- 挂盐水
- 秋景
- 第一次写钢笔
- 衣服哪里最后干
- 小蝴蝶当国王
-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营销胜任力研究综述
-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 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及存在问题分析
- 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 马克思主义经济中国化问题分析
- 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
- 公共政策及时更新的路径选择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演进及借鉴
- 基于COSO报告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 “营改增”涉及的非居民企业相关税收问题
- 新环境下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控与监管的思考与建议
- 我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分析
- 环首都县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与分析
- 国际投资准入自由化趋势下我国投资准入政策研究
- 《练习2》教学设计
- 《练习3》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 《嘱咐》教学设计
- 《伟大的友谊》突破中心,分层展开
- 《背篼》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嘱咐》教学设计
- 《背篼》教学设计
- 配画明文 文画共赏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这件事____》教学设计
-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